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鷹派喊話?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跳空低開!FOMC利率走向如何?今晚重磅發言是關鍵

2023-08-25 12:04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收跌1.87%,道指收跌1.08%,標普500收跌1.35%。周四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顯示就業市場依然強勁,一些人認為這可能在更長時間內支持FOMC加息的強硬立場。

美股醫藥板塊昨日隨市下挫,收跌0.99%,跌幅小於大盤。成份股方面,研究酵素替代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拜瑪林製藥收漲2.27%,基因遺傳學巨頭西雅圖製藥(SEAGEN)漲超1%,創新葯龍頭安進(AMGEN)、仿製藥公司暉致(VIATRIS)、渤健(BIOGEN)、吉利德科學小幅下跌,福泰製藥、再生元製藥(REGENERON)、阿斯利康、阿里拉姆製藥跌超1%。

8月25日,主流ETF方面,表徵美股醫藥行情的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跳空低開,考驗5日均線,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成交額小幅放量!

資料顯示,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場唯一複製跟蹤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的ETF,匯聚全球範圍內的頂尖創新葯龍頭,美股醫藥與A股醫藥相關性不到15%,是A股醫藥投資的有效補充。

消息面上,近日各大生物醫藥公司頻頻與其他平臺展開合作。

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與多功能生物製劑驅動平臺Tentatrix展開合作,並宣佈將展開一項針對癌症和炎症早期的蛋白質療法的合作計劃。這一計劃為 Tentatrix 帶來了 6600 萬美元的股本資金。吉利德在艾滋病、癌症和炎症等領域擁有先進的藥物研發和商業化管線,是開發個性化療法的主要公司之一。而與Tentatrix 的合作使吉利德得以擴大其在蛋白質療法方面的實力。

此外,阿斯利康和拜耳宣佈與人工智能成像公司Altis 合作,共同推動「數字雙胞胎」在臨牀試驗中的應用。數字雙胞胎是一種可以幫助藥物開發人員和臨牀醫生了解病人和療法在真實情況下的表現的模擬技術。

【鷹派喊話再度來襲?關注今晚重磅議息會議】

前FOMC鷹派Bullard表示,今年夏天美國經濟活動的回升可能給CPI帶來上行壓力,促使利率更高或需再加息。同時,當天盤中,FOMC也有人稱,在更明確證據顯示CPI處於下行通道前,不應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們可能需要再加一點,現在可能已經非常接近於可以長時間維持利率不變的水平。我認為我們極有可能到了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按兵不動的程度,至於利率頂部在哪里,我現在不會做出暗示。」

另外,市場更擔憂的或許是,北京時間今晚(美東時間周五上午)召開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 行年會上,FOMC主席將發佈重磅講話,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FOMC主席將會進一步強調,將利率「長時間保持在限制性區間」的立場,但並不認為他會對短期政策路徑發出強烈信號。

【高管增持、機構增倉,美股醫藥獲資金悄悄加倉?】

消息面上,COMPASS Pathways日前宣佈獲得2.85億美元私募融資,知名機構領先醫療保健投資(Leading Healthcare Investors)也在其中。COMPASS Pathways當日大漲超18%。

近來美股創新葯持續獲得青睞,公司高管、知名機構紛紛增倉、看多美股醫藥龍頭。臨牀醫學研究公司Humacyte近日公佈了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知名技術研究公司Piper Sandler將Humacyte的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醫藥研發龍頭薩雷普塔此前披露,公司董事Chambers、Michael和Andrew於08月10日合計增持3.49萬股公司股份。

根據最新的13F報告顯示,美國知名投資公司老虎環球二季度建倉做多禮來製藥和諾和諾德,全球頂尖資管機構道富公司二季度增倉不少美股醫藥上市龍頭,其中包括安進(Amgen)、禮來製藥等。

美國銀行全球此前表示,全球基金經理在6月將其對醫療保健和銀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約5個百分點。貝萊德和富國銀行等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其最近發佈對今年剩余時間的展望時,也強調其看重醫療保健板塊。

【美股創新葯板塊估值回落,未來空間可期】

從估值上看,截至8月24日,納指生物科技板塊最新PE已回調至16.24倍。

而從指數走勢來看,美股創新葯板塊未來空間也依舊可觀,2023年以來至今,創新葯板塊代表納指生物科技指數小幅調整;從年線上看,自1993年指數發佈以來,代表美股創新葯板塊的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穩步上揚,2003年以來的20年內,指數累計漲幅748%,遠超標普500(336%)以及標普500醫療保健指數(414%);而2021、2022年創新葯板塊已經連續2年回調;隨着加息預期放緩,前期美股成長風格中滯漲的納指生物科技指數或有望迎來一輪波瀾壯闊的價值迴歸。

【納指生物科技指數1993年發佈以來年線走勢】

【新葯研發活躍,投融資情緒不斷回暖】

中信證券在近日研報中指出,全球臨牀階段的新葯研發依然活躍,早期研發的需求雖然暫時疲軟,但隨着海外投融資的回暖,也有望迴歸快速增長常態。生命科學上游服務商的收入,則受到了下游企業去庫存周期的影響,但企業普遍認為23Q4將出現新增需求的拐點。綜上,認為一體化服務於全球中后期臨牀研發階段/商業化階段外包需求,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大藥企客户收入佔比高的企業業績相對穩定;且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企業將有望率先受益於投融資回暖帶來的需求增加。(來源:中信證券《醫療健康行業海外CXO/生命科學上游公司中報盤點:投融資回暖趨勢已現,需求拐點在望》)

民生證券也認為,CXO海外龍頭方面,在手訂單穩健增長,下游需求和新增訂單處於健康狀態;生物醫藥投融資上,看好下半年全球投融資逐漸改善、企穩向上,藥企和biotech的創新研發需求有望保持恢復。(來源:民生證券《聚焦中報,關注CXO、院外OTC及眼科產業鏈等方向》)

而投融資情緒是美股醫藥股行情的主要驅動因素,美股醫藥未來行情值得關注。經過前期泡沫擠壓,目前全球創新葯板塊尚處於歷史低位,市場近期對創新葯的關注度也呈現上升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蹤複製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是佈局全球前沿創新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標的指數近20年累計收益748%,較標普500指數有明顯超額收益。

習慣場外申贖或沒有證券賬户的投資者,可關注納指生物科技ETF聯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樣跟蹤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可在互聯網代銷平臺7*24申贖,最低10元即可買入,便捷高效。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以上產品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和政治風險等。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