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易寶支付寧福生:產業轉移既有此消彼長的部分,也有未被滿足的新需求增長

2023-08-19 07:19

  8月1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京舉辦第三屆「智薈中歐·北京論壇」。易寶支付副總裁、中歐校友寧福生出席了以「全球產業轉移背景下的國際金融」為主題的首場圓桌論壇。

  作為行業支付尤其是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的企業代表,寧福生觀察到產業轉移的兩個趨勢。從微觀的企業支付數據層面來看,生產製造的轉移更多是華人企業到東南亞、南美和中東去建廠,原材料、技術是中國的,但生產更加本地化,支付公司發揮數據優勢,聯合銀行和大型金融機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更重要的是宏觀層面基於交易的轉移——從今年對北美、歐洲等國家的跨境交易數據來看,整體同比去年下降20%左右,而RCEP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卻明顯活躍起來。但這些國家多為小幣種,支付結算手段相對還比較傳統,需要便利化服務助力貿易更加暢通。

  因此,寧福生認為,在產業轉移中,既有市場此消彼漲中的產業鏈轉移,也有一些未被滿足的新需求的增長,需要企業快速響應和積極創新。疫情三年間,易寶支付通過數字化轉型、產品創新,大力拓展貿易新業態領域的先行先試,跨境交易額從2020年的400億發展到去年的近2000億元。在做好跨境支付高速公路的同時,易寶支付也進一步下沉交易場景,推出數字外綜服服務,打通「關、税、匯」一體化,助力外貿新業態領域數字化升級。

  當前,國家相繼出臺很多相關政策支持跨國貿易等新業態的發展。寧福生提到,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體現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開放合作等原則。寧福生表示,作為交易網絡中的重要角色,支付機構和銀行也會對新業態的支付流程、場景、風險等進行專業的閉環研究,形成可行性報告后提交監管部門,幫助企業獲得先行先試的機會,引領行業良性、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寧福生還提到,在行業實踐中會發現有一些企業對於監管存在「監管就是管制、限制」的理解誤區。貿易新業態作為新興的業態需求,本身就存在不標準、不成熟、未定性的特點。而監管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是個嚴謹的過程,監管對新業態的支持要建立在風險可控、交易真實、合法的基礎之上,所以,對新業態新模式採取有限試點、逐步放開、再完善法規等步驟,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理,這同樣也是對企業的保護。寧福生呼籲企業正確認識監管,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政策法規和對新業態的審慎支持,把握時機,讓新業態的發展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