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期淨利同比暴漲419%,中集車輛(1839.HK/301039.SZ)第三次創業駛入星辰大海

2023-08-24 19:07

來源:格隆匯

創新變革是市場永恆的主題

要知道,一個主題和憧憬要真正轉變為業績驗證,有時候不知得走多長的路,篩剩下多少的人。

對於企業而言,從創新到業績,除了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和良好的時機,還得依靠掌舵人和整個組織堅韌不拔的心智,這不是一般的堅持所能達到的結果。

這種品質需要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決心,需要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恆心,需要不斷挑戰自我和突破極限,還需要在面對成功和成就時保持謙虛和謹慎,不被勝利衝昏頭腦,從而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卓越的成就。

從創新變革到業績釋放,中集車輛在今年上半年做出了很好的示範,表現勢如破竹,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多個有利因素或局面集中出現合力推動集團邁入潛力釋放新階段

上半年創下歷史好成績主要同時受益於多個有利因素推動,比如原材料價格企穩、產品結構優化、銷售模式創新、燈塔製造網絡提升規模效應等,一系列指向於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改善、成本優化、效率提升成果或潛力進入共振釋放的新階段。

據公告所示,截至6月30日,中集車輛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34.70億元(單位下同),同比上升20.31%,展現有質量增長、穩健增長特徵。

實現歸母淨利潤人民幣18.97億元,同比顯著提升418.52%;歸母扣非淨利潤人民幣10.3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7.05%。兩者紛紛刷新了歷史記錄。

在2023上半年,集團毛利率更錄得19.3%,對比起2022年、2021年同期的11.2%、10.1%,不但維持連續增長趨勢,還取得了躍式表現,達到歷史新高度。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在規模穩健提升,盈利能力飛躍增長,運營效率持續改善的支持下,集團上半年加權平均ROE達到了13.9%,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了10.8個百分點。

從連續的公開數據來看,2022年中期、2021年中期及2020年中期加權平均ROE數據分別為3.1%、6.7%、6.3%,今年在中期達到的高度,也創下其A股上市以來的新高,全年來看,中集車輛更有機會衝刺25%這一巴菲特用於衡量卓越企業ROE水平位置。

從以上業績和財務數據的變化可感知到,中集車輛正在面臨的或許是質變,並非簡單的量變。

究竟推動集團質變的背后是什麼邏輯?未來存在哪些機會?

這兩個重要問題的答案將在以下分析中逐步揭開。

國內穩固海外持續突破六大業務或集團盡顯身手

2023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在全球銷售各類車輛約7.34萬輛/台套,從整體銷售規模來衡量,集團已連續十年位於全球半掛車生產製造商榜首,放眼全球已是無可匹敵,遙遙領先。

據財報資料,在2023年上半年,中集車輛於國內市場取得收入達到42.4億元,不斷穩固其國內市場多個細分領域的領先位置;其海外市場收入則達到約92.3億元,同比提升38.7%,在跨洋經營戰略指引下,中集車輛在海外市場不斷攻城略地,擴大市場份額,成效卓著。

當中,集團北美業務延續增長態勢,歐洲業務在優化製造流程與供應鏈管理之后取得降本增效成績超預期,兩大業務均在收入、毛利率方面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提升。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團海外業務收入佔比從去年同期的59.4%進一步提升至68.5%,國內市場取得收入佔比則從去年同期40.6%降低至31.5%。若拉長時間來觀察,隨着國內經濟復甦,集團在國內收入佔比仍存在良好提升空間。

比如,能夠看到在2023年上半年,集團的燈塔先鋒業務集團仍在鞏固國內市場基本盤,並且開始在新興市場發力,收入達到22.84億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在上半年,燈塔先鋒業務集團全面啟動「星鏈計劃」,積極整合國內7家半掛車工廠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資源,加速推動國內半掛車業務生產組織結構性改革。2023年上半年,在國內半掛車的市場,中集車輛市佔率排在首位,領先優勢繼續得以保持。

面對相似情況,中集車輛的強冠業務集團穩固國內基本盤,挖掘細分市場機會,在細分市場獲得市場份額的提升的同時,也在積極搶佔海外市場高增量空間,收入同比提升14.77%至24.5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強冠業務集團積極建設國內外LoM製造工廠,通過模塊化建設、快速地打包裝箱、低成本的物流運輸方案,實現了低成本、快交付、完善的燈塔製造網絡流程。2023年上半年,強冠業務集團生產混凝土攪拌車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顯著提升至42.09%,保持第一,創歷史新高。

在國內市場,上半年,公司繼續鞏固強化國內多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優勢,不斷深化「燈塔製造網絡」建設,在靜待國內市場復甦的同時,主動出擊繼續發揮「跨洋經營」戰略和全球供應鏈,以及公司先進模式的多維競爭優勢,尚處於開發階段的新興市場率先打開局面,由此也可推導,公司在海外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六大業務或集團余下的太字節業務集團-渣土車業務,以及太字節業務集團-城配廂體業務,則紮根國內,開創新局面。

在上半年,前者推陳出新、探索轉型,市佔率持續攀升,根據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統計,今年上半年,太字節業務集團的城市渣土車,中國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2.33%,其新能源城市渣土車的中國市場佔有率則顯著提升至32.50%。

而后者的產能則逐步釋放,利用領先創新技術與產品品質,業務發展大步向前。太字節業務集團-城配廂體業務收入同比提升56.33%至人民幣2.04億元。當中,城配廂體業務敏鋭地抓住了輕卡新能源化機遇,加強與國內主要新能源主機廠的合作,聯合探索並打造一體化新能源冷藏車產品,搶佔新能源客户和國內高端市場份額。

