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3-07-24 21:02
編者按:谷歌年內漲超35%遜於FAANG其他科技巨頭,分析師唱多公司估值極具吸引力;市場預計谷歌Q2營收602.2億美元,有望重拾增長動能,旗下大模型Gemini或成GPT-4最強對手。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將在明日(7月25日)美國股市收盤后發佈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
據彭博分析師一致預計,谷歌Q2營收有望達到602.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達到199.6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將達到1.44美元。華爾街最樂觀的分析師預計谷歌Q2營收將達到730億美元。
業績電話會:谷歌2023年Q2業績電話會
回顧谷歌第一季度財報數據,當季收入達到697.9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74.2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17美元。由於廣告業務的復甦和人工智能的增長趨勢,彼時分析師預計谷歌Q2會有不錯的表現。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谷歌CEO也強調,大語言模型是搜索的真正機遇,尤其專注於AI領域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揭榜前夕,谷歌創始人老將謝爾蓋·布林被爆重回公司,推動全新大模型Gemini研發。投資者對這位傳奇人物的迴歸有何反應?谷歌又能否借AI業務擴張再次起飛?
廣告收入樂觀復甦,雲業務的增長可能帶來驚喜
與許多其他科技和廣告公司一樣,谷歌去年也受到了數字廣告市場放緩的影響,其廣告收入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3.6%,但在2023年第一季度企穩,表明廣告市場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谷歌的競爭對手--Meta此前給出非常有利的盈利修正,也驗證了市場對廣告業務復甦的樂觀看法。
據Marketer數據顯示,美國的數字廣告支出將從2022年的2447.8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2638.9億美元,同比增長8%,2024年將達到2935億美元。此外,隨着通脹逐漸得到控制,廣告商不再有理由削減廣告活動。這一趨勢顯然有利於谷歌。
谷歌的雲部門在最近幾個季度一直實現兩位數的收入增長,Google Cloud一季度產生了74億美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10.7%,同比增長28%。對基於雲計算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需求有可能進一步推動谷歌第二季度的雲計算增長。據Zacks數據顯示,分析師對谷歌雲收入的一致估計為77.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報告的數字增長22.9%。意識到巨大的增長潛力,谷歌也正在大力投資人工智能領域。
創始人布林迴歸,押注大模型Gemini或成GPT-4最強對手
爲了應對最近可能威脅到其市場主導地位和每年1500億美元搜索業務的事態發展,谷歌將精力集中在人工智能上,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一個全新的大語言模型,代號為Gemini。
谷歌聯合創始人、硅谷傳奇謝爾蓋·布林,也被爆迴歸與研究人員合力開發Gemini,該大模型合併了AlphaGo和類GPT-4大模型,系統解決問題和規劃的能力將大大增強,最快在數月后就會發布。
對比ChatGPT,該模型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多模態能力,不僅能夠理解和生成文本、代碼,還能夠看懂和生成圖像。相比之下,ChatGPT只是一個純文本模型,只能理解和生成文本。
今年2月,谷歌也發佈了自己的聊天機器人Bard,並在5月的谷歌開發者I/O大會上再次強調,Gemini的目標是多模態、高效集成工具、API。而當時谷歌的預告是:「雖然還在早期,但我們已經在Gemini中,看到了在之前的模型中從未見過的多模態能力,這讓人印象太深刻了。」
華爾街分析師:對比其他科技巨頭,谷歌估值極具吸引力
今年以來,因為搜索業務受到微軟Bing和ChatGPT的衝擊,谷歌搜索引擎的主導地位似乎動搖,股票表現明顯遜於FAANG的其他股票,年內漲幅為35%,相對比微軟漲幅為44%。
隨着第二季度財報的發佈,谷歌是目前最便宜的FAANG股票之一,目前谷歌的市盈率(PE)約為26倍,而蘋果為32倍,Meta為38倍,奈飛為38倍,亞馬遜超過300倍。
分析師Tradevestor認為,從估值的角度來看,考慮到未來5年每年近16%的預期盈利增長率,公司的價值顯然被低估了。谷歌在過去四個季度產生了約155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並宣佈了7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來分配自由現金流,"相信谷歌是第二季度財報發佈前最有前途的FAANG股票"。
根據TipRanks的統計,在過去三個月的31份評級報告中,有26份給出了「買入」評級,最高目標價達到172美元,較當前有43%上漲空間,平均目標價為136.59美元。
相關標的:1.5倍做多谷歌ETF $GGLL 、1.5倍做空谷歌ETF $GGLS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