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19 22:56
「減肥神藥」Wegovy的大賣,為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創造了九十億美元的收入,推動市值攀升為歐洲第二,一舉成為僅次於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的第二大公司。
這家丹麥最大公司的市值,今年迄今已上漲了逾三分之一,達到約4100億美元——超過了丹麥全國約406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這一幕正深遠改變丹麥的經濟規模,甚至可能影響丹麥央行當下的加息決策!中國的減肥藥市場又將如何?
市值超過母國GDP!
央行金融政策也受其深度影響
諾和諾德的市值今年迄今已上漲了逾三分之一,達到約4100億美元——超過了丹麥全國約406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一些投行報告和經濟學家的説法,這一幕正在深遠改變丹麥的經濟規模,甚至導致丹麥央行眼下在決定加息時,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雖然這兩組數字間的對比並不完全合理,市值反映的是諾和諾德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而GDP衡量的是丹麥使用本國或本地區的生產要素,在一年內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最終服務的貨幣價值總額。
但這一對比依然表明,諾和諾德市值之龐大經超越了樂高和嘉士伯等公司,成爲了最能影響丹麥經濟命運的當地企業。
「減肥神藥」爆火對丹麥經濟的影響,在丹麥的外匯管理中體現的最為明顯:丹斯克銀行高級分析師Jens Naervig Pedersen表示,諾和諾德在美國的Ozempic和Wegovy銷售非常強勁,以至於該公司不得不異常大量地將美元兑換成克朗,從而提高了克朗兑歐元的匯率。
丹麥的貨幣丹麥克朗與歐元掛鉤。丹麥央行官員們在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時,往往會調整利率,並採取其他干預措施,以保持丹麥克朗與歐元價值間的基本穩定。
Pedersen指出,減肥藥物會影響丹麥的利率,這似乎很奇怪,但事實確實如此。由於製藥業的出口增長如此之大,這為丹麥經濟創造了大量貨幣流入。丹麥央行已經採取對策,將利率維持在低於歐洲央行的水平,以儘量削弱克朗匯率。
馬斯克「帶貨」
諾和諾德銷售收入大增
諾和諾德在過去三年里憑藉橫掃歐美的「減肥神藥」——Wegovy(司美格魯肽的減肥版本)等一系列產品贏得了市場的關注。自2020 年底以來,股價已上漲兩倍,超過了雀巢和阿斯麥等歐洲大型企業,躍居歐洲市值第二。
2022年10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回復網友時稱,他在一個月內瘋狂減重,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效果,而他的祕訣是定期斷食和Wegovy。
2021年6月,Wegovy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同年這款藥在中國內地市場獲批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但迄今為止這款藥並未獲批減重適應症(即不能作為減肥藥品使用)。
除了馬斯克,英國前首相約翰遜等名人也接受了「司美格魯肽方案」,為Wegovy做足了營銷,帶動銷量暴增,甚至同屬諾和諾德旗下的「姊妹產品」Ozempic(中文名「諾和泰」)也因熱賣而全球缺貨。
8月10日,諾和諾德上半年司美格魯肽銷售額92億美元,同比大漲88%。司美格魯肽全年銷售額預計突破200億美元,佔諾和諾德營收60%以上。其中注射降糖版Ozempic銷售額61.8億美元,同比上漲58%;口服降糖版Rybelsus銷售額12.3億美元,同比上漲97%;減重注射版Wegovy銷售額17.9億美元,同比上漲367%。
下一代藥王?
