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廣泛應用於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成本降低打開車用市場,我國上游核心元器件廠商技術持續完善

2023-07-23 16:53

財聯社7月23日訊(編輯陳默)YoleIntelligence預計到2028年全球汽車激光雷達(LiDAR)市場將從2022年的3.17億美元增長到44.77億美元,此外,YoleIntelligence也觀察到,汽車激光雷達的收入重心逐漸從無人駕駛出租車轉移至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輛。

L3、L4和L5級標準的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元件

激光雷達是「機器之眼」,被廣泛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和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是一個通過發射激光並接受發射激光同時對其進行信號處理,從而獲得周邊物體距離等信息的主動測量裝置。

汽車向自動駕駛過渡,激光雷達有望彌補攝像頭在精度、穩定性、抗環境干擾和視野的侷限性,成為L3、L4和L5級標準的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元件。

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對靜態車輛或障礙物的識別會有問題,這方面激光雷達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相比攝像頭等傳感器,激光雷達探測距離可在200~300m+,分辨率更高,可顯著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

特斯拉全面邁進純視覺方案,該路線以大量數據+強大算法為基礎,是特斯拉構築的高技術壁壘,難以複製。對NOA領航輔助駕駛等L2+級自動駕駛功能,尤其是TJP交通擁堵領航、HWP高速駕駛領航、城市NOA(CityPilot)等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激光雷達市場「從0到1」,成本降低打開車用市場

隨着汽車智能化進程的推進,海內外的廠商紛紛推出通過車規驗證的激光雷達產品,激光雷達實現加速「上車」。

2022年,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幾款智能電動產品比如智己L7、蔚來ET7、蔚來ES7、蔚來ET5、理想L9、小鵬G9、阿維塔11等價格覆蓋範圍主要在30萬元以上,且都基本標配1顆以上的激光雷達。

進入23年以后,可以看出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價格帶逐漸下探至20-30萬區間,代表車型包括智己LS7、飛凡F7、小鵬G6等。

華泰證券預計2022/2023年我國乘用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分別達到16萬顆/64萬顆,至2027年有望突破1300萬顆。另一方面,隨着我國激光雷達上游核心元器件廠商技術的持續完善,以及激光雷達整機廠降本增效訴求驅動下,發射端激光芯片、接收端光子探測芯片等環節國產步伐有望迎來提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