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07 09:24
1964 年,當意大利人費魯齊歐·蘭博基尼( Ferruccio Lamborghini )在都靈推出品牌首臺市售車輛 Lamborghini 350GT 時,他一定不會想到,讓」超跑成為超跑「的核心價值點——大馬力汽油發動機,會在半個多世紀之后,徹底淪為只能進入博物館,供人瞻仰的」歷史遺物「。
上個月,這家直到這一刻都沒有量產過任何」帶電「車型的超級跑車製造商宣佈,最后一款純燃油車、也是品牌歷史上*款 SUV 車型 Urus 已經售罄,這台售價超過 300 萬元的地表最速 SUV 將在 2029 年以純電面貌重新登場。
這不是蘭博基尼賣完的*台純燃油車,事實上,蘭博基尼去年就已經宣佈 Huracan 的所有全球配額已經告罄(包括 Tecnica 與 Sterrato),今年正式停產。新一代 Huracan 將採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性能一定會更強,代價是自吸聲浪的絕唱。
以前,擁有一臺蘭博基尼純燃油車,意味着你有錢,其他質素有沒有不好説。但現在,擁有一臺蘭博基尼純燃油車,代表着你不僅坐擁讓人羨慕的財富,更具備讓人欽佩的前瞻眼光。
畢竟誰也想不到,濃眉大眼的」超級跑車「,也」叛變「名門正派的內燃機,轉投「歪門邪道」的電動機了。
再也買不到蘭博基尼純燃油車,會讓全球各地的富豪意難平,可他們可以通過買純油私人飛機、純油大遊艇來轉移注意力。讓全球「油蒙子」心痛到徹夜難眠的,是這件事背后釋放出的明確信號:
燃油車的大限,這回真的到了。
名利雙收
衆所周知,燃油時代的超級跑車之所以稀缺到只有超級精英才能享用,主因是兩個特性:
*,*性能帶來的高度排他。這主要是通過各家超跑製造商標誌性的12缸、10缸、8缸發動機來體現。簡單總結是:缸數即正義,地位靠馬力;
第二,敢於在時代浪潮前大膽展現反骨帶來的特立獨行。因為產量小,超跑可以獨立於全球汽車工業之外,創造一片理想主義桃花源,讓燃油車在這里可以再晚點投降。
可惜的是,這兩點,隨着電機比香港記者奔跑速度還快的上位速度,變得不足為道。
先看性能。
時間撥回到七個月前,在一塊神祕的停機坪上,一場旨在決出「世界上加速最快量產車」的專業測試正在緊張進行着。
參賽選手包括:Lucid Air Sapphire、特斯拉 Model S Plaid、布加迪 Chiron Pur Sport 和杜卡迪 Panigale V4 SP2 摩托車。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有 4 有 2「的速度測試沒有沿用常規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作為評判標準,而是用四分之一英里加速成績,作為排名準則。
這正是測試的精妙之處,我們知道,大部分純電車的前段加速能力非常強悍,這是你經常看到一些純電車把 0-50 公里每小時加速時間拿出來大肆宣傳的原因。但中后段,尤其是高速到極速的加速能力,讓人想原地下車,是典型的「前段王、后段亡」標定。但超級跑車,則恰恰相反,前段加速或許拼不過純電,可發動機轉速一旦上來了,就能「神佛一鍋端」。
可惜的是,布加迪沒能成功捍衞油車最后的尊嚴。
最終,三電機、1200 馬力+ 的 Lucid Air Sapphire 以 9.1 秒的成績,戰勝了搭載 8 升 W16 發動機、1479 馬力的布加迪 Chiron Pur Sport ,奪得地表最速量產車之名。三電機的特斯拉 Model S Plaid 雖然在四分之一英里加速時間上和布加迪打平,可掐表車速慢了 2 英里每小時,只能屈居第四。
加速性能上,純電車以微弱優勢戰勝了純油車。但在」性價比「,即同等單位貨幣能買到的馬力數值上,純電車贏麻了。
根據官網,Lucid Air Sapphire 的售價是 24.9 萬美元,摺合人民幣 178 萬元;布加迪 Chiron Pur Sport 售價 320 萬歐元,摺合人民幣 2500 萬元,全球還限量 60 台。
大部分人這輩子都不太可能有 2500 萬的閒錢拿來買布加迪,但花不到 200 萬買個同等加速水準的」電能怪獸「,難度也不是太大。再不濟,還可以花 100 萬,買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當「平替」,也比蘭博基尼插混跑車、電動大牛 Revuelto 跑得快。
當純油超跑安身立命的性能鴻溝,被電能易如反掌地填平后,高度排他性失去了,特立獨行也剩不下多少了。
根據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 Gianluca Camplone 在 2021 年的預測,到 2025 年,全球銷售的超級跑車中將有 60% 實現電氣化,其中 30% 是純電動的,另外 30%是插混的。
不僅是蘭博基尼,法拉利、科尼賽克、路特斯等超級跑車品牌,也都前赴后繼地主動向「電能」示好,為燃油車的*斷氣,獻上致命一擊。
作為真·俊傑,它們是真識時務。
相比固守一身反骨造油車少掙錢,稍微加幾個電機,既能落個「保護地球」的美名,還能從天天把 ESG 掛在嘴邊的 Z 時代年輕高淨值人羣手里多撈點,何樂而不為。
退一萬步説,掌管超跑的職業經理人不差錢,可造超跑的工人,誰不想讓自己的退休金賬户,再豐盈一點呢。
錢從哪里來?當然是從「輕輕一響,黃金萬兩」的電機里來。
和你有啥關係?
