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03 19:05
高盛經濟研究周二報道稱,如今全球對人工智能(AI)的投資正在迅速增加,這最終可能更大程度反應在GDP上。預計到2025年全球範圍內的AI投資可能達到約2000億美元。
高盛經濟學家Joseph Briggs和Devesh Kodnani在一份團隊報告中寫道,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在廣泛使用后的10年里,它可能會使全球勞動生產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Briggs和Kodnani認為,若要實現向AI的大規模轉型,企業則將需要在實物、數字和人力資本方面進行大量的前期投資,以獲取和實施新技術並重塑業務流程。
推動經濟
這兩位經濟學家寫道,與AI相關的投資正從一個相對較低的起點攀升,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根據高盛的説法,目前美國被定位為AI技術的市場領導者,在AI投資上起步相對較早,此外在AI領域領先的中國也將發揮作用。
高盛估計,到2025年,AI投資在美國可能接近1000億美元,在全球可能接近2000億美元。Briggs和Kodnani寫道,「儘管增長速度極快,但鑑於AI相關投資目前在美國和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非常低,短期內對GDP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
雖然AI投資周期的時間很難預測,但商業調查表明,它可能會在本十年的后半段(2025年之后)產生投資影響,而信息、科學和技術專業服務領域的大型公司會更早地採用AI。
從長期來看,若高盛所預測的AI帶來經濟增長完全實現,那麼AI相關投資可能會在美國達到GDP的2.5-4%。
興趣已經增加
儘管AI提高生產力還需要時間,但市場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已經迅速增加,羅素3000指數中超過16%的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了這項技術,而相比之下,2016年這一比例還不到1%。
上圖中大約一半的增幅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ChatGPT發佈之后出現的。
這份報告還指出,AI投資預計將集中在四個關鍵方面:培訓和開發AI模型的公司,提供運行AI應用程序的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的公司,開發運行AI應用程序的軟件的公司,以及為這些軟件和雲基礎設施服務付費的企業最終用户。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雖然到目前為止,AI投資一直集中在模型開發上,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需要更大的硬件和軟件推動才能擴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