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米汽車進入生產階段:開始急招大量工人,五大操作工種缺口達百人

2023-08-24 09:59

小米集團-W早盤高開高走,截至發稿,漲2.56%報12.04港元,消息面上,小米造車迎來重大進展。

近日有傳聞稱,小米已經獲得造車資質,針對此消息,小米官方暫未置評。

不過,據新浪科技從小米供應商處獲悉,小米汽車工廠近日已開啟工人招聘,開放了塗裝操作工、電池車間操作工等多個崗位。

這意味着小米汽車即將進入生產階段,同時側面印證了上述傳聞的可靠性。

根據小米此前給出的時間表,小米汽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而小米董事長雷軍為小米汽車定下了進入世界前五的目標,在新能源汽車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這個目標真能實現嗎?

工人缺口超百人,傳統車企經驗者優先

一位為小米汽車工廠提供招聘服務的供應商向新浪科技透露,今年8月起,小米開始對外開放汽車工廠普工招聘。目前缺口超過100人,並且招聘流程十分快速。

據悉,小米汽車工廠開放的崗位包括塗裝操作工、電池車間操作工、焊裝車間設備維修工、塗裝車間設備維修、電池車間維修工。

從招聘要求來看,並不算太高,但待遇還算不錯。以塗裝操作工為例,學歷要求中專以上,年齡在28歲以下。畢業不足一年的,必須有整車廠實習經歷,月薪資4300元,一年可以拿到18薪;畢業一年以上的,月薪資4300元—5500元,同樣為18薪,要求有整車廠工作經驗。學歷要求中專以上,年齡在28歲以下,最好有車企工廠工作經驗,北汽、長城、長安等傳統車企經驗優先。

該供應商表示,該崗位為五天8小時工作制,加班有加班工資,根據崗位不同,薪資有差異。但所有崗位,五天8小時工作制,加班費另付,提供五險一金,跟小米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另外吃住全免,班車免費。

但該信息尚未得到小米官方證明。另據透露,此次招聘的是小米汽車位於北京亦莊的工廠。小米汽車分兩期建設整車工廠,工廠累計年產量預計為30萬輛,一期和二期的產能均為15萬輛。今年6月,該工廠第一期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近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小米公司已獲得中國國家規劃部門批准生產電動汽車 (EV),這標誌着這家智能手機制造商向「明年初生產汽車」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報道稱,負責監管中國汽車行業新投資和產能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已批准總部位於北京的小米公司生產電動汽車。

而此次開放普工招聘,也意味着小米汽車即將進入生產階段。

在此前的年度演講上,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意外地沒有提到小米造車最新進展。但近日,包括雷軍在內的小米高管在微博上卻曝光了一些小米汽車的相關信息。

8月19日,雷軍發佈一組照片,圖中橫幅上寫着「為小米汽車而戰!」,定位顯示在新疆。同一天,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胡崢楠等則均出現在新疆。而據新疆日報報道,有網友曬出在烏魯木齊—昌吉城市快速路上,偶遇嚴密偽裝的四輛小米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外界猜測雷軍率一眾高管親自到新疆參與了小米汽車的路測工作。

另外,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登記備案「xiaomiev.com」網站域名。這些都説明距離小米汽車正式對外亮相的日子,不遠了。

明天才量產,到底晚不晚?

根據小米此前公佈的計劃,小米汽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對於這個時間,不少人認為有些晚。而在今年初的小米投資者日上,雷軍也進行了迴應,他認為,造車新勢力比小米提前了6~7年,兩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訪談,認為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候都不晚。「我們的能力在電子、用户體驗的運維上,現在的電動汽車都在我們的這些點上,所以我覺得我們2024年出車剛剛好。」他還提出,小米汽車爭取15—20年進入世界前五。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時,雷軍還曾在社交媒體上公佈過小米汽車十分激進的目標。他稱,「我相信,當電動汽車行業走向成熟時,全球前5大品牌將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説,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入圍前五名,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

正如雷軍所説,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是殘酷的。

從國內來看,比亞迪、特斯拉位居第一陣營,蔚小理等新勢力實力不俗,眾多傳統車企也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高、中、低各個價格段的產品均競爭激烈,已經進入紅海。

在手機上依靠性價比起家的小米,在新能源汽車上要想複製這一策略,也十分困難。近兩年,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經歷了多輪價格戰,在性價比產品上,用户已經擁有了多個選擇。

當然,小米也有着自己獨特的優勢。一是廣泛的用户羣體,可以轉化為汽車用户;二是大量的小米之家線下門店,可以為小米汽車的銷售提供助力。在2021年底小米之家突破1萬家店后,盧偉冰就提出了希望2-3年內實現3萬家門店的新零售目標。他還透露,小米之家未來會開更多大店,也是爲了賣車考慮;三是龐大的生態,這既包括硬件生態,也包括軟件生態,比如當前新能源汽車比拼的智能化,小米便在操作系統、軟件服務等方面擁有積累。

雷軍為小米汽車定下的目標確實十分宏大。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純電+插混車型銷量大幅增長55%,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冠軍比亞迪2022年的累計銷量也僅為186萬輛;而放眼全球整個汽車市場,2022年也僅有豐田集團一家實現了年銷量超1000萬輛。

雷軍提出的小米汽車入圍全球電動汽車行業前五名,並且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可謂挑戰滿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