2023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六大業務或集團可謂「八仙過海,盡顯神通」,並且深入分析后可發現,集團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目前擁有強勁勢頭的海外市場,均有着可開發、可發展的充足空間,從大方向來評判,公司未來可持續的成長性確實放在面前。

但是,要用何種形式到達「彼岸」,能不能憑着過去簡單方式駛入「星辰大海」,這些都是擺在公司面前亟待思辨清楚的最為關鍵性問題。

強者之路的自我重構第三次創業奔赴「星辰大海」

筆者亦通過總結和挖掘中集車輛長期發展的底層邏輯,發現了規模和空間並不主要決定了一家上市公司未來的命運,而要走一條什麼樣的強者之路或許纔是。

試想一個簡單問題,經過第一次創業的「開天闢地」和第二次創業的「跨洋運營」之后的中集車輛,已連續十年位於全球半掛車生產製造商榜首。

僅從規模來看,已不能找到與之競爭、匹敵的對手,對中集車輛來説,此時此刻,最大的假想「敵人」或許只剩下自己。

自我重構,勢在必行!中集車輛的第三次創業,要走什麼樣的強者之路?

中集車輛CEO兼總裁李貴平在公司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第三次創業採取「雙輪驅動」結構,將在穩定「跨洋經營」基本盤的前提下,集中資源做強「全國統一商用車與專用車大市場」各項業務,並伺機以創新科技和創新的商業模式進入新能源頭掛列車領域。

據李貴平現場介紹,中集車輛的第三次創業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將以高質量發展貫穿始終。第一個階段為「星鏈計劃」階段(2023年至2025年),全面推動「星鏈」式高端製造體系落地,實現內循環和「一帶一路」市場半掛車業務的大躍進,生產效率提升30%。第二階段是新能源頭掛列車試水階段及強冠罐車業務高質量發展階段(2025年至2027年),目標是強冠罐車業務實現大躍進,生產效率提升30%,同時新能源頭掛列車形成增量業務。第三階段是外循環業務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28-2030年),外循環業務實現大躍進,營業收入實現增量,新能源頭掛列車進入外循環業務。

中期業績公告明確指出,要集中資源做強「全國統一商用車與專用車大市場」的各項業務,鞏固現有基礎、發揮國內市場領先優勢,在全國統一大市場歷史性機遇期,引領商用車與專用車行業供給側改革,打造標杆範本,而燈塔先鋒集團力推的「星鏈計劃」就是典型範例。

具體來説,「星鏈計劃」將對國內半掛車業務帶來端到端的商業模式變革,重點針對3款半掛車產品,透過整合國內7家半掛車工廠的採購(LTS)、生產(LTP)、流通(LTL)、製造(LoM)、分配銷售渠道資源,持續降本,從而達到穩健提升價格競爭力,縮短產品交付周期、通過模塊化庫存提升大批量交付能力的效果。目前,「星鏈計劃「的頂層規劃已經完成,商業模式也得到驗證,並明確了高階目標。值得指出的是,公司在北美和歐洲已經成功的模塊化生產運營經驗可以反哺國內業務模式構建,海內外雙輪驅動將保障和加速「星鏈計劃」的成功落地。

中集車輛還表示,未來致力打造一個支持新能源頭掛列車、進化傳統燃油頭掛一體解決方案的創新創業平臺,奔赴第三次創業下的「星辰大海」。中集車輛將積極探索新能源領域,依靠創新驅動實現內涵型增長。

總結起來就是,前者做法鞏固存量優勢基礎,穩重求進的推動商業模式改變和落地,充當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先鋒,打開國內市場的新局面;后者則為全力謀求創新在未來潛力賽道上做產業革命的引領者,開創增量格局。擁有廣闊市場空間的兩者,定將轉化中集車輛業務第三次創業道路上持續成長的雙輪驅動引擎。

這條強者之路展現出怎麼樣的底層邏輯?

完美站在第三次創業起點的中集車輛,其採取直銷與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方式,開拓客户並獲取訂單,利用「燈塔」配送網絡、「燈塔」外包中心,以及LoP當地採購的流程,以集中採購或自主採購獲取原材料及零部件,通過六大業務或集團的各生產中心及LoM製造工廠進行生產與組裝,最后將產品交付給客户實現盈利。在採購(LTS)、生產(LTP)、流通(LTL)、製造(LoM)等各關鍵流程,建立其獨一無二的「標準」,進而倒逼各環節採取最新的商業或合作模式,從內而外地推動進化迭代。

由此可見,中集車輛獨創的商業新一代智能製造模式或許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經過實踐驗證的成功範本,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已提供了充足的證據,具備説服力。

在第三次創業征途下,中集車輛將在六大方向開啟全景式探索:1)高效部署「星鏈計劃」,打造國內半掛車行業供給側改革標杆;2)全面深化建設「燈塔製造網絡2023」,實現專業化生產;3)「高端製造體系」和「管理新基建」持續賦能,高效實施經營戰略;4)加速佈局新能源領域,創新科技產品與商業模式;5)啟動「深空探索計劃」,構建北美業務新格局;6)推動「強冠生長計劃」,形成罐車業務在戰略指引下的統一運營。

展望未來,中集車輛將集中資源做強「全國統一商用車與專用車大市場」各項業務,在現有領先優勢支持下打開全新局面,並以創新的科技和商業模式強勢加速駛入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力爭成為帶來產業革命的「新勢力」。

回到業務發展道路上,始終依靠創新驅動實現內涵型增長的中集車輛,能夠支持其向市場提供領先於時代的同時兼備質量、成本和效率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順理成章的實現六大業務或集團經營質量的穩步提升,推動道路運輸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在這一過程中,中集車輛不但為我們重新刷新強者的定義和內涵,更為「星辰大海」的奔赴,寫下別具一格的全新註解,註定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