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疆教父」李澤湘首個IPO來了

2023-08-15 11: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李澤湘持股約13.5%,按盤中最高市值計算,對應身價43.2億元。

  來源:直通IPO ID:zhitongIPO

  作者:王非

  創業24年,「大疆教父」李澤湘迎來人生第一個IPO。

  8月15日,運動控制智能製造企業固高科技登陸創業板,發行價格1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10.8倍。

  固高科技開盤暴漲525%,報75元/股,開盤市值約300億元,盤中最高報80元/股,對應市值約320億元。截至11點整,固高科技漲500.08%,報72.01元/股,市值288.05億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

  此前,作為投資人的李澤湘已然被外界所熟知。他帶隊孵化了60多個創業團隊,誕生了大疆、雲鯨智能、海柔創新、李羣自動化、逸動科技等一眾硬科技明星企業,其中約15%已成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

  以大疆為例,在《2022年 · 胡潤中國500強》榜單中,這家公司成為估值超1200億元的全球無人機龍頭。

  伴隨固高科技的成功上市,則讓外界更多地注意到李澤湘本人的創業者身份,也真正讓他成爲了教授創業的標杆案例。

  港科大教授創業24年,持股13.5%對應身價43.2億元

  出生於1961年的李澤湘,成長在湖南永州藍山縣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中學物理老師,母親在小學任教。

  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得李澤湘在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年,一舉考入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年僅18歲還是大一新生的他,幸運地獲得美國鋁業公司資助,成為中國首批公派本科生,遠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留學,並順利拿到電機工程及經濟學雙學士學位。

  此后,李澤湘選擇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繼續深造,成功獲得數學碩士、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碩士及博士學位。並在1989-1990年任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研究員,1990-1992年任紐約大學Courant研究所計算機系助理教授。

  懷着「想辦一所大學」的熱情歸國后,李澤湘於1992年受邀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出任剛成立的港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創立了專注數控研究的自動化技術中心(3126實驗室)。

  很快,學以致用的契機悄然出現。彼時,香港一家公司在佛山順德開了一家馬口鐵剪切廠,從國外進口了一臺非常昂貴的設備。但是,這台設備從購入后一直無法啟動,該公司負責人找了很多科研單位,卻一直沒有找到設備故障的原因。

  1997年,李澤湘讓實驗室學生拿着他們自主研製的控制器去到該公司,很快便幫對方解決了這一設備問題。

  恰逢深圳大力謀求製造業升級,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專項基金和深港產學研基地用來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

  天時地利俱全,李澤湘決定親自下場創業。他找來同校教授高秉強、吳宏,更是湊足了「人和」,三人於1999年共同創辦了固高科技,致力於搭建學術與產業之間的橋樑,推動產學研結合的創新發展模式,支撐高端裝備產業自主創新的良性發展體系。

  招股書顯示,固高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李澤湘、高秉強、吳宏。三人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共計30.84%的股份,並控制合計32.3%的表決權。

  其中,李澤湘通過香港固高合計間接持有公司15%的股份;高秉強通過香港固高間接持有公司8.18%的股份,並通過Brizan II間接持有公司0.15%的股份,持有公司股份合計8.33%;吳宏直接持有公司6.94%的股份,並通過深圳固瀚間接持有公司0.58%的股份,持有公司股份合計7.52%。

  來源:固高科技招股書

  IPO后,香港固高持股22.83%。以此計算,李澤湘持股比例約為13.5%,按盤中最高市值320億元計算,對應身價約為43.2億元。

  「小巨人」服務「小巨人」,年入近3.5億淨利超4000萬

  固高科技於1999年推出第一款插卡式運動控制器(GM系列),又在2000年推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閉環運動控制器(GT系列),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公司。

  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實踐,固高科技於2019年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網絡驅動器GSHD系列,同時適用gLink-II和EtherCat兩種總線協議,其高帶寬高響應高精度的優異特性和豐富的功能,成功推動中高端伺服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

  招股書顯示,固高科技自設立至今,二十余年來堅持專注於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研發,形成了運動控制、伺服驅動、多維感知、工業現場網絡、工業軟件等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構建了「裝備製造核心技術平臺」,公司的技術、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牀、3C自動化與檢測裝備、印刷包裝設備、紡織裝備等眾多高端裝備製造領域。

