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8-01 20:26
有些人,註定是焦點。
比如寶能老闆,姚振華。
8年前,他一手掀起寶萬之爭,被戲謔為門口的野蠻人。這對於大多數尚未經歷過慘烈資本爭奪戰的中國人,可能有些陌生,據說這個説法源於美國1980年代的一部講述資本併購故事的電影,那段時間網絡上的電影流量,至少有一半被這部老片佔據。
但和影片結局不一樣的是,姚老闆沒有等來屬於自己的勝利,反而被攆出局。當然,那個輿論形象完美,但圈內誰都知道怎麼一回事的萬科董事長,也沒有躲過出局的命運。
高手過招,彈無虛發,勢均力敵也好,半斤八兩也罷,平手或許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結局。
畢竟,生意場上,資本圈里,誰敢説自己是好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兩人的命運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
這邊廂,王董和田小姐繼續你儂我儂,閒暇時光還玩玩抖音。那邊廂,姚老闆大起大落,地產下行,造車失敗,債務暴雷,他的資本帝國已經搖搖欲墜。
更氣人的是,到自己持股的廠里看看,都被門口的小保安攔下來,搞得姚老闆直接在保安亭開罵。
真的不能怪姚老闆,這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的行為,換你,受得了嗎?
畢竟曾經是千億大富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時候世事實在弄人,你覺得自己是駱駝,但在某些人眼里,你連馬都已經不是了。
比如被姚老闆欠錢的人。
01
圍堵
7月31號下午,網上流傳一個短視頻。
片里圍着一羣人,拉拉扯扯的,有襯衫男,有保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羣賣保險的業務員搶客。突然,一個矮胖的白杉身影掙脱人羣,快速跑動,身手還很矯健,看得我一個經常運動的人都羨慕,這明顯是練過的。
不過,看到片里那一輛車,貼上字報:還我工資。
似乎有無數冤屈和憤怒,大概也就明白了,這是一羣上門討債的。
其實,也不用猜了,因為網上早已爆料,被圍的人是寶能的姚老闆。
説什麼好呢?
虎落平陽?咎由自取?亦或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俗語有云,斷人衣食者,猶如殺人父母。現在什麼環境,不用多說了吧?你欠別人錢不還,那真的猶如殺人父母,也難怪這幫人會這麼歇斯底里。
但真正歇斯底里的,可能不是這幫人,分明是姚老闆好不好?
寶能真的無限風光過,在那個崇尚地產和資本運作的年代。點石成金,或者都未必能準確概括。最高峰的時候,寶能單單地產業務一年的銷售額,就過千億,如果算上這個資本帝國,那完全可以成為民營財團。
過人的膽色和經商頭腦,讓他在資本圈風生水起,只可惜,資本這玩意就是白駒過隙,快活是快活,但潮水退去后,真能做到片刻不沾身,那纔是牛逼。
很明顯,姚老闆沒做到這一點,否則也不會現在被一羣小弟們圍堵。
其實,也不能苛求姚老闆如何如何,因為這年頭,像他這樣的人太多了,就連恆大許老闆都沒做到,你又憑什麼要求姚老闆成為完人?
只能説,時也,勢也。
其實,近幾年,姚老闆也沒少上熱搜,時而隻身嗦粉,時而旗下公司破產,賬面只剩幾千塊。
除了本身的傳奇經歷有話題之外,寶能帝國之將傾也是釣足了大家的胃口。無他,除了少數業內人士,以及有利益相關方外,大多數的人就是吃瓜,喜歡圍着看熱鬧。
近期,姚老闆又頻繁上熱搜,最大的話題,應該是他和中炬高新的股權之爭了。
02
爭
7月20日,姚老闆被中炬高新保安攔住,不讓進廠的消息就上過熱搜。當中的狗血劇情也不用贅述了,大家很快就意識到,雙方都已經鬧到這個程度,姚老闆可能很快就被踢出中炬高新了。
果不其然,在7月24日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寶能安插在中炬高新的人員基本都出局了。何華、黃煒、曹建軍、周艷梅4位「寶能系」董事退出中炬高新董事會。大會審議增補董事的議案,梁大衡、林穎、劉戈鋭當選公司第十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這些人均有中山火炬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方面背景。
雖然寶能這邊一直説程序不合法,想用法律手段推翻決議,但是真的有用嗎?
