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文讀懂!微軟暴雪收購案進展如何 還存在什麼變數?

2023-07-18 14:07

去年初,微軟宣佈將耗資690億美元收購視頻遊戲巨頭動視暴雪,欲藉此與騰訊、索尼在遊戲領域一較高下。然而,這起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遊戲行業收購案可謂一波三折。

過去一年多,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案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而上周,隨着美國法官打開綠燈,這筆交易取得重大進展。周一,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之路掃清又一障礙,英國法院暫緩英國監管機構否決案。這也意味着,這樁曠日持久的收購案已經走到尾聲。

為何需獲得這麼多國家批准?

截至目前,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案已獲得全球約40個國家的批准,其中包括27個歐盟國家,以及中國、日本、韓國等。

微軟收購動視暴雪需獲得這麼多國家批准,是因為大型合併可能對市場競爭、公司勢力範圍、產業發展和消費者權益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這類交易需要得到各國監管部門的審批,確保其符合各國的反壟斷法規和經濟政策。

儘管微軟和動視暴雪的總部均位於美國,但如果交易未在其他國家獲批,新合併的實體將面臨無法在這些國家開展業務的風險。全球主要國家批准這筆交易,對於微軟而言至關重要。

今年5月1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批准微軟收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隨后不久,這筆交易也獲得了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

打消競爭對手顧慮

除了各國監管機構的擔憂,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另一大障礙是競爭對手的阻撓,其中反對聲最大的就是索尼。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中,索尼站在FTC一方,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索尼的反對完全可以理解。動視暴雪的使命召喚系列遊戲對索尼來説是搖錢樹。前不久索尼的證詞被泄露,顯示使命召喚遊戲2021年在美國市場為索尼貢獻了8億美元營收,全球市場則達到了15億美元。索尼擔心,一旦微軟成功收購動視暴雪,搖錢樹就沒了。

而現在,微軟已經「擺平」了索尼這一障礙。上周日微軟宣佈已和索尼簽署了一則約束性協議,未來收購動視暴雪完成之后,將會繼續面向索尼PlayStation遊戲機用户提供動視暴雪旗下《使命召喚》遊戲授權。

美國獲批是否塵埃落定?

現在的問題是,在美國法官批准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案后,關注此事的人士還是會拋出一連串問題:這筆交易在美國是否已經塵埃落定?還有沒有什麼變數?FTC是否會進一步上訴?

對於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FTC一直持反對意見。FTC認為,這筆交易會損害遊戲市場的競爭,削弱創新和消費者的選擇,因此在3月向法院提出了初步禁令請求,試圖阻止微軟完成交易。

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法官傑奎琳·斯科特·科利(Jacqueline Scott Corley)宣佈駁回FTC的初步禁令請求,允許微軟在美國收購動視暴雪。

隨后FTC對聯邦法官放行這筆交易提起上訴(FTC 必須在7月14日之前提出上訴),希望能夠重新裁決其提出的針對微軟收購案的初步禁令申請。不過,FTC的上訴請求遭到駁回。

隨着FTC上訴請求被駁回,微軟在美國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可以説已經板上釘釘。雖然從理論上説,FTC仍然有權繼續上訴,但在上訴期間無法阻止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目前沒有跡象顯示FTC將進一步提起上訴,審判結果也很難被改變,FTC的阻撓似乎已被搬開。

英國監管態度軟化

在全球主要的國家中,英國成為目前僅剩的一隻「攔路虎」。不過,在美國法院放行后,英國監管的態度近日也有所軟化,局面正在出現轉機。

今年4月,針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這一交易,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拒絕批准。而微軟對CMA的決定提起了上訴。CMA上周表示,同意暫停上訴程序,並考慮微軟提出的解決其競爭擔憂的新提議。

周一,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案再迎新進展,英國反壟斷上訴法院為兩家公司找出針對英國否決的替代方案鋪平了道路。

競爭上訴法庭在周一於倫敦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繼上周就補救措施展開新的談判之后,由微軟提起、質疑英國監管機構擬議禁令的案件可「有條件」暫緩。

據知情人士周一透露,微軟與動視暴雪的收購合同將於周二到期,目前雙方正就延長該合同進行談判,以便可以克服余下的監管障礙從而達成交易。合同延期將使兩家公司有更多時間在英國找到解決監管障礙的方案。

微軟和動視暴雪正在與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就可能的補救措施進行談判,希望以此緩解該機構對該收購交易的反壟斷擔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