  來源:固高科技招股書

  截至目前,固高科技已為2000多家裝備製造商累計部署超過50萬套先進運動控制系統,協助裝備製造商開發出適應終端產業發展且具備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工業裝備。服務的客户既包括大族激光博眾精工新益昌聯贏激光、阿達智能、南通振康、廣東科傑、亞威股份慈星股份(維權)等國內高端裝備製造行業龍頭企業,也包括眾多專精特新「小巨人」裝備製造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固高科技也已通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公示年份是2023年。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固高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3億、3.38億、3.48億元,扣非后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4787.66萬、5741.33萬、4332.38萬元。公司2023年一季度經審閲的營業收入為7454.01萬元,同比增加6.28%,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90.93萬元,同比出現下滑。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預計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

  來源:固高科技招股書

  報告期內,固高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7.76%、56.23%、54.76%,公司業務體系中,核心部件類尤其是運動控制器的毛利率保持較高水平。

  2020-2022年,固高科技研發投入累計為1.96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在20%左右。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固高科技共有438名員工,其中包括203名研發與技術人員,合計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46.35%。公司擁有發明專利56項,先后主編9項國家標準、參編國家標準10項、地方標準2項。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固高科技精選產業、技術及資本合作方,參股投資了二十家產業鏈企業,如編碼器(五維創新)、人工智能(微埃智能)、工業物聯雲平臺(賽諾梵)、工業基礎部件(恆拓高、納密科技)、整機及系統集成(仨聯)、垂直行業終端應用(重慶固潤)、智慧農業(茵塞普)、功率半導體(寧波安建)、智能焊接(長沙興焊)等貫穿智能製造產業鏈各環節的科技企業。

  目前,固高科技與上述企業形成良好的技術與客户資源協同,共同為中國製造提供從底層技術、設備到直通雲端的完整方案。

  會創業的教授,更是好投資人

  不只固高科技,李澤湘還是迪希智駕的創始人。

  2017年,李澤湘想要在家鄉湖南創辦一家自動駕駛企業,並最終找來了老友馬濰共同創立了迪希智駕。成立至今,該公司已至少完成7輪融資,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

  而正是以固高科技為起點,以自身創業為例證,李澤湘也鼓勵學生們學以致用,並逐步摸索出「導師+學生」的天使投資模式。

  大疆,無疑是其中最為成功的案例。李澤湘甚至一度擔任大疆董事長,他也因此被稱為「大疆教父」。目前,李澤湘在大疆擔任董事,是大疆核心成員之一。

  創業初期,大疆因為股權問題、管理風格等原因,員工紛紛離職,最后僅剩一名出納。於是,李澤湘作為大疆創始人汪滔在港科大進修時的導師,聯合哈工大博士導師生朱曉蕊給大疆投了100萬。同時,恰逢哈工大深圳研究院第一批學生畢業,李澤湘動員很多學生加入大疆。

  截止目前,大疆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佔據超80%的市場份額,胡潤百富網顯示,大疆在全球獨角獸榜中,排名第20,估值達到1250億元。

  有了大疆做樣板,李澤湘於2014年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原工學院院長高秉強教授、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等一眾創業導師於東莞松山湖創立了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為創業團隊和公司提供技術孵化的熱土。

  2015年,李澤湘等人還成立了相關配套孵化基金——香港清水灣創業基金(后更名為XbotPark基金),繼續為創業者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該基金投資階段以種子輪、天使輪、A輪為主,專注於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相關領域,重點佈局工業4.0、交通/物流、智能家居、消費類硬件、大健康等方向。

  截至目前,松山湖機器人基地已經入駐了60多家科技公司,成活率大約80%,其中15%已成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公司。

  2016年,李澤湘還與沈南鵬聯合香港大學陳冠華,以及22位香港超級教授及科技精英,在香港創辦了「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平臺下屬的「香港X科技基金」主要投資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早期科技初創企業,重點關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微電子及芯片設計、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生物科技、醫療醫藥、先進材料及金融科技等領域。

  目前,上述基金已投出思特威和EcoFlow正浩兩家獨角獸公司。2021下半年,EcoFlow正浩已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

  可以預見的是,李澤湘手上的IPO數目,即將不斷涌出。

責任編輯:張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