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20 08:00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數據顯示,初步覈算,2023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可見,疫情放開的這半年,中國經濟復甦已經按下了「加速鍵」,回暖趨勢清晰可見。
家電與民生息息相關,家電消費是居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2023年已經過半,家電消費的走勢怎麼樣呢?或許,從部分家電企業發佈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可窺探一二。
席捲全國的高温讓空調出貨量大增。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空調市場產銷雙增長,生產9281萬台,同比增長14.0%;銷售9090萬台,同比增長11.9%。在此背景下,部分企業上半年業績取得了翻倍增長。
以海信家電為例,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03億元-14.91億元,同比增長110%-140%。據瞭解,截至7月初,海信空調內銷同比增長四成左右。海信家電集團總裁胡劍湧在媒體專訪中表示,隨着行業競爭加劇,海信家電將充分發揮好海信品類最全的、套系化消費的優勢,持續進行產品迭代,最重要的是以用户為中心的去抓前端的流量,這將成為后續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把海信中央空調打造成套系產品的龍頭,拉動整個集團品類份額的提升,進而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長虹美菱同比漲幅也頗高,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0億元–3.80億元,同比增長430.02% - 529.40%。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長虹美菱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全面提效,主營冰箱(櫃)、空調、洗衣機、小家電及廚衞等產業均取得了較好的業績,特別是國際冰箱(櫃)、洗衣機產業及國內空調產業。同時,大宗原材料價格同比下降也助推了業績的增長。
奧馬電器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9億元–4.20億元,同比增長104.76%-169.59%。與此同時,承壓多年的惠而浦中國將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000萬元到4500萬元。
奧維雲網大家電事業部分析師認為,白電內銷市場受宏觀和消費環境好轉以及高温天氣等因素影響,表現火熱,高開穩走。外銷方面,在海外已鋪開網絡的彩電企業今年上半年也迎來一輪訂單量的上漲。
海信視像在2022年淨利增長近五成后,2023年上半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上半年淨利潤8.34億元-8.54億元,同比增長106.75%-111.64%。在海信視像看來,業績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全球化發展能力提升,境外收入規模同比增幅較大,境內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另一方面為高端化水平持續提高,產品結構進一步升級,智慧顯示終端利潤率同比提升;此外,公司經營效率持續提高,多元化品牌矩陣運營能力提升,營銷水平升級,營銷效率同比提高。從業績成果來看,海信視像的全球化、高端化、場景化戰略成效持續顯現。
有人歡喜有人愁,康佳集團交上的成績單難言樂觀。康佳集團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0億元–2.20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73億元。對於由盈轉虧的原因,康佳表示,彩電業務受行業規模下降、供應鏈成本上升、產品銷售結構處於調整期等因素影響,毛利水平同比下降。近年來,康佳的跨界動作頻繁不斷,入局環保、半導體甚至光伏,但從業績維度來看依然收效甚微,前期投入還並未達到收穫期。
作為技術革新慢、壽命長、可替代性強的家庭娛樂產品,電視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產品普及程度較高,全球彩電市場較為成熟,處於存量競爭的狀態。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銷量企穩的情況下,以大屏化為主的技術升級成為結構升級的主要路徑,而需求的差異化使得部分細分市場仍存在增長機會。雖然從整體銷售數據來看,彩電產銷依舊低迷,但市場整體升級趨勢得到延續,大屏化、個性化、場景化佈局趨勢愈發明顯。
在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宅經濟」推動了消費者對於烹飪、清潔等小家電的需求增長,加速了小家電的品類創新。過去的2022年中,處於小家電頭部的蘇泊爾、九陽股份紛紛在廚電、清潔領域推出多款新產品,小熊電器更是推出100多款新品,平均每3天就推出一款新產品。2023年上半年,小熊電器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2.22億元–2.45億元,同比增50%-65%。小熊電器表示,公司持續進行產品研發投入,加強品牌管理和營銷體系建設。基於產品、品牌、營銷、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提升,預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30%。「空氣炸鍋第一股」、空氣炸鍋代工大廠比依股份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5億元-1.35億元,同比增加51.50%-77.85%。愛仕達虧損則持續擴大,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399萬元–6808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174萬元。
奧維雲網分析師認為,小家電消費分層明顯,消費向兩端分化,產品要麼極具性價比,要麼更加品質高端化,但是高端不僅只關注價格,更加關注產品帶來的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