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名叫「青初於藍」!藍城兄弟創始人馬保力再創業,已開始招聘電商主播

2023-08-09 13: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一點財訊

(圖源:「淡藍耿樂」微博)

(圖源:「淡藍耿樂」微博)

「超越之前的自己」

作者 | 高楊 

近期,藍城兄弟創始人馬保力在個人微博號「淡藍耿樂」發博稱,已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名字為北京青初於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青初於藍」)。

工商資料顯示,青初於藍成立於2023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馬保力。今年6月30日,青初於藍註冊資本發生變動,由100萬元變更為117.6472萬元。

去年8月,藍城兄弟宣佈完成私有化交割,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同月,馬保力在其微博宣佈辭任藍城兄弟董事長及CEO。

對於藍城兄弟,其從美股私有化后,已被納入赤子城的體系中。不久前,赤子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赤子城科技已協助藍城兄弟推出一系列激勵措施,藉此提升藍城兄弟的社交業務及產品商業化規模。藍城兄弟已於2022年8月至12月實現盈利。

對於創業心路歷程以及新公司業務開展等問題,《財富質點》8月8日向青初於藍招聘郵箱bluebros@163.com發去郵件,截至發稿暫未獲回覆。

01

馬保力成立新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青初於藍成立於2023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馬保力,經營範圍為:網絡技術服務、工業互聯網數據服務、互聯網銷售等,背后股東有馬保力、程加敏、張隆。根據其工商變更記錄,今年6月30日,青初於藍註冊資本由100萬元變更為117.6472萬元。

在「淡藍耿樂」微博發佈的視頻中,對於青初於藍的名字由來,馬保力稱,這個名字並不是説要超過之前的什麼樣的公司或什麼產品,勝於藍,實際上是想超過之前的自己,「初」字不是出入的「出」,而是初心的「初」,「我很想告訴我的團隊,雖然我們離開了之前的平臺和之前的公司,但是隻要我們人在,我們的初心仍然不改,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有機會給大家提供淡藍色的回憶的那一份真誠和善意的初心。」

馬保力在上述視頻中表示,自己還有一些協議在身,所以很多事情做不了,跟同事們討論后,決定在抖音的生態里嘗試一些電商的業務,所以現在也開始招一些電商主播,可以給予一些技術支持和業務輔導,包括整個供應鏈的一些孵化。

他還稱,「請大家相信,耿樂和他的朋友們不會離開大家的,我們希望有機會能夠持續的陪伴着各位。」

招聘海報顯示,青初於藍的工作地點為北京及杭州,招聘抖音電商達人,需求包括:熱愛並願意長期從事抖音電商行業,有各大電商平臺銷售經驗或線下實體店銷售經驗,能快速適應抖音電商工作節奏等,加分項包括能根據商品進行基本的文案策劃、編寫基礎小視頻拍攝腳本、會剪輯、有私域流量等。

02

藍城兄弟已盈利

2020年7月,同性社交平臺藍城兄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粉紅經濟第一股。不過上市后的藍城兄弟表現並不樂觀,營收下滑,連年虧損,股價亦一路下跌。

2022年8月,藍城兄弟宣佈完成私有化交割,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赤子城科技出資成立的基金Metaclass Management ELP參與交易。

2023年3月23日,赤子城科技公告稱,公司已與Spriver簽訂協議,同意收購

Spriver全資附屬公司及基金普通合夥人Chizicheng Strategy Investment的全部已發行股本如果交易順利完成,赤子城科技將成為藍城兄弟的實際控股公司,將合併藍城兄弟的財務報表。

今年3月,北京藍城兄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馬保力、馬長有退出,新增赤子城關聯公司北京含德厚城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赤子城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為股東。

在今年6月的公告中,赤子城科技表示,已協助藍城兄弟推出一系列旨在優化獲客效率、豐富變現場景及深耕本地化運營的激勵措施,藉此提高藍城兄弟產品的增長率、用户留存及營運效率,從而進一步擴大其全球社交業務及產品商業化規模。

赤子城科技稱,通過實施本公司為協助降本增效而制定的精細化經營策略,藍城兄弟已成功扭轉過去的虧損趨勢並於2022年8月至12月實現盈利。之后赤子城科技承擔管理角色(通過收購普通合夥人)並將藍城兄弟的業務及技術創新整合至本集團內以形成協同一致、經營一體化的框架。

對於藍城兄弟的私有化,作為最初創始人的馬保力(耿樂)也有諸多感慨。

據其所述,在藍城兄弟最多的時候團隊規模達到了800多人,每年工資過億,每年的帶寬成本、服務器的成本幾千萬,還有房租、版權費等等,有非常多的地方要花錢。而這些花費的錢主要來自融資。相應的,在融資過程中,創始人的股份也不斷被稀釋。最開始100%佔股,到最后退市的時候只有30%左右的股份了。

耿樂稱,「當市場變冷的時候,他們就來逼迫我,我要賣掉股份來還他們的錢,所以當我把股份賣掉的同時,我也就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權。那麼收購方呢,也不太願意我留在這個公司繼續為大家服務,可能覺得我離開對於他們掌控這家公司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也就被迫、無奈的離開了自己創立的這家接近10年的公司,同時也離開了自己從事了22年的事業。」

而在今年6月,耿樂還在微博稱,「最后那三個上市不簽字逼我兜底的投資人需要我還錢的金額大約是7000萬美金左右……還不起,只能賣股份……找買家的時候,我有兩個要求,第一我要拿到錢還投資人的投資款,第二我希望可以留下來繼續做淡藍,因為這是我熱愛的事啊,也是自己辛辛苦苦20年帶出來的孩子……開始是答應的,可是,被不斷極限施壓,最后我只能離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