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28 11:24
歐洲十二家最大的石油公司正在誤導公眾,讓他們相信他們已準備好通過逐步過渡到可再生能源來減少自身對氣候的有害影響。這是中歐和東歐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CEE) 委託進行的一項分析得出的結論。
中東歐綠色和平組織委託石油市場專家 Steffen Bukold 博士進行的分析顯示,儘管有綠色言論,化石燃料公司仍在投資綠色能源。綠色和平組織稱,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進行了漂綠,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推廣了低效的技術解決方案,而缺乏真正的脱碳努力。
這份題為《骯髒的一打:12家歐洲石油公司的氣候綠色清洗》的報告分析了以下公司2022年的財務報告,包括六家全球石油巨頭——殼牌(Shell)、道達爾(TotalEnergies)、英國石油(BP)、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和西班牙雷普索爾(Repsol),以及六家歐洲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奧地利石油天然氣公司(OMV)、波蘭國營石油公司(PKN Orlen)、挪威MOL、德國Wintershall Dea油氣公司、Petrol Group 和 INA Group)。
報告顯示,這 12 家公司能源生產總量中「微不足道」的 0.3% 來自可再生能源。
此外,這12家公司2022年的投資中只有7.3%分配給了綠色能源,總額為65.7億歐元。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相比之下,92.7%(即815億歐元)用於化石燃料項目,甚至是化石燃料業務的擴張。
分析表明,2022 年,歐洲石油公司每投資一歐元用於可再生能源,就有 13 歐元投資於化石燃料。
今年2月,雖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報告利潤創紀錄,在2022年能源危機期間平均增長75%左右,但英國石油公司卻突然宣佈削減其氣候雄心。綠色和平組織強調,幾個月后,TotalEnergies 也效仿了,然后殼牌也效仿了。
分析顯示,與 2021年相比,BP、Equinor、Wintershall Dea和 TotalEnergies 2022 年減少了對低碳和可再生產品的投資。
漂綠,沒有明確的化石行業脱碳戰略。
石油公司的戰略規劃,不是轉向可再生能源生產或投資低碳技術,而是將其戰略規劃重點放在碳捕獲和封存(CCS)技術和碳抵消上。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這些方法極具爭議性,其減排效果也值得懷疑。
該組織指出,石油企業通過使用「綠色修辭雞尾酒」(漂綠)、推廣CCS或碳補償,故意破壞氣候保護努力。據綠色和平組織稱,為此,他們添加了「關於自己的優先事項和活動的欺騙性圖表,以及部分結果披露以掩蓋現實」。
綠色和平組織:絕大多數石油公司打算至少在 2030 年之前維持甚至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
根據分析得出的結論,化石燃料行業幾乎缺乏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和氣候保護的主角或至少是中立觀察者所需的所有行動。
儘管被分析的 12 家公司中的大多數已公開表示,致力於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並繼續向公眾保證其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但沒有一家公司制定了有意義的戰略來實現這一目標。那個目標。報告的結論是,絕大多數國家打算至少在 2030 年之前維持甚至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
綠色和平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對該行業的運營實施嚴格監管。
綠色和平組織強調,有必要制定一項明確且具有約束力的計劃,在整個歐洲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氣,首先從佔歐盟石油消費量三分之二的交通運輸部門開始。報告指出,監管措施還必須包括投資「真正的綠色基礎設施」的承諾。
在整個歐洲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氣的具有約束力的計劃至關重要,其中包括承諾投資真正的綠色基礎設施
綠色和平組織得出的結論是,各國政府必須停止對化石燃料公司的支持,轉而實施嚴格的監管,同時開始制定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計劃。報告強調,石油公司「不會自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