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紅杉看好的「增高針」,要IPO了

2023-08-21 11:25

在「內卷」的身高焦慮下,除了通過飲食、運動、睡眠等方式幫助孩子增高外,有些家長開始通過注射「增高針」,對孩子的身高進行干預。

「增高針」也就是常説的生長激素,在市場上早已悄然興起,家長們不惜「一擲千金」,用十幾萬買幾釐米身高。

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湧入「增高針」百億市場,近日,國內生長激素領域將迎來一個IPO玩家。

港交所8月16日披露,維昇藥業(VISEN Pharmaceuticals)提交上市申請,該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一款生長激素。

維昇藥業對外披露了其「增高針」的臨牀試驗成就顯示:旗下的隆培促生長素在治療病人52周后,病人年生長速率達10.66釐米/年。

1、60后創始人,盯上了百億生長激素賽道

時間回到2017年9月,時任武田製藥大中華區負責人的盧安邦,毫無徵兆地宣佈離任,表示將尋求外部發展機會。

此舉引起了同行熱議,大家紛紛猜測他的下一站,會在哪里?

畢竟,盧安邦在武田製藥任職長達7年之久,主導了武田在中國的關鍵成長期。在他的領導下,武田中國銷售收入增長了超過10倍。

此外他還曾就職於阿斯利康、施維雅,是一位在醫藥行業摸爬滾了三十多年的「行業老兵」。

直到2018年11月,盧安邦以維昇藥業CEO的身份再次出現在了公共視野,大家才知道,盧安邦選擇投身於內分泌領域,開始創業。

近幾年來,生長激素由於直擊部分家長對孩子「身高焦慮」,成為兒科最火熱的賽道之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人生長激素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億美元迅速增至2022年的1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9.3%,預計到2026年將持續增至31億美元,並且到2030年將增至48億美元,自2026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5%。

與此同時,相關的企業也開始佈局生長激素。金賽藥業、安科生物特寶生物、維昇藥業、天境生物、億帆醫藥等企業紛紛加快產品研發進度。

維昇藥業的核心產品是一款長效生長激素——隆培促生長素。招股書提到,隆培促生長素提供了方便的每周一次給藥方案,與每日一次人生長激素相比,注射頻率降低高達86%,並且顯著提高了兒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給藥的依從性。

在實際情況中,與短效(每日注射)人生長激素相比,其有可能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和延長治療時間。

目前,已在中國上市的人生長激素療法多數為短效粉劑及短效水劑,僅有金賽藥業的一款長效生長激素療法在中國獲得上市批准,其他長效生長激素療法多處於臨牀開發階段。

也就是説,維昇藥業的隆培促生長素若順利上市,在長效生長素領域或許有與金賽藥業同台競爭的機會。

在成立不到5年的時間里,維昇生物獲得了兩輪融資。

2018年11月,維昇藥業與創始股東(即Ascendis Pharma A/S、維梧資本及Sofinnova)訂立A輪股份購買協議。根據協議,公司向維梧資本及Sofinnova分別發行3500萬股及500萬股A輪優先股,現金對價分別為3500萬美元及500萬美元。

2021年1月,維昇藥業完成1.5億美元的B輪融資,其中紅杉中國基金領投,奧博資本、夏爾巴、Cormorant、HBM Heal thcare Investments、鼎豐生科資本、Logos Capital、晨嶺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后,公司的估值來到了10.3億美元。

來源:招股書 來源:招股書

IPO前,Ascendis Pharma持股39.95%,維梧資本持股35.09%,Sofinnova持股5.08%, 盧安邦通過VPP LULimited持股4.86%,紅杉中國通過Sequoia China持股3.97%,奧博資本持股1.77%,此外夏爾巴投資、鼎豐生科資本、晨嶺資本等也是該公司股東。

