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24 0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中國電信集採4175台AI算力服務器,中國電信2021-2022年服務器集中採購項目中,僅採購1268台GPU型服務器,此次集採AI服務器數量大幅增長,佐證國內AI服務器高景氣度。2、預計國產佔比約47%,運營商有望引領國內AI信創加速中國電信此次集採服務器分為I系列和G系列兩類,根據公告,I系列服務器CPU採用2顆第四/五代Intel至強可擴展處理器,G系列服務器CPU採用4顆鯤鵬920系列處理器,根據CPU型號,我們認為G系列服務器為國產服務器,採購數量佔比達到約47.5%。3、大單密集落地,行業信創進入存量規模化替代階段。8月7日至9日,財政部辦公廳連續發佈操作系統、便攜式計算機、臺式計算機、數據庫、工作站政府採購需求標準的徵求意見稿,我們預計黨政信創採購也有望開啟。建議關注:ARM服務器:神州數碼、拓維信息、四川長虹、中國長城、烽火通信、廣電運通;x86服務器: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基礎軟件:麒麟信安、中國軟件、太極股份。
風險提示:信創落地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AI應用落地不及預期、供應鏈被限制風險。
1、8月18日,證監會在活躍資本市場答記者問中明確「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更好回報投資者」,我們認為,龍頭家電公司分紅屬性明確且相對穩定,其投資價值有望得到提升。2、行業層面,我們認為悲觀的情緒已經釋放的較為充分,在行業本身基本面較為紮實的背景下,下半年有望迎來估值切換。我們仍堅持年初以來提出的「空調」、「出口」、「可選」三大方向,認為后續業績的確定性或對相關子板塊和個股行情形成支撐。建議關注:1)9-10月空調開啟的24冷年補庫(上周產業在線發佈7月空調數據,家空銷售1661萬台,同比+23%,其中內銷出貨1175萬台,同比+28%(相較19年+35%),出口485萬台,同比+13%。行業數據再度證明行業處於較高景氣度狀態;2)3-4Q低基數下加持的出口修復(利潤端匯率、大宗、海運費均為正貢獻)。3、標的方面,建議關注:1)白電:如【海信家電】/【美的集團】/【盾安環境】/【格力電器】/【海信視像】;2)出口+可選:如【海爾智家】/【石頭科技】/【科沃斯】。
風險提示:
房地產市場景氣程度回落的風險;匯率、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新品銷售不及預期的風險。
1、長虹華意:冰箱壓縮機老牌龍頭企業。公司是長虹集團下屬冰箱壓縮機生產製造企業,在全球冰箱壓縮機行業處於龍頭地位,近年來逐漸向新能源汽車配件、家庭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延伸。公司分別於2017年2月、2017年8月併購上海威樂和格蘭博,成功進入新能源汽車、家庭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新興行業。2、如何看待后續經營改善持續性。公司近年來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我們認為一方面為原材料成本及海運費等外部因素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來自於公司自身經營改善,產品結構優化。后續來看,短期原材料成本及海運費等仍處低位,而公司則通過提升商用、變頻佔比(2022年變頻及商用壓縮機佔公司總銷量比重分別達到24%及11%),以及拓展新能源汽零等新業務(22年電動壓縮機銷量yoy+156%),中長期經營改善有望持續。我們預計公司23-2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5、3.78、4億元,根據可比公司估值給予23年14xPE,對應目標價6.9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冰箱壓縮機需求不及預期;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原材料及海運價格上漲風險;變頻、商用壓縮機佔比提升不及預期。
1、營收水平加速成長,具備季節性特點,下半年收入佔比一般高於上半年。2017-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9/17.94/17.94/14.92/23.89/24.28/9.37億元,至2022年CAGR為11.03%,其中2020年收入受海外疫情影響有所下滑,21年得益於海外疫情緩解,國外品牌商補庫需求加速釋放,收入同比高增60.12%。2、精品國貨品牌戰略指引,開展智能化研發,內銷市場潛力足。公司將加快自主品牌建設,啟動精品國貨戰略,或利於提高內銷市場規模。通過多年代工經驗,公司掌握先進的製造工藝、設計理念和研發方向,賦能自主品牌發展,有望從量與價兩個方向打開國內市場。公司開啟精品國貨品牌戰略,開展智能化研發,目標內銷市場,伴隨原材料成本回落與人民幣貶值,盈利水平有望修復。我們預計公司23-25年收入為21.29/24.34/27.85億元,同比-12.33%/+14.37%/+14.41%,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0/1.96/2.35億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海外貿易政策變化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精品國貨品牌戰略落地不及預期。
