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26 15:49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柳川 陳鋒 北京報道
「風浪越大魚越貴!」這是上半年熱播劇《狂飆》里的一句經典臺詞。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上半年的AI概念股。
2022年11月30日,美國OpenAI公司上線了最新版本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軟件——ChatGPT。隨后這一科技帶來的破壞式創新,迅速在網上掀起滔天巨浪,也為疫情和地緣政治動盪后的世界,帶來了一抹久違的亮色。短短5天,註冊用户數就超過100萬,兩個月后,月活用户已經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
其后,微軟100億美元的注資和2月2日ChatGPT付費版推出,所展現的未來商業價值,更是將這一巨浪引向了二級市場。
光通信冠絕A股
記者查閲資料發現,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模型的完美運行的三個條件:訓練數據+模型算法+算力。要實現人工智能化,需要在基礎模型上進行大規模預訓練,這需要大量算力,這就涉及到了高端芯片;而人工智能下游應用層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算力應用、技術開發、芯片均受到資金熱捧。
但尷尬的是,在大數據的傳輸上,光速的寬帶竟然跑不過快遞!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在達沃斯夏季論壇上演講時提到:「假如我要將4T的原始數據,從北京傳到無錫去,用現在最快的網絡,在網絡不出錯的情況下,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5天,就是這麼慢。我們都不用網,把這些數據刻入磁盤,順豐快遞送,第二天下午就到了。」
鄭院士簡單的舉例充分揭示了一個現實:目前的帶寬遠遠不能滿足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傳輸需求。而這也意味這一領域巨大的資本開支需求。
作為人工智能上游的光通信模塊,成為今年上半年A股最亮的星,投資邏輯被充分認可。
從個股漲幅角度來看,2023年上半年「股王」是聯特科技,118個交易日里累計漲幅高達772%。劍橋科技、中際旭創股份上半年累計漲幅則在420%-460%之間,分列2、3位。
漲幅第一的聯特科技於2022年9月在創業板掛牌上市,Wind資料顯示,公司專注於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具備了光芯片到光器件、光器件到光模塊的設計製造能力,公司依靠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為電信、數通等領域的客户提供光模塊解決方案。聯特科技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2648.27萬元,同比增長4.0%;營業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1.08%。公司大力投入研發,一季度研發費用1439.42萬元,同比增長37.93%。
劍橋科技以459.52%漲幅位居第二,公司主營業務是電信、數通和企業網絡的終端設備,以及高速光模塊產品的研發。在2022年集中研發資源支持重點項目如新一代100G單波產品系列、低功耗400GDR4/FR4產品系列,目前線性直驅光模塊主要是400G和800G,下半年將進入樣品和小批量發貨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價持續上漲過程中,劍橋科技多名股東紛紛拋出減持計劃。其中,6月7日晚間,劍橋科技公告顯示,二股東擬清倉減持。劍橋科技公告,持股2.95%的股東上海康宜橋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擬減持不超過2.95%的公司股份。
中際旭創上半年累計上漲446.49%,位列第三。作為數據中心光模塊供應商,中際旭創主要致力於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產品服務於雲計算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和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户。
中際旭創近期在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今年來自傳統雲業務的光模塊需求有所放緩,但來自AI方面的800G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到目前800G全行業需求比年初預計的需求至少實現了翻倍。預計明年800G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長,並將在公司的收入結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此外,漲幅榜前列的還有曙光數創、鴻博股份、佰維存儲、中航電測、中科信息、天孚通信、兆龍互連。而這些個股,除了中航電測外,也多多少少與人工智能相關。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Wind的ChatGPT指數年內大漲71.77%,遠超三大指數同期漲幅。其中,海天瑞聲、漢王科技和雲從科技自今年以來股價均已實現了翻倍。股價短期快速上漲,也引來了監管層的關注,多家相關公司收到監管函。
