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已鎖定7300公頃土地供應 財政司長:制約土供速度因素被突破!

2023-07-24 10:16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日(7月23日)發表文章稱,政府已經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

image

他表示,政府已經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超出了《香港2030+》報告預計2019至2048年間6,200公頃的土地需求,而未來十年,「熟地」供應量將達到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將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這兩個策略增長區。

制約土地供應速度因素被突破

他指出,過去香港在土地供應速度上受多項制約,其中之一是部分不合時宜或過於宂長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另一個則是建造人手短缺。而最近都取得了突破,如立法會三讀通過草案精簡城市規劃、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鐵路工程等法定程序,將會在9月1日生效,可惠及不同的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過去類似的大型項目從立項起,往往要待10數年纔能有首批熟地推出,在精簡法定程序后,有關時間可壓縮到約7年。

同時,發展局亦成立了督導小組,理順和統一審批部門所採用的標準和定義,至今已推出了多項與11個範疇相關的精簡措施,涵蓋建築物高度限制、樓面面積和地積比率限制等。

在人力供應方面,政府提出了「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輔助措施。計劃於上周一(17日)開始接受申請,配額上限1.2萬個,充分考慮了保障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同時亦避免勞動力不足而嚴重製約香港的發展。

香港樓市6月成交量下滑

本月初,香港樓市剛傳出重大消息,7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向銀行發出指引,這是金管局2009年實施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以來,首次放寬針對住宅物業的措施。此次修訂后,市民購置物業將可以較高的比例獲得按揭貸款,最高可達七成。

今年1至6月,香港住宅市場合計成交26222宗,成交金額2427.35億港元,較2022年下半年的20069宗及1695.6億港元,分別上升30.7%及43.2%。

然而,香港樓市從6月開始呈現成交下滑的趨勢,6月份買賣合約登記3613宗、成交金額336.21億港元,較5月的4003宗及367.69億港元,環比下跌9.7%及8.6%,宗數及金額同創5個月新低。此外,截至6月底,香港整體住宅樓價較2021年高位下跌了13%,但價格仍然很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