全球火爆供不應求
隨着跨國藥企今年上半年的財報季發佈已近尾聲,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統計數據顯示,默沙東的帕博麗珠單抗(K藥)以120.65億美元銷售額,拿下全球「藥王」寶座。百時美施貴寶/輝瑞的阿哌沙班(艾樂妥)以102.63億美元位居第二。昔日「藥王」艾伯維的阿達木單抗(修美樂)以75.53億美元的銷售額僅位列第三。
憑藉降糖減肥藥物需求的持續增長,諾和諾德和另外一個減肥藥巨頭公司禮來躋身全球前十藥企。而在2022年全球大藥廠(MNC)銷售TOP20榜單中,諾和諾德排名第19,禮來排名第14。
肥胖患病率的增加正在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衞生問題。特別是工業化程度高的國家超重和肥胖人數急劇增加,例如,德國現有二分之一的人超重,大約20%的人口肥胖。美國有40%的人口超重。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肥胖率已經超過了18%,這也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
如果預防和醫療保健沒有改善,世界肥胖聯盟預測,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數將由2020年26億增加至2035年40億。因而,新一代抗肥胖藥物產生了巨大的期望和市場機會,投資者希望利用這些期望和市場機會來治療一種影響大部分人類的疾病。
以Wegovy為例,減重的主要機制在於其可以通過激活GLP-1(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而增加飽腹感,並通過抑制下丘腦攝食中樞的作用而抑制食慾,從而達到降糖減重的效果。當然,該藥物也有明顯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祕等消化道反應,頭痛、疲勞、關節疼痛等非特異性症狀。所以,服用該藥一定要在醫生開的處方指導下使用且遵醫囑。
但其實,Wegovy原本是用於治療糖尿病的,但在研究過程中被發現具備極佳減肥效果。而這個意外收穫,直接引爆了全市場。
對減肥藥的誇張需求,讓諾和諾德旗下減肥藥司美格魯肽減肥版本(Wegovy)和糖尿病版本(Ozempic)均面臨缺貨,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從原先的一天一針變為一周一針退回。
缺貨甚至已經蔓延到了上一代GLP-1產品利拉魯肽(Saxenda),糖尿病患者賴以為生的藥物被減肥人士搶購一空,陷入「無藥可用」的境地。
根據FDA最新的藥品短缺清單,由於需求激增,利拉魯肽(Saxenda)到2023年底供應量都將受限。糖尿病人面臨藥品短缺的問題將日益嚴重。
摩根士丹利在7月21日發佈的最新報告中預估,減肥藥銷售額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每年770億美元。據沙利文報道,預計全球減肥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從2016年的18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115億美元,CAGR增速達14.2%。
中國減肥藥市場又將如何?
憑藉口口相傳的「減重」和「斷貨」效應,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降糖藥迅速成為市場寵兒,戳中了大眾渴望「減肥」那顆火熱的心。
減肥藥概念股科源製藥以98.19%的漲幅一舉奪魁,其中8月8日—11日連續走出4個「20CM」漲停板,累計漲幅達107.34%。同屬於醫藥生物板塊的聖諾生物和塞力醫療分別以47.41%和42.59%的漲幅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既能降糖又能減肥,在其他大適應症中有潛在療效,甚至還可以帶來心血管獲益,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類降糖/減肥藥物的爆火出圈,很快拉動了市場對肽類CDMO(醫藥合同定製研發生產)的需求與關注。
雪球用户@天道酬勤我午休 總結諾和諾德中報:在中國市場,司美格魯肽Ozempic銷售額23.6億元人民幣,Rybelsus銷售額7100萬元人民幣,利拉魯肽Victoza銷售額8.9億元人民幣,Saxenda銷售額1.07億元人民幣。GLP-1在中國銷售額合計34.3億元人民幣,增長率100%。意味着中國GLP-1市場輕松突破100億元人民幣,諾和諾德仍然佔據優勢地位。短期上多肽的原料藥,特別是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度拉糖肽/替爾泊肽的原料藥和CDMO需求爆發。中長期,GLP-1的新靶點,GLP-1的仿製藥有望爆發。
雪球用户@子貢研究院 總結: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圍繞司美格魯肽的仿製藥目前有中美華東、齊魯製藥、石藥集團等8家跟進,其中好幾個公司已經到了臨牀三期。
圍繞上一代的利拉魯肽的仿製藥目前有翰宇藥業、中美華東、聖諾生物、通化東寶等13家跟進。
截至目前,國內一共有兩款GLP-1減肥針獲批上市,包括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魯平)和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注射液。
而多肽藥物GLP-1技術難度較高,合成難度大,藥企考慮成本, 不少市場人士表示:CDMO服務機構將受益。
雪球用户@子貢研究院 分析認為:我們國家在成品藥研發方面肯定是落后老美了,原料藥和CDMO方面是有優勢的。隨着專利到期,仿製藥企為保證在藥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同時利潤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會積極尋求與專業 CMO/CDMO 服務商合作,以不斷優化藥品生產 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仿製藥企為加快仿製藥上市進度,搶佔市場份額,均會提前佈局搶佔」時間窗口」,這都將為上游中間體和原料藥定製研發和定製生產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而對於當下A股市場,減肥藥概念似乎有熄火的跡象,不少a股上市藥企收到投資者提問減肥藥業務情況,多數公司回覆表示,公司不具備相關業務或相關產品處於研發階段。
需要提出的是,減肥藥風靡全球,一方面是肥胖人羣剛需。另一方面,在明星KOL的成功帶貨下,減肥藥越來越遵循消費品的邏輯,尤其是在亞洲文化對白幼瘦執念的審美上更加體現。也讓GLP-1類藥物具有網紅效應。
不是所有的肥胖都是不健康的,一些皮下脂肪較多導致的肥胖,身體的代謝是正常的,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也可以達到理想的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