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18 09:33
家電三大巨頭將有第二家登陸港股。近日,美的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了《關於同意公司研究論證公司境外發行證券(H股)並上市事項的議案》。此舉意味着,美的集團或將登陸港股。對於公司港股上市計劃,美的集團並沒有更多回應。
近年來,美的集團不斷B端轉型,加快海外業務佈局,公司發展進入新階段。與此同時,公司業績增長也面臨瓶頸,美的集團不斷擬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但公司股價自2021年以來未有大幅增長。此番港股上市計劃,美的集團能否獲得突破?
國泰君安認為,「美的集團當前進入海外發展的重要階段,無論是下一步對於海外品牌併購,還是海外員工激勵,H股平臺將起到更便利的作用,目前公司並沒有其他海外融資平臺上市計劃。本次發行在2023年內啟動,考慮到發行的工作量等,我們預計在2024年落地完成。」
公司股價徘徊,登陸港股能提振信心?
「基於公司深化全球戰略佈局的需要,同意公司就境外發行證券(H股)並上市事項進行研究論證。在符合境外監管機構相關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擬發行規模預計不超過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的10%。」美的集團介紹。
美的集團擬登陸港股,或與公司2021年以來股價波動下行有關。2018年10月,在美的集團50周年慶典上,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表示,美的集團未來的目標是產值和市值均將達到5000億元。當時美的集團股價不到40元。
2019年以來,美的集團股價一路走高。2020年底,美的集團業務架構由四變五,2021年開年股價一度破百元。但此后,美的集團即使動作不斷,公司股價卻波動下行。不過,這也與全球經濟大環境相關。
作為A股家電三大巨頭之一,美的集團在資本市場一直備受關注。截至8月17日收盤,美的集團市值3921.63億元,海爾智家市值2205.69億元,格力電器市值2028.43億元。美的集團的市值規模接近於格力電器與海爾智家的總和。
在美的集團之前,已有家電企業登陸港股;但港股市場對家電行業關注度並不高,家電港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也比較低迷。截至8月17日收盤,海爾智家、海信家電的港股股價低於A股股價。此外,TCL電子、創維集團、JS環球生活等股價都是個位數。
國泰君安認為,當前A+H股兩地上市的企業共有149家,美的集團長期位於A股市值排名前30,本次H股上市也是基於公司成為大市值集團型企業后,深化全球戰略佈局的需要,更為便利募集海外發展資金,符合其企業發展階段與市場地位。
「同時參考同行業家電企業海爾智家與海信家電,H股對比A股的折價率相對偏低,美的集團H股上市也將對港股市場補充優質的家電類上市公司,預計市場青睞會給予折價率較低,甚至不排除估值溢價。」國泰君安表示。
廣發證券分析師曾嬋認為,自從外資買入A股以來美的集團外資持股比例一直處於預警線之上(外資持股比例上限30%),H股上市有利於滿足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B端轉型,公司能突破業績增長瓶頸?
相較於海爾智家與海信家電,美的集團更加多元化。美的集團本次公告介紹,「公司作為一家覆蓋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和其他創新業務的全球化科技集團。」這是美的集團近兩年逐漸形成的業務格局。
2020年底以來,美的集團向B端業務佈局加速,整體業務架構從四大板塊更迭為五大業務板塊:智能家居事業羣、機電事業羣、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
為配合戰略調整,美的集團在2020年進行了多筆併購。當年3月,美的以7.43億元收購合康新能18.73%股份,該公司有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樁產業鏈業務;當年11月,美的收購了佛山菱王電梯公司,首次進入樓宇系統、智能控制的領域;當年12月,美的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納入集團機電事業羣統一管理。
進入2021年,美的集團還在不斷優化佈局,將暖通與樓宇事業部升級為「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當年11月,私有化KUKA。2022年2月,美的集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落地安徽;當年4月,美的集團收購武漢天騰動力。2023年5月,美的集團控股科陸電子。
在2022年財報中,美的集團董事會表示,「我們將堅持ToC與ToB並重突破,通過ToC領域產品力和核心技術的提升,穩定和提升盈利能力,為ToB業務的轉型提供戰略支撐;將推動美的從中國本土化企業向全球化企業的突破,加快海外業務佈局與增長,構建全球化產業鏈能力,推動品牌力持續提升。」
美的集團B端轉型,也源於公司業績增長也面臨瓶頸。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美的集團增長面臨一定的瓶頸,畢竟美的集團營業額已達3000多億元要繼續增長比較艱難,基數太大,從近年財報來看,營業額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目前中國乃至全球家電市場已非常飽和,美的集團只能不斷多元化發展。
曾嬋提到,海外收入已成為美的集團重要增長驅動。基於全球戰略佈局,公司先后收購日本東芝白電業務、意大利中央空調Clivet、伊萊克斯吸塵器品牌Eureka。若實現H股上市,將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推進海外業務拓展。此外,H股上市,有利於提升公司投融資效率和能力。
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花樣融資?
未來爭取更多融資,美的集團不僅擬登陸港股,也不斷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7月28日,美的集團發佈公告稱,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前期籌備工作。
安得智聯物流企業,為家電家居、3C數碼、泛快消等行業企業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服務。截至2021年,公司業務總規模達到118億元,外部業務佔比超五成。美的集團表示,到2025年,安得智聯外部業務佔比有望達到八成,業務總規模達到300億元。
「分拆物流業務獨立上市,不斷加快業務社會化發展,適應外部企業各種各樣的物流需求,有利於物流企業做強做大。此外,物流業務分拆上市,也能為公司發展拓展更多融資渠道,提高融資能力。」梁振鵬認為。
此外,今年4月,美的集團子公司美智光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受理。美智光電是一家專注於照明及智能前裝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當時,美的集團認為,分拆上市有利於提升美智光電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保持企業創新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其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美智光電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將有助於強化其行業地位、市場份額及盈利能力。
有家電行業研究人士楊傑(化名)表示,「美的集團擬登陸港股,以及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對經營層面沒有太多實質影響,更多是增加融資渠道和提升融資規模。」
「美的集團不斷拆分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和在港股上市沒有必然的關聯性。不過美的集團不斷拆分子公司獨立上市,增加融資渠道,可以推動子公司快速發展。」梁振鵬認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