畢竟,這場股權爭奪戰,已經持續了8年。
2015年,姚振華通過旗下前海人壽大肆買入中炬高新的股票,並多次舉牌。當年4月23日,前海人壽持有中炬高新5.02%的股份;4月30日,前海人壽持股比例達到9.10%;9月,前海人壽的持股繼續增加至20.11%,並在2016年以24.92%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
有股權就是老大,此時的中炬高新,原董事、獨董先后離職,實控人變為姚振華。
2018年9月,前海人壽與自己控制的中山潤田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中炬高新24.92%股權全部協議轉讓給中山潤田,交易金額約為57億元。從此,中山潤田佔據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原來的第一大股東火炬集團屈居第二。
彼時的寶能,雖然在萬科爭奪戰中敗了,但風光還是有的,其他的股權戰打得還算順利。
只不過,爭奪股權這種事,被你擠下來的一方肯定不服氣,報仇雪恨之心肯定是有的,差的只是一個機會而已。
好在,命運之神最后站到了火炬集團這邊。
進入2021年,國家的地產調控政策加碼,特別是「三條紅線」的出臺,令到整個地產行業的資金鍊變緊,流動性危機頻發,寶能就是其中之一。
旗下的地產實體鉅盛華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有息債務余額為822.91億元,已出現債務違約、展期情況,寶能債務危機爆發了。
樹倒猢猻散,地產業務出問題,其他商業項目當然無可避免會受到波及,包括中炬高新。姚老闆也試圖掙扎過,2021年6月,中山潤田曾計劃在12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中炬高新不低於1%股權。但一年后,時間到了,中山潤田卻始終拿不出錢,僅增持了6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8%,中山潤田因此還收到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
沒有辦法,一分錢難到英雄漢。
到2022年,中山潤田債券違約的本金累計達41.8億元,債務泰山壓頂,只能開啟賣賣賣模式,一路減持中炬高新的股份,到2023年5月份,中山潤田的持股比例已經從高峰期的近25%,下滑到不足10%,落后於火炬集團的10.88%,如果算上火炬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已經高達19.65%。
8年「抗戰」,火炬集團贏了,而姚老闆,敗了。
如今看到的被保安堵門口,自己的人馬出局,其實早有預兆,甚至在一年前都已經決定。如果説得再長遠一點,8年前去搶人家「地盤」的時候,就已經決定。
03
結語
這或許就是資本的力量,有着強烈的膨脹或者反噬作用。
過去這些年,因為得益於國家強勁的競爭增長,以及寬松的資本和管制環境,很多國人都痴迷於透過資本運作去快速積累財富,毫不客氣地説,炒房就是這種類型。
要不然呢?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薪階層,憑什麼幾年內可以收穫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千萬的收益?
靠工資?別傻了。
但是,皇冠皇冠,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這對於已經被資本周期鞭打過無數次的西方世界,甚至日韓臺港這類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對於國人還是新鮮的,或者説,這些人也是時候經受一些考驗了。
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劇烈收縮,乃至影響到生活方方面面,就是明證。在可預見的將來,相信不少人依然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以至生活和意識都出現許多的變數,許多曾經讓你羨慕無比的大佬,都會變為「庶民」。
古人早就説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過,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或許,只有真正經歷劇烈的周期起伏,才真正算得上成熟。
姚老闆、寶萬之爭、前海人壽、中炬高新......
相信很多年之后,依然是中國商業史上,會被無數人提起的案例,會成為無數商學院、經濟學課堂、財務教材里的典故。因為他真的滿足了太多人的興趣,專業人士、監管官員、投資者,乃至吃瓜羣眾,都有說不盡的話題,也有道不盡的恩怨情仇。
它完全可以寫成一部小説,一部電影,一個話劇,whatever。
或許,這也是慶幸之事,因為以后的文化作品里,不用再這麼多皇宮里的權鬥,也不再那麼多后宮佳麗爭寵,而是多一些商業的案例。
因為,看懂這些商業案例,人也可能學會一些做生意的技巧,而看多了宮鬥,只會加重自己的心機。(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