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3-07-20 11:33
編者按:港股50家公司發佈業績盈喜,中國神華料半年爆賺323億淨利,美圖預期實現中期扭虧;比亞迪電子股價上揚,中報窗口期如何配置?一文看懂>>
作者:Judy
港股將迎中報窗口期!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已有105家港股公司披露了最新業績預告。其中,50家上市公司發佈盈喜(32家業績預增、18家扭虧),55家發佈業績盈警。綜合來看,原材料、能源等多數公司數據亮眼,生物醫藥、公用事業、金屬等領域業績表現也較為突出。
具體來看,已公佈最新業績預報的105家公司中,百利達集團控股和中遠海能預告淨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分別為2258.27%和1510.1%。美圖公司料中期業績實現扭虧;比亞迪電子、中國電力、華能國際電力股份等個股淨利潤變動幅度同樣居前。
從預告淨利潤下限來看,中國神華預計上半年實現超323億元淨利,中遠海控、比亞迪股份、紫金礦業料半年淨利均超百億元。股價表現上,比亞迪股份、3D MEDICINES、海信家電等業績預增個股本周股價上揚;整體盈喜股上漲比率達56%,超55%盈警個股股價下跌。
港股迎來中報窗口,盈利修復成為關鍵配置線索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大行也同時公佈了對京東、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等明星企業財報的最新前瞻及目標價。多家機構分析指,市場將進入業績驗證時期,中報持續高景氣和出現拐點的行業將成為重要的配置線索。
中泰國際表示,預期港股可實現由盈利驅動的行情,策略方面,建議先價值、后周期,繼續持有能源及電訊等防禦性行業,預計三季度后可選消費、工業、科技、金融(保險)及醫療保健等順周期的行業會有更好的彈性。
國信證券指出,儘管美國的加息尚未結束,但是鑑於經濟周期在擴張期,企業的盈利環比將逐步改善,加之外資的預期很低,港股可能已經在上漲的路上。看好港股的互聯網、中特估、高技術製造業。且目前大型互聯網公司多維度提升ROE,而通信、半導體等景氣周期已經向好,且估值不高,上游成本目前處在低位,因此盈利能力改善會較為明顯。
中金公司預計,港股下半年有望「均值迴歸」,預計恆生指數在當前水平有10-15%的上漲空間,主要動力來自7%的盈利貢獻和2-8%的估值修復。
華泰證券分析指,港股 3Q23 有望進入「補庫預期」階段,歷史數據顯示該階段賺錢效應超強,中報與景氣指向消費與TMT佔優。
業績期為何值得關注?又該如何佈局?
業績一直是判斷股票基本面因素的重要部分。如果企業業績造好,盈利能力佳,將有利它比同業看高一線。
就整個大市而言,業績期可以有兩種影響。如果市場預期某企業業績將會造好,有機會趁業績期前提早購入該股票搏升,並在臨近業績期賣出;另一種情況是企業派息理想,吸引投資者在業績公佈后入貨,並在除淨日后沽貨。
此外,業績期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收股息,此時股息率高的「收息股」便受關注。公用股如中電控股 $00002.HK 、港燈-SS $02638.HK ,銀行股如匯豐控股 $00005.HK 、恆生銀行 $00011.HK ,內銀股如中行 $03988.HK 、交行 $03328.HK 等,因為是重磅股或藍籌股,而且收入穩定,兼派息一般都有4釐或以上,所以是傳統收息的選擇。如果時機捕捉得好,便有機會股價、股息兼收。
相關閲讀:一手收息17000港元!高息股投資攻略出爐,還有這些派息貴族
盈喜股一定可以正賺嗎?如何炒盈喜?
盈喜是好事,但高追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尤其是第二天出現高開后再追,股價往往出現的是回調而不是上漲。
以新鴻基公司為例,此前公司發佈盈喜后次日股價高開超過5%,稍微上漲后卻是面臨回調,回補缺口后纔出現上漲。因此雖然理論有獲利空間,實際值搏率其實不大。更好的買點應該是回踩缺口(把盈喜的消息消化后)再買進,這樣反而具備更安全的防守邊際。
但如果是真的績優股,上述策略可能會導致無法建倉,因此也有一些投資者會觀察第二天是否能夠高開高走。所以如果盈喜的利好連一個交易日都無法持續(高開低走),那麼回踩的可能會更大。
「慢半拍」再炒盈喜,或許能找到更低的買點。相反如果利好熱情能夠在第二天延續(高開高走),再入場雖然犧牲了部分利潤,但也提升了值博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