大多數人讀到這里,肯定會發出疑問:
不,這心你不僅要操,還要多操,更要發動身邊處於親密關係圈里的人,一起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辛苦掙下的錢,不白花在買錯車上。
從整個汽車行業的時間線來看,純油超級跑車是最后一個,在新能源車面前嚥氣的。超跑在動力路線上的塵埃落定,代表了汽車行業」從油到電「動力路徑遷徙的最終走向。
對那些還沉湎於純油車美好舊時光,迟迟不願動身的人,這是最后一次登機廣播。
對那些直到今天,仍然對新能源車半信半疑的人,這是藥量*的一顆定心丸。
對那些早就開上新能源車的人,這是對自己前瞻眼光的有力驗證。
對所有要花自己錢買車的人來説,這是一份珍貴的避坑指南。
比亞迪説別買油車了,你不信。奧迪説我們也賣電車了,你還是不信。這回布加迪説,還是電車好,你總該信了吧。
奧迪也有新能源
看看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這份信任,就更加篤定了。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374.7 萬台,同比增長 44.1% ,市場佔有率為 28.3% ,遠遠超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 左右「這一既定目標。
在乘聯會的統計里,今年 7 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為 173 萬台,新能源零售為 62 萬台,滲透率約 35.8%。換句話説,10 箇中國人買新車,有近 4 個人會買新能源汽車。要知道,去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只有「 27.6% 。
燃油車市場規模,在新能源車的強勢進攻下不斷縮容,是既成事實。根據中汽協的數字,從 2017 年到 2022 年,中國燃油車銷量從 2810.19 萬臺下降至 1997.7 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從 77.7 萬台增長至 688.7 萬台,新能源車的替代效應非常明顯。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基金總裁方建華對*財經表示,今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會突破 900 萬台。兩年后,新能源車滲透率將超過 50 %。
電動化讓自主崛起,造成合資燃油車庫存積壓,市佔率不斷失手。最終燃油車被迫在今年初,開啟了「自我獻祭式」的價格戰。要知道,上一次中國車市開打價格戰,還是在遙遠的 2019 年。
可令人唏噓的是,燃油車越努力,嚥氣就越快。
用户體驗維度,新能源車,無論是純電、插混還是增程,在駕駛感受、乘坐質感和費用開銷上,都勝過燃油車。
政策傾斜維度,新能源車有免徵購置税和綠牌兩大優勢,燃油車要交税,在限牌城市還得搖號、拍牌。
加上價格戰對燃油車製造商盈利能力和品牌形象的雙重打擊,讓這些主打燃油車的企業陷入怪圈:油車造得越多,賺的錢就越少,給年輕消費者留下的「老古董」刻板印象就越固化,品牌就越不性感,在正面戰場上就越不禁揍,銷量就越起不來,二手車就越不值錢。
在中國汽車的三大結構性機會市場:代步車市場、中級車市場和空間型市場上,燃油車已經看不到新的機會。
代步車市場,中國品牌的經濟型新能源小車,已經干掉了曾經的*本田飛度。最明顯的標誌不是銷量,而是后者的三年保值率從 2020 年的 75.77%,下跌到今年的 63.95% 。
中級車市場,比亞迪漢已經甩開本田雅閣,步步逼近豐田凱美瑞。在剛過去的 7 月,漢以 25237 台的成績,戰勝了凱美瑞的 17613 台。
空間型市場,即中型、中大型 SUV 和 MPV 市場,比亞迪唐已經干掉豐田漢蘭達,理想 L 系列*國產寶馬 X5,騰勢 D9 更是把別克 GL8 拉下馬。
單線失守的燃油車,大家都見過。但三線皆輸的燃油車,還是史上頭一回。
所以,你是想把錢花在下山的人身上,還是上山的神身上,答案不言自明。
寫在最后
體量小,玩家少,超級跑車間的競爭,遠不如家用車那麼刺刀見紅。在」松弛感「如此強烈的市場環境下,超級跑車依然堅定地選擇和燃油車説拜拜,這種態度,本身就是對燃油車命運的蓋棺定論。
對持幣待購的家用車消費者來説,大部分都找不到自己與新能源超跑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結,但不能對行業正在進行的顛覆性變革熟視無睹,因為那樣會讓錢包遭殃。
對還在用力為已經斷氣的燃油車做人工呼吸,並期待燃油車還能迴光返照的車企來説,也只剩下用電視劇《潛伏》里的這句臺詞來寬慰自己這一條路了: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虎嗅網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