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29 18:1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讀數一幟
對於市場質疑,華虹公司迴應,公司現金管理主要為協定存款,並不會用於理財產品的購買,不存在市場所質疑的情況
A股年內已上市的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華虹公司(688347.SH,1347.HK),近期發佈的一則公告引發市場熱議。
該公司日前宣佈,將總額不超過210億元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含超額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低風險現金管理產品(包括但不限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存款產品)。上述資金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
210億元的現金管理規模,已經接近華虹公司科創板首發IPO的募資總額212.03億元,其佔比超99%。該公司原擬募資180億元,超募32.03億元。
為何剛募集資金就要進行閒置資金管理?華虹公司稱,「由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需要一定周期,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進度,現階段募集資金在短期內出現暫時閒置的情況。公司本次授權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最高額度,非實際現金管理金額。」
8月7日,華虹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首個交易日,表現平平。當日,公司收盤於53.06元/股,微漲2.04%。次日,華虹公司收盤於53.39元/股,微漲0.62%,盤中股價最低下探至51.01元/股,低於52元/股發行價。截至8月29日收盤,華虹公司股價為49.46元/股,處於破發狀態。
證監會在8月18日「答記者問」中表示,接下來將「研究對於破發或破淨的上市公司和行業,適當限制其融資活動,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8月27日,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其中明確,突出扶優限劣,對於存在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對此,華虹公司迴應《財經》表示,「近期,A股市場受到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等多重因素影響,整體波動較大。公司將繼續鞏固已有特色工藝領域的優勢,為境內外客户提供更優的產品性能與更高的產品質量。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價格表現會回到合理區間之內。公司將根據公司經營發展情況,結合相關市場環境、融資時機、公司股價、未來產品技術路線、投資者利益等因素決定是否進行再融資。」
股價破發之后,公司推出了增持計劃。8月29日,華虹公司發佈間接控股股東華虹集團和高管增持A股股份計劃公告。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華虹集團計劃自2023年8月30日起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額5000萬元至1億元。同期,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唐均君等管理層,計劃增持公司股份金額225萬元至450萬元。
擬用210億元募集資金「理財」
8月25日,有投資者在華虹公司的互動平臺上提問:「英偉達計劃回購250億美元股票並註銷,貴司用募集的210億元用來理財,請問董祕,你覺得這麼做有利於貴司在該產業的發展嗎?」
華虹公司迴應:「該現金管理主要為協定存款,並不會用於理財產品的購買。由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需要一定周期,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項目建設和使用、募集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增加公司的收益,為公司及股東獲取更多回報。等一切手續完善以后會很快轉投入項目子公司,保薦機構也會進行持續督導並跟蹤。」
同行業可比公司中,與華虹公司類似,2023年5月登陸A股的晶合集成(688249.SH)也存在使用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情況。晶合集成在6月發佈公告稱,為提高公司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和收益,在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及確保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擬使用額度不超過50億元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擬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投資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購買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收益憑證等)。
資料顯示,晶合集成A股首發募集資金總額為99.6億元,上述擬用於現金管理的閒置募資上限佔募資總額比例約為50.2%,但該數據低於華虹公司。
與上述兩家公司不同的是,行業內可比公司中,2020年登陸A股的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HK)、華潤微(688396.SH),在2020年至2022年,均不存在用閒置募集資金投資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情況。
A股年內最大IPO
華虹公司上述首發募資金額,創年內科創板乃至整個A股市場的新高(已過會的先正達擬募資650億元,但尚未發行)。Wind(萬得)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2023年以來57家首發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募資1326.44億元。其中,華虹公司募集金額佔比約為15.98%,位居首位,中芯集成-U(688469.SH)以110.72億元的募資金額緊隨其后。
華虹公司在IPO文件中並未迴避高價發行問題,該公司提醒52元/股的發行價「對應2022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攤薄后市盈率為34.71倍,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同期平均市盈率,低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的發行人所處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本次發行價格高於發行人(1347.HK)於7月20日在港交所的收盤價25.55港元/股,存在未來發行人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
華虹公司首發募集資金中,125億元擬用於華虹製造(無錫)項目,20億元擬用於8英寸廠優化升級項目,25億元擬用於特色工藝技術創新研發項目,1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表:華虹公司募集資金投向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
資料顯示,華虹製造(無錫)項目計劃建設一條投產后月產能達到8.3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該項目預計總投資67億美元。
「為適應市場變化和產品工藝提供的需求,公司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工藝的研發、人才的引進與產能的提升,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華虹公司談及在A股發行股份時稱,公司是港交所上市公司,缺乏在中國大陸的直接融資渠道。
於2014年登陸港交所的華虹公司,彼時首發募資約25.76億港元。2018年,公司通過定增募資約31.22億港元。
晶圓代工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產線建設和技術研發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隨着下游需求的增長,晶圓代工行業迎來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升級帶來的市場機遇,業內廠商加快市場拓展的策略,行業內公司紛紛募集資金。
2020年登陸科創板的中芯國際、華潤微首發募集資金分別為532.3億元、43.13億元。其中,中芯國際首發募資中,180億元用於「12英寸芯片SN1項目」,97.97億元用於成熟工藝生產線建設,70億元用於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
具有合肥國資背景的晶合集成首發募資99.6億元。其中,49億元擬用於合肥晶合集成電路先進工藝研發項目,24.5億元擬用於28納米邏輯及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芯片工藝平臺研發項目。
2021年晶圓代工企業市場佔有率全球排名中,臺積電(2330.TW)、聯華電子(2303.TW)、格羅方德(GFS.O)、中芯國際分居前四位,華虹公司位居第六。
受收入規模和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長影響,2023年一季度,華虹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9%至43.7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2.74%至10.44億元。Wind數據顯示,同期,中芯國際、華潤微、晶合集成營業收入同比均出現下滑,三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均超35%。其中,晶合集成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25.28%。
目前全球晶圓代工技術已發展至較高水平,以臺積電為代表的國際龍頭企業已實現5nm(納米)及以下工藝節點量產,聯華電子、格羅方德等企業亦已將工藝節點推進至14nm及以下水平,而華虹公司目前工藝節點尚處於55nm的成熟製程範圍,與國際龍頭企業及先進工藝節點存在較大差距。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