年化生長速率為10.66釐米/年,核心產品將於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請

2022年11月17日,維昇藥業首次公佈其長效生長激素(周製劑)——隆培促生長素,針對中國生長激素缺乏症兒童的III期關鍵臨牀試驗的主要數據。

研究結果表明,隆培促生長素治療52周后,年化生長速率為10.66釐米/年,而生長激素日製劑年化生長速率為9.75釐米/年,該結果證明隆培促生長素非劣於生長激素日製劑,達成研究主要終點。

該試驗的主要結果也顯示:隆培促生長素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與生長激素日製劑相當。其用於中國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治療的安全性特徵,與先前報道的全球數據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佈臨牀試驗研究數據當天,維昇藥業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頗有為上市造勢的意味。

招股書提到,完成了III期關鍵試驗后,維昇藥業預計將於2023年第四季度,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隆培促生長素的生物製品註冊上市許可申請(BLA)。

除了隆培促生長素這款核心產品,維昇藥業還有TransConCNP和帕羅培特立帕肽兩款候選藥物產品管線,分別針對兒童和成人內分泌疾病。

來源:招股書 來源:招股書

TransCon CNP在中國已經進入用於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的2期臨牀試驗,而於2023年*季度,公司將成為該項試驗開放標籤階段的*申辦方。

帕羅培特立帕肽目前正在中國進行一項3期關鍵試驗的開發並完成了患者入組,雙盲期試驗主要終點結束后,預計將於2023年向國家藥監局提交NDA。

財務方面,目前,維昇藥業的產品尚未獲準進行商業銷售且並未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在2021、2022財年及截至2023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維昇藥業的虧損分別約為4.85億、2.89億及1.54億元。招股書稱絕大部分經營虧損由於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內提到,根據中國的監管框架,除獲得商業化進口藥物製劑的上市許可外,將本地生產的藥物製劑商業化還需獲得國家藥監局的單獨上市許可。若公司無法獲得將本地生產的藥物製劑商業化的上市許可,其業務前景將受到不利影響,這將最終影響長期盈利能力。

2、販賣「身高焦慮」,生長激素賽道火了

據瞭解,「增高針」治療被一些家長視為幫助孩子增高的靈丹妙藥,市場上「增高針」的價格普遍昂貴,有些需要每天注射,有些需要一周注射一次,一年下來花的錢將近幾十萬。

家長急於求成的心理,也讓增高針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作為「增高針」龍頭企業,長春高新旗下的金賽藥業2022年的營收就高達102.17億元,毛利率超90%,比肩茅臺,長春高新也因此有「東北藥茅」之稱。

目前,金賽藥業是目前國內*一家俱備生長激素粉針、水針、長效劑型全產品矩陣的公司,並擁有國內生長激素近八成的市場。

2022年,安科生物主營業務中,基因工程藥收入15.01億元,安科生物的基因工程藥主營為生長激素,板塊毛利率高達87.4%。

安科生物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公司主營產品生長激素「安蘇萌」目前在國內獲批適應證多,患者依從性高,注射用人生長激素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

在資本市場上,生長激素概念迅速「出圈」,更多藥企蠢蠢欲動,試圖從生長激素領域分羹。

2020年下半年,華潤三九與諾和諾德達成合作,雙方約定通過合約銷售模式共同推廣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2021年1月,科興製藥宣佈將建設2000萬生長激素生產線;2021年11月,製藥大企濟川藥業發佈將出資20億元與天境生物合作生產激素項目的公告……

投資機構也開始頻繁出手。

2020年,高瓴牽頭投資天境生物4.18億美元,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奧博資本、清池資本等多家生物科技投資基金同樣為本次投資者成員;2021年,維昇藥業宣佈完成1.5億美元B輪融資,由紅杉中國基金領投,奧博資本,夏爾巴投資等資本跟投……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雖然生長激素市場是一片藍海,但是隨着競爭對手的入局,賽道已經越發擁擠,對於維昇藥業而言,儘管核心產品的商業化已近在眼前,但在競爭激烈的生長激素市場,維昇藥業仍面臨不少不確定性。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獵雲網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