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偉達H100芯片明年出貨至少增加2倍,或達200萬顆

2023-08-23 20:00

來源:騰訊科技

劃重點:

  • 1 2024年英偉達H100芯片產量至少增加兩倍,達到150萬至200萬顆。

  • 2 未來五年,人工智能服務器芯片的需求將年增長近50%。

  • 3 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強勁增長,無力抵擋預計科技支出的整體收縮。今年全球雲服務提供商的資本支出僅增長8%,低於2022年的近25%。

  • 4 人工智能芯片短缺緩解后,服務器供應鏈中的公司可能會獲得巨大利益。

8月23日消息,當英偉達在美股周三盤后公佈季度業績后,投資者將評估對人工智能產品的巨大需求是否有助於抵消計算機硬件全球銷量的下滑。

英偉達在上一財季的財報中曾指出,對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處理器的需求,將推動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近三分之二,並幫助其在截至7月底的財季讓每股收益實現同比三倍以上的增長。英偉達提到的大型語言模型,就包括了OpenAI的ChatGPT等。

知情人士透露,作為當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英偉達計劃將其頂級H100人工智能處理器的產量至少增加兩倍。到2024年,H100的出貨量將在150萬至200萬顆之間,較今年預計的50萬顆有大幅躍升。

隨着2024年生產的人工智能處理器當前已售罄,對英偉達芯片的巨大需求正衝擊更廣泛的計算設備市場,因為大買家以犧牲通用服務器為代價向人工智能投入資金。全球營收最高的電子產品代工製造商富士康上周預測,未來幾年人工智能服務器的需求將非常強勁,但該公司也警告稱,今年整體服務器營收將會下降。

作為全球出貨量最多的計算機制造商,聯想集團上周發佈的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了8%,該公司將營收同比下滑歸因於雲服務提供商對服務器的疲軟需求以及人工智能處理器的短缺。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就此表示:雲服務提供商正把它們的需求從傳統的計算機轉向人工智能服務器。但不幸的是,人工智能服務器的供應受到了圖形芯片(GPU)供應的制約。」

臺積電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製造商,同時也是英偉達先進人工智能處理器的獨家代工製造商。該公司在上月預測,未來五年,人工智能服務器芯片的需求將年增長近50%。不過該公司也表示,這並不足以抵消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科技產業整體下行壓力。

在美國,佔全球服務器市場最大份額的雲服務提供商,如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正在將重點轉向建立它們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中國臺灣經紀公司KGI的副總裁安吉拉·項(Angela Hsiang)表示:「疲弱的整體經濟環境對美國雲服務提供商構成了挑戰。由於人工智能服務器中的每個組件都需要升級,所以價格要高得多。雲服務提供商正在積極擴張人工智能服務器,但在起草資本支出預算時,這還不在考慮範圍內,因此這種擴張正在蠶食其他支出。」

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隨着利率上升和業務縮減,預計今年全球雲服務提供商的資本支出僅增長8%,低於2022年的近25%。

行業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計,今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將下降6%,並預測2024年將僅小幅增長2%至3%。它指出,Facebook母公司Meta決定將服務器採購削減10%以上,以將投資引向人工智能硬件,並推迟微軟對其通用服務器的升級,以釋放資金用於人工智能服務器的擴張。

除了英偉達芯片短缺之外,分析師指出供應鏈中的其他瓶頸正在推迟硬件領域的人工智能收穫。Counterpoint分析師布拉迪·王(Brady Wang)表示:「高級封裝和HBM都存在產能短缺,這兩者都限制了產量。」臺積電計劃將CoWoS的產能增加一倍,這是一種製造英偉達H100處理器所需的先進封裝技術。不過該公司警告稱,至少在2024年底之前,瓶頸不會得到解決。HBM的兩個主要供應商是韓國的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

不過企業高管和分析師表示,一旦全球經濟好轉,短缺狀況緩解,服務器供應鏈中的公司可能會獲得巨大利益。中國臺灣的經濟公司KGI預測,用於訓練人工智能算法的服務器出貨量明年將增長兩倍,而總部位於加州的科技研究公司Dell'Oro預計,人工智能服務器在整個服務器市場中的份額將從去年的7%升至2027年的20%左右。

由於人工智能服務器的成本明顯上升,「到2027年,這些部署可能佔總支出的50%以上」,Dell'Oro的分析師巴倫·馮(Baron Fung)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對於供應鏈來説,它只是一切的倍數,」KGI的安吉拉·項説。她説,由於一臺人工智能服務器中有八個GPU,與通用服務器相比,對GPU模塊所在的基板的需求必然會飆升。人工智能服務器也需要更大的機架來放置處理器模塊。

與通用服務器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器的功耗更高,這也產生了對不同冷卻系統和新電源規格的需求。富士康可能是這一轉變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因為該公司提供從各種零部件到最終組裝的一切產品。其關聯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已經是英偉達GPU模塊的獨家供應商。

根據高盛的數據,對於專注於服務器的富士康競爭對手緯創資通的子公司緯穎科技來説,人工智能訂單已經佔到其收入的50%,是去年的兩倍多。

分析師也看到了零部件供應商的強勁優勢。高盛在6月份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臺灣印刷電路板製造商金像電子可能會看到,人工智能服務器佔其收入的比例從今年的不到3%躍升至高達38%,這一預期是由人工智能服務器中的印刷電路板含量比通用服務器高出7倍所推動的。

編輯/jayde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