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醫療保健板塊復甦,AI如何改寫生物科技「遊戲規則」?

2023-07-27 14:31

來源:Wind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今年以來,美股醫療保健類股一直表現不佳,但一些小型股卻藉助人工智能交易熱潮「逆勢而上」。

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醫療保健板塊今年幾乎沒有變化,而該指數整體上漲了19%。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顯示,這是該行業自1993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

最近,投資者紛紛涌向科技公司、meme股等投機性投資,將醫療保健等更具防禦性的行業拋在身后。與此同時,被認為引領人工智能革命的公司,包括芯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和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都位列今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名單。

不過,隨着投資者熱情高漲,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的股價也受到提振。在這個行業,投資者更看重增長機會,而不是當前的財務業績。

自5月份以來,$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RXRX.US)$的股價幾乎上漲了兩倍。這家「技術新貴」使用人工智能模型識別新的實驗性候選藥物,該公司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它從英偉達那里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投資,並將把其模型授權給其他製藥商,以推進藥物發現工作。

其他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其技術的公司也在激增。$Schrodinger(SDGR.US)$股票今年上漲了160%,該公司銷售用於藥物開發過程的人工智能增強軟件。Schrodinger在5月份表示,預計其藥物研發部門今年的收入將達到7000萬至9000萬美元,高於一年前的4500萬美元。

診斷成像公司$RadNet(RDNT.US)$的股價今年以來上漲了75%,而在美國上市的癌症藥物開發商$Exscientia(EXAI.US)$的存託憑證則上漲43%。

儘管這些股票沒有從人工智能相關業務中獲得持續的利潤,但它們現在的估值較高,因為投資者押注銷售額將迅速增長。Recursion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56倍,而Schrodinger的市盈率為18倍。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SPX.US)$的市盈率為2.5倍。

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約為4.3萬億美元。一些行業高管和投資者認為,如果將人工智能用於更有效地發現新葯或更快地識別有風險的患者,可能會減少這筆費用,並使處於技術前沿的新公司更有價值。

主要的醫療系統和大公司,如強生公司和連鎖醫院HCA Healthcare,正在試驗這項技術,該技術可以用於回答病人的問題,或者將病人和醫生之間的對話轉化為臨牀記錄。

強生首席信息官吉姆•斯旺森(Jim Swanson)表示:「我們確實認為,這對我們的核心業務非常有影響,無論是在運營、藥物研發還是與醫生合作方面。」

大多數醫療類股在去年跑贏大盤之后,在2023年表現不佳。在該指數中佔很大比重的大型醫療保險公司一直在努力控制成本,以應對選擇性手術需求的不斷增長,而新冠病毒疫苗、治療和檢測的銷售熱潮已經減弱。

華爾街的一些人認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更多收益可能會提振該行業。Jefferies醫療保健股策略師Will Sevush表示:「短期內投資者應相當認真地對待這輪上漲。」但他補充説,醫療公司必須謹慎行事,以遵守隱私法規,這意味着該技術在整個行業的推廣將是緩慢的,人工智能推動該行業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

其他策略師對漲勢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策略師賈里德•霍爾茲(Jared Holz)表示:「我覺得,企業都明白,把人工智能作為一個角度或敍事方式,能提高投資者的興趣。」「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説,人工智能目前更像是一個概念,而不是真正的賺錢工具。」

賈斯珀資本管理公司(Jasper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賈斯汀•西蒙(Justin Simon)表示,人工智能對醫療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最大潛力在於,它有助於在醫療過程的早期發現嚴重疾病。他表示:「現實情況是,醫療保健佔美國GDP的18%-20%,如果你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就會有大量的市場機會。」

編輯/Charles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