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08 14:00
6月18日,在京東集團的二十周年慶典上,京東集團 CEO 許冉這樣表態:
「‘多、快、好、省’是京東的不懈追求,服務更多用户是京東奮鬥的方向。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重點圍繞‘省’和‘多’,通過低價進一步觸達廣泛的下沉市場增量用户。」
許冉説干就干。在這之后不久,京東整合了7FRESH、京喜拼拼、前置倉等業務成立創新零售部,該事業部與京東零售處於同等地位,直接向許冉匯報,主要佈局於同城零售、下沉市場等業務,旨在深入探索零售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與創新。
可以看出,在京東集團級別的諸多業務中,生鮮品類已經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
生鮮是本地生活市場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長期被各大互聯網巨頭反覆爭奪。以美團為例,
其2017 年開始就已在生鮮業務中投入大量資源。美團優選負責人郭萬懷曾經在內部會議上表示「對於美團優選,公司會持續投入,直至勝利。」
過去幾年,美團大舉殺向社區團購業務,定位於「更高品質的生鮮雜貨」,希望以高頻的生鮮雜貨復購帶動其他品類銷售。現在看來,雖然社區團購業務的發展不達預期,但通過對生鮮供應鏈的建設和控制,美團極有可能在實物電商領域紮下根來。
京東也選擇把同城零售業務的發力點定位於生鮮。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超市全渠道業務負責人牛英華表示:「消費者對生鮮的需求依然強勁,同城零售的短鏈模式也更適合生鮮類目。因此冰鮮急送會是我們核心發展的品類,也是京東超市想要建立的最重要類目。」
時也命也
京東對生鮮業務的追求由來已久。
早於2015年,京東豪擲46億元入股永輝超市,佔股10%,此后,雙方開始在生鮮領域方面的合作。據自媒體「朱思碼記」報道,當時劉強東的思路是:
永輝既然生鮮品類做的好,那麼以后就讓他們來幫我們做線上線下這個品類,畢竟當時還沒有京東生鮮這個頻道,基於這個合作點后兩家迅速達成了意向。
不過,協議完成時,京東也已組建了自己的生鮮團隊,並將生鮮事業部從消費品事業部獨立出來,使之成為京東第六大事業部.京東對生鮮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但同時也導致了雙方權責不明,如線上生鮮京東自己的團隊到底要不要做,這也誘發了接下來的危機。
在生鮮類目運營過程中,京東很快發現,線上銷售生鮮的損耗遠遠高於所能獲取的利潤,解決方案是要麼做門店O2O,要麼在倉庫環節外再加個冷鏈前置倉。
京東選擇以更加綜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一方面,京東與永輝開始在O2O方面合作,永輝入駐京東到家平臺,不過雙方在合作中並未深度分享採購、用户、訂單等數據;另一方面,京東自建生鮮冷鏈團隊,並在全國各地的配送站大規模配發商用冰櫃,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鋪設。
受限於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京東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型一直未能完全落地,線上以傳統物流形式賣生鮮的這條路沒能走通。
值得一提的是,近乎同期,1號店也以大貨的形式做過一陣子生鮮凍品的B2C模式,同樣因為基礎設施不到位而被迫放棄。
而門店O2O模式則迎來了更大的挑戰。相對生鮮電商對渠道的高標準來説,京東到家的倉配和物流實在難稱專業,更關鍵的是,更強的對手已經出現。
在京東與永輝的合作仍在洽談之際,彼時仍在京東的侯毅向高層提議開設線下門店,也就是盒馬的雛形方案,但由於京東此時正急於拿下生鮮類目,於是該方案被暫時擱置,之后侯毅轉投阿里。
盒馬與半小時達模式的橫空出世,威脅了京東物流長期以來全行業公認的核心競爭力。直至2018年,京東纔在北京測試性的開設兩家7FRESH門店。這段時間,盒馬迎來了長達兩年的發展黃金期。
效率比拼
在生鮮方面的發力和投入,是京東避不開的話題。
或許是受到盒馬的影響,劉強東對生鮮業務投入了更大的關注度。
在7FRESH成立時,劉強東表示:「生鮮電商的模式、運營和傳統電商業務完全不一樣,涉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必須由最高決策者親力親為,獨立運營才能成功。」