國外炒作不遑多讓
機構投資者佔比達到70%的美國股市,炒作起ChatGPT概念股來,較散户居多的A股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年初,微軟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新Bing搜索將以類似於ChatGPT的方式,回答具有大量上下文的問題,新Bing對所有人開放試用。
美國另一科技巨頭——谷歌旗下雲計算部門Google Cloud宣佈,其與OpenAI競爭對手Anthropic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係,Anthropic已選擇谷歌雲作為首選雲提供商,為其提供 AI 技術所需的算力。據媒體報道,為此,谷歌向Anthropic投資了約3億美元,獲得了該公司10%的股份。
而在二級市場上,美股上市公司中,凡是名稱中帶AI的,2023年以來均被爆炒。其中,BigBear.ai年內最高漲幅達到了驚人的840%;SoundHound AI年內最高漲幅192%;C3.ai年內漲幅為327.56%。
而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微軟年內最高漲幅51.74%,谷歌年內最高漲幅44.22%,Meta年內最高漲幅159.47%,英偉達年內最高漲幅223.98%,AMD年內最高漲幅101.26%。
一位曾在互聯網大廠做深度學習研發的投資人王強(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AI產業鏈其實最簡單的劃分就是4層,包括算力、框架、數據和應用。算力上,其實就是nvidia的芯片,目前國內最高的一家公司地平線還沒有上市;框架則都是巨頭公司做的,比如Google,Facebook,中國的曠世,百度都説有自己的框架;數據層面,就是訓練數據的獲取和標註,這方面目前最純正的就是海天瑞聲;應用端,就是利用框架和數據,根據所處行業設計具體的算法模型,這里面之前大部分公司做的各種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都屬於判別模型,生成模型方面,目前看上市公司就商湯、崑崙萬維、科大訊飛。」
公私募忙轉向,未來走勢如何?
今年4月,網紅私募大佬神農投資陳宇和東方港灣但斌曾在社交媒體對AI行情展開了激烈交鋒。陳宇認為,這次的AI行情,是繼2000年互聯網大夢后的又一次時代浪潮,時隔二十年又將催生諸多百倍股、千倍股。但斌則表示:「這一波概念炒作,一旦被套,不知猴年馬月解套!」
但隨后,但斌對AI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很快對相關股票進行了投資。但斌在回覆陳宇微博時稱:「我們堅決看好AI,我們是內外開花,我投美股AI,其他基金經理買的是A股。」
從調研信息看,但斌對A股人工智能板塊相關股票的關注度也不低。今年以來東方港灣也調研了不少人工智能概念股,包括雲從科技、格靈深瞳、湯姆貓、華工科技、科大訊飛、天孚通信等。
轉向的不光有但斌,還有公募基金東方阿爾法優勢產業基金基金經理唐雷。他在其負責的基金二季報中表示,由於對主題投資過於謹慎,他在上半年錯過了人工智能的板塊性機會。在二季度內,唐雷選擇了「追高」——將二季度十大重倉股換了9只,悉數切換到電子信息板塊,北方華創、拓荊科技、華海清科、精測電子、芯源微、長川科技、卓勝微、雅克科技、盛美上海成為該基金的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在經歷了絢爛的上半年行情后,人工智能板塊接下來的行情將如何走呢?
神農投資陳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AI是一個像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這樣的大浪潮,對它的飽和投資纔剛剛開始,具體細分板塊上,更看好半導體。」
對上半年漲幅最大的光模塊板塊后市行情,他對記者表示:「光模塊板塊在大幅上漲后行情已經有些透支,目前這個板塊的龍頭公司已經漲到千億以上規模,實際上光模塊的技術難度並不比某‘果鏈’龍頭高,但它倆市值卻已經接近了。」
泓德基金秦毅也在季報中表示,隨着GPT模型的問世,科技板塊有望成為未來較長時間內的投資主線。儘管目前許多科技標的仍處於主題熱度階段,並未在業績上得到體現,但這一輪由大模型帶來的通用人工智能的爆發,將在未來極為深刻的影響經濟和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也會帶來持續且空間巨大的投資機會。
知名私募基金經理吳悦風指出,目前,整個AI行情的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轉變,產業趨勢、基本面趨勢良好。展望未來,吳悦風透露,自己已經適度增加了對AI服務器以及行業垂類應用的倉位暴露,適度降低了大模型的倉位。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情演繹,傾向於算力和應用最兩端的配置,中間的大模型和數據的配置比例會適度降低。
責任編輯:帥可聰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