公司發佈2023年中報,2023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51.82%,歸母淨利潤9178萬元,同比增長156.79%。1、吻合器業務銷售快速增長,集採落地助力市場份額提升。吻合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同比+35.77%),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9.67%,其中高端產品電動腔鏡吻合器系列營業收入為1.01億元,佔吻合器業務收入的82.24%。2、嬰兒保育系列產品快速增長,產品結構持續高端化2023H1公司嬰兒保育系列產品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嬰兒培養箱營業收入為1.05億元(同比+70.84%);嬰兒輻射保暖台營業收入為3834.90萬元(同比+62.32%);新生兒黃疸治療設備營業收入為1200.27萬元(同比+63.18%)。3、海外市場增長強勁,2023H1公司實現境外業務收入9753.5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77.70%。公司積極籌備參加了迪拜展(ArabHealth)、第133屆廣交會、巴西展(Hospitalar)、美國展(FIME)等國際展會,加大海外市場拓展。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31/9.71/12.9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5/2.76/3.63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監管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技術風險、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導致業績下滑風險、吻合器集中帶量採購導致產品價格下降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到期重新認定未獲通過風險。
公司發佈2023年中報,2023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43億元,同比增長24.87%,歸母淨利潤2.73億元,同比增長56.18%。1、公司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不斷優化。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8.98%,同比提升3.76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40.71%,同比下降3.88個百分點。2、超聲產品可及市場增加,產品矩陣日益完善。2023年上半年公司超聲業務銷售收入為6.49億元,同比增長19.54%。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正式發佈血管內超聲(IVUS),助力業務增長。3、內鏡高端品類持續突破,技術加碼促進產品放量。2023年上半年公司內鏡業務銷售收入為3.77億元,同比增長38.4%。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8項內窺鏡及配套產品處於NMPA註冊申請中,EG-UC5T、EG-UR5超聲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處於FDA註冊申請中,未來有望進一步放量。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1.99/27.86/34.2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75/6.15/7.91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研發風險、海外銷售的風險、市場競爭風險、政策風險、營銷團隊穩定性風險、新增固定資產折舊的風險。
1、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0.5億,同比-62%。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94.57億,同比-8.15%;二季度經營情況環比大幅改善,實現歸母淨利潤20.29億,環比+99%,實現營業收入533.03億,環比-5%。2、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新產能陸續放量。鋰電隔膜首條生產線全線貫通:公司規劃鋰電隔膜基膜產能34.4億平方米/年,其中濕法系列設計產能28.4億平米/年,干法系列設計產能6億平米/年。3、推進康輝新材拆分上市。為優化業務架構,聚焦主業發展,同時提高康輝新材的融資靈活性及估值合理性,公司擬向大連熱電(維權)出售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的康輝新材100%股權,大連熱電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康輝新材100%股份,康輝新材擬通過與大連熱電進行重組的方式實現重組上市。維持公司2023/2024/2025年歸母淨利潤預測79/119/163億,2023年8月22日收盤價對應PE分別為13/9/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料價格波動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項目進度不及預期風險;交易被暫停、被終止風險。
1、整體業績:經營槓桿回升、新收入來源及審慎控費帶動盈利水平趨勢性提升。23Q2公司收入同比+11%,低於彭博一致預期;Non-IFRS經營利潤低基數下同比+37%,明顯超彭博一致預期;Non-IFRS歸母淨利潤同比+33%,高於彭博一致預期。23Q2公司自由現金流299億元,同比+33%。2、考慮到小遊戲和MaaS貢獻收入、遊戲/廣告/FBS業務盈利水平有望趨勢性提升、以及Non-IFRS所得税率在下半年或存在較多改善空間,我們上調2023-2025年預測Non-IFRS歸母淨利潤至1480/1750/1985億元,對應同比增速分別為+28%/18%/13%。截止2023/8/21收盤價,對應2023-2025年預測PE分別為19/16/14倍。3、縱向來看,騰訊12個月滾動彭博前瞻PE低於2013年來中位數2.1個標準差,處於2013年來約2%分位值,估值處於相對底部水平。我們認為,公司核心業務格局穩固,在保持紮實基本盤的同時新增長點持續浮現,中期內盈利水平有望持續向好,盈利增長具備較強基礎,當前估值隱含風險收益比可觀。我們維持目標價476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國內消費復甦斜率存在不確定性;大股東減持結束時點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新遊戲上線存在不確定性。
證券研究報告《天風晨會集萃》
對外發布時間:2023年08月24日
報告發布機構 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王茜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60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