時任7FRESH負責人的王笑松則公開表示,要在5年內在全國鋪設1000家7FRESH門店。然而,在盒馬高舉高打的背景下,7FRESH是否已經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並不好説。五年之后的現在,7FRESH的全國門店數量依然只有幾十家。
此外,京東着力投入的本地生活、下沉市場方面,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戰。在社區團購爆發之際,京東大力投入於京喜拼拼,並將其匯報關係從徐雷調整為劉強東,然而不久后,京喜拼拼的發展就被按下緊急暫停鍵。時至現在,才又更名為京東拼拼,且並未進行大規模擴張。
無論是7FRESH還是京東拼拼,在生鮮方面的發力和投入,都是其避不開的話題。
更何況,目前來看,包括盒馬在內,幾乎所有依靠「燒錢」拓展業務的各種類型的生鮮電商們,都已倒閉或者面臨不小的麻煩,下一階段的關鍵,必將是效率的比拼。
而生鮮提升效率的關鍵,必然是供應鏈的優化。
背靠不差錢的阿里,盒馬的選擇就是在生鮮物流供應鏈上進行重倉佈局,打造全國物流體系骨干網絡。隨着盒馬的西北、西南、華中、華東等地的7個供應鏈中心陸續投產,其或將建成國內零售企業中規模最大的生鮮全温層物流體系。
此外,其供應鏈已下沉到源頭產地,在全國建設了近600個直採基地、180個「盒馬村」,基本做到「源頭基地-盒馬村-盒馬產地倉-盒馬銷地倉-盒馬門店」的「產供銷」一體化。
但這些統統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而更難以承擔成本的是時間。要知道,盒馬做到這一步已經花了8年,未來還要繼續投入多久,尚不得而知。未來這些年還可能出現什麼顛覆式的技術或者對手,也不得而知。
換做一般的企業,早已是累卵之危了。
拼圖契機
併購或者控股必然會成為京東認真考慮的選項。
是否收購永輝,至今還沒有定論,但這或許是解決京東生鮮難題的最佳方案。
對於京東而言,永輝的生鮮供應鏈端是其可以直接通過收購拿到的。
早在2018年的重慶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劉強東就公開表示:「有個常識性錯誤,都以為互聯網只要有流量就能賺錢,有流量就可以做電商,有流量就可以做零售,其實不是。(沒有)供應鏈不行。」
他這樣評價永輝:「沃爾瑪,家樂福在中國門店的地理位置,比永輝比很多零售都要好,但是為什麼做不過永輝,因為只有永輝打造了一個高效的生鮮供應鏈,它的供應鏈可以跟那些小攤上賣菜的比,價格比他們還便宜,而且還能賺錢。」
舉例而言,永輝同樣在全國有600多個直採基地。永輝旗下的彩食鮮已在北上廣深、閩浙贛瓊、川渝貴、冀豫皖鄂等地建立了38個大型生鮮中央工廠/倉。
永輝創始人張軒松也曾公開斷言:「互聯網公司不斷發力生鮮供應鏈,但是生鮮需要有時間來積累,我們有18年的數千名的買手來負責,很難用資本來趕超。」
雖然雙方早在2015年就有合作,但時至今日,其合作模式依然只是淺嘗輒止。時至2019年,7FRESH與永輝共赴泰國開啟海外直採,這纔開啟了雙方在供應鏈層面的首次深度合作。
對於京東而言,這種層面的合作還遠遠不夠,併購或者控股必然會成為認真考慮的選項。
對於永輝而言,雖然供應鏈的價值巨大,但傳統線下商超已在悄然沒落。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永輝的門店數量自2019年的高點1440家后就逐漸下滑,營收同樣連續三年持續下滑。同時,其也面臨着不小的資金周轉壓力,其資產負債率已超85%。
尤其是近年來包括永輝超級物種、永輝mini店、永輝倉儲店等連續多次轉型都收效甚微,引入外部的力量,甚至於創始人選擇在此時放手,確實也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寫在最后
京東在生鮮業務的佈局頗有前瞻,避開阿里傳統的服裝優勢品類,以生鮮類目切入阿里缺失的高頻消費場景,進而帶動京東傳統的3C等低頻商品銷售。
「京輝聯盟」的存在,也的確曾讓阿里倍感壓力。
可惜的是,受限於多方原因,這一戰略最終未能落實。有媒體報道,在侯毅跑通盒馬模式之后,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痛批高管不會用人。
但在新興的下沉市場和同城零售方面,京東和所有互聯網企業一樣,都有不小的增量空間,而對永輝的投資收購,或許就是京東染指介入這個領域最直接有效的動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