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10 14:51
一年前,行業仍對創新葯一哥的歸屬仍然津津樂道;今年,隨着百濟神州拉開與一眾創新葯企的距離,懸念開始落在誰會成為Biotech二哥上。
此前信達生物幾乎是市場默認的答案,隨着商業化Biotech越來越多,競相爭艷,「二哥」的答案逐漸不明朗。無論是以雙抗見長的康方生物,還是玩明白license in的再鼎醫藥,抑或是從生物類似藥起家的復宏漢霖,他們都不否認自己的「二哥」潛力。
在風雲變幻的背景下,誰會突出重圍,奪得「二哥」之位?
第 一戰場:商業化巷戰
從市值維度來看,目前投資人顯然給到信達生物更多的青睞。截至發稿日,信達生物市值為496億港元,遠超其他三家。
投資人的答案是基於歷史與未來的綜合評估。實際上,從產品數量和產品收入規模上來説,信達生物也相對大得多。截至2023年上半年,信達生物總產品收入約為25億元(Q1約11億元,Q2約14億元),保持這一增速,今年全年產品收入有望突破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信達生物特別提到了增長的動能主要來源於,產品組合整體銷量的持續擴大,包括PD-1信迪利單抗(達伯舒)強勁的銷售表現。
行業都知道,「PD-1四小龍」無一不曾受困於內卷的市場競爭,君實生物、百濟神州曾經三年三換商業化負責人,之后百濟的替雷利珠單抗才走出獨立的增長曲線;相對順利的信達生物也在去年經歷了商業化團隊的組織架構調整。
如果信達生物的PD-1「渡劫」成功,那麼他的商業化能力將再次被驗證。值得關注的是,「二哥」的候選人中復宏漢霖、康方生物也都有PD-1,前者自主商業化,后者交由正大天晴,雖都是后來者,目前表現都有些來勢洶洶。可以預見,PD-1的戰績會對「二哥」之爭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除去共同的PD-1外,信達生物還有8款產品獲批上市,其中7款在2022年貢獻了20億級別的營收。這些品種主要涵蓋了3款生物類似藥和5款引進的品種,商業化的空間相對有所限制。
復宏漢霖和信達生物從產品的佈局上較為接近,既有生物類似藥也有創新葯,只是側重程度不一。相較於信達,復宏漢霖「生物類似藥在前、創新葯在后」,並且復宏漢霖對於生物類似藥的重視程度幾乎與創新葯並駕齊驅,這也使得其生物類似藥獲得了不錯的銷售增長,去年27億元的產品營收超過八成來自生物類似藥。穩健的策略也讓復宏漢霖實現*因產品銷售而扭虧。
對於康方生物,與前二者不同的是,PD-1不是其商業化的重點,康方的看點在於卡度尼利(PD-1/CTLA4雙抗)。僅憑藉晚期宮頸癌一個適應證,卡度尼利上市6個月便大賣5.46億元。今年上半年,康方生物在預告中透露,憑藉突出的臨牀價值,卡度尼利覆蓋的患者數量持續增加,銷售收入不斷提高。
再鼎醫藥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上半年,再鼎醫藥實現產品收入約1.32億美元(約合9.5億元),第二季度按固定匯率計算產品淨收入增長了53%。目前再鼎擁有包括尼拉帕利、腫瘤電場治療等在內的5款上市產品。其中尼拉帕利和腫瘤電場治療都有不錯的銷售增長力,尤其尼拉帕利在去年實現了國內PARP抑制劑37%市場份額,還將持續提升,德邦證券預計銷售峰值超25億人民幣。
第二戰場:拼產品力和研發力
長期來看,競爭地位的演變還得看產品力和研發力。
在2023年1月的JPM匯報中,信達生物再一次強調了預計在4-5年內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的目標。按照現在衝着50億元營收規模去,與實現這一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如何實現?
第 一支柱或許是減重藥。減肥藥到底有多「瘋狂」?由於美國「減肥藥」市場數據超出預期,連帶着參賽者都止不住上漲,信達生物發稿日也漲了12.2%。信達的瑪仕度肽,從數據上看減重效果可媲美司美格魯肽,甚至有超越禮來替爾泊肽的潛力,是目前國內臨牀進度靠前的雙靶點GLP-1。據信達生物預估,瑪仕度肽6mg劑量組可能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讀出三期完整臨牀數據,預計2024年底或2025年初上市。不過由於信達生物僅有瑪仕度肽的中國區權益,中信建投預估瑪仕度肽的銷售峰值在70億元左右。
其他支柱,比如眼部領域的IBI311很大概率成為國內*上市的IGF-1R抗體,用於治療甲狀腺眼病;目前,國內甲狀腺眼病無有效治療藥物,Tepezza價格昂貴,並且未披露在中國上市的計劃。還有自免領域的IBI-112,是一款信達生物自研的IL-23/p19生物製劑,可拓展適應症較多且為自研產品,主要適應證為銀屑病,業內估計其對收入貢獻可能在20-30億級別。
另外信達生物還有2個品種在接受CDE審評,6個新葯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牀研究,另外還有約20個新葯品種已進入臨牀研究。
再鼎醫藥的未來計劃也頗有雄心壯志。在其最近舉辦的投資者日上,再鼎提出了到2025年年底實現公司盈利的目標;同時在管線上提出,到2028年擁有超過15款商業化階段產品(目前擁有5款);擁有超過8款具有全球權利的進入臨牀階段的管線(目前擁有3款),並且每年至少提交1項新葯IND。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再鼎醫藥引進的產品不斷獲批上市,其BD的能力越來越受到認可。以此為基礎,再鼎在BD上從引進區域權益到引進全球權益,以此補充缺乏自研產品的短板。加上早些年自建的內部研發網絡,據其官網披露,再鼎目前擁有9個擁有全球權益的內部研發項目,實現了從純License in向「自研+BD」的過渡。
雙抗龍頭康方生物的長板在於研發,她選擇了持續在優勢的雙抗領域展開佈局,推進以其為基石的聯合療法研究。康方生物目前擁有30個以上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候選藥物,其中19個新葯進入臨牀研究,13項關鍵/III期臨牀試驗正在開展。
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雙抗依沃西(PD-1/VEGF雙抗)在貢獻了鉅額授權收入的同時,在臨牀上行攻城略地,不斷達成里程碑。8月6日。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牽頭開展的PD-1/VEGF雙抗依沃西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2期臨牀研究結果,已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旗下子刊eClinical Medicine全文發表。而不久前,該藥已在中國遞交新葯上市申請。
復宏漢霖的獨特亮點在於國際化。一方面復宏漢霖在積極推動產品在海外的商業化進程,藉助當地雄厚的銷售力量拓展不熟悉的海外市場,該公司與Organon、Abbott、Getz Pharma、Eurofarma等國際合作夥伴加速推進多個產品的出海進程。截至目前,漢曲優已經在歐盟、澳大利亞、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等30多個國家獲批,併成功在20多個國家上市銷售。另一方面,復宏漢霖積極推動國際多中心臨牀。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是全球*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1單抗,以15.8個月中位OS(總生存期)刷新全球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記錄,其國際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也登上了全球*醫學期刊《JAMA》。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E藥經理人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