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欠下110億鉅債!中國最「硬漢」航空公司,為何沒有活路?

2023-07-17 11:25

山東盛產「硬漢」,而山航是航空公司的里的「硬漢」。

但最近,現實給了這個硬漢一頓毒打:

因為持續虧損,山航成爲了*家被強制退市的航空公司。

去年年底,山東航空淨資產已經超過了負78億,2020年-2022年,山東航空共虧損111億。

但最讓人奇怪的是,山航的口碑一直非常抗打。

因為又快又準,山東(SD)航空被網友稱之為「閃電(SD)航空」,眼看着還不過癮,山航的縮寫SDA又被網友調侃成:shua-duang-arrival。

因為即使翻遍了字典,你會發現形容山航的飛行風格還是擬聲詞最合適:

山東人的驕傲,為何偏偏就沒有活路了?

01 準點率*,卻虧到買不起飛機

只有坐過山航的人,才知道中國交通工具的極限在哪里。

曾經新聞曝光過一個利用飛機延誤險發家致富的「高手」——先購買延誤險,然后瘋狂買機票,如果延誤就申請理賠,沒有延誤就退票。

結果,這個奇女子5年獲賠900余次,總共薅走300萬羊毛。

但這招如果碰上山航,就完全不管用了。

山航的月準點率可以達到95%,年平均準點率為91%,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位列全國主要航司*名。

前些年沒人關注的時候可以提前1小時落地,這兩年收斂了不少,一般只提前半小時。

山航的到達時間,特指機長下班到家的時間。

在90年代的時候,地方政府成立航空公司熱情高漲,一批地方航空公司應運而生。

山東航空上市時,山航集團持股42%,為*大股東;中國國航持股22.8%,為第二大股東。

這時候,山航與川航、廈航、深航並列為我國四大地方航空公司,是這里面*一個北方硬漢。

那時的山航,賺錢能力讓同行眼紅。

山航剛剛成立兩年,就趕上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加上民航放開票價,當時民航業遭遇歷史上最為嚴重的虧損。

可是山航卻逆流而上,在中國民航發展史上一戰成名。

1997年,山航營收為3.6億,到了1999年已增至7.4億,兩年翻了一番還不止。

在這三年里,山航營收年均增長67%,創造行業*,沒少給山東機場長臉。

不僅賺錢,山航的硬件也很「生猛」。

想要成為民航飛行員主要有三種渠道:一是由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培養;二是各航空公司自行招;三還可以從其他航空公司或部隊飛行員中招聘。

山東航空人力部門負責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講到山東航空招收飛行員的途徑時表示:

山航在90年代成立,最早期的飛行員確實是從軍隊上調來的,主要是海軍航空兵、陸航團和空軍飛行員三種。

而且這兩年官方發佈的飛行員退休新聞也能看出,山航機長在開民用飛機前,確實很多都在軍隊開過戰鬥機的。

比如山航*位女飛行員王惠,就是從部隊專業到山航,在採訪時還説在開波音737不太習慣,過去開的是初教6、伊爾—14、安—26等蘇式飛機。

從部隊轉業的飛行員,也把最硬核的技術帶給了山航。

在國內,山航是最早使用HUD技術的民航公司。

而這個HUD(Head Up Display),也叫平視顯示器技術,最早就是應用在軍事戰鬥機上,輔助飛行員瞄準目標,幫助飛行員更好地完成任務。

有了它,在起飛期間飛行員不需要低頭觀察傳統座艙儀表,HUD 就可以向飛行員提供完成起飛操作所需的全部信息。

這樣,飛行員可以實時查看惡劣天氣下的飛行狀況,在霧中也能實現起飛。

2017年,山航就已經實現HUD設備「全覆蓋」,比國內民航企業快了四年達成全覆蓋目標。

這時的山航可以説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技術還有技術。

02 一夜爆火的兩大「洗腦符號」 

做過山東航空的乘客會發現,山東航空的客艙四周印的是論語。

但《論語》里最火的那句「欲速則不達」,顯然我們浩克山航沒有聽進去。

靠着自家優秀的飛行員和技術,山航除了擁有了令同行羨慕的準點率,這個「硬漢」還「硬」在兩點:

一是膽子真的大。

衆所周知,影響航班起降和正常率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天氣。

在影響航班正常率的因素中,天氣因素佔比56%,尤其在冬春季,以霧、霾為代表的低能見度天氣佔較大比例。

而當別的航空公司都因天氣原因無法起飛時,你會發現,山航毅然起飛,成為風雨中逆行的勇者。

大有一股「哪怕雷暴大雪,只要機場不關門,我就還能飛」的氣勢。

就連別的地方的機場通知航班受暴雨天氣影響時,都會特意提醒本機場沒有山東航空。

比如2020年12月,烏魯木齊的一個機場突發凍霧天氣,跑道視程短時間從2000米驟降到150米。

就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山航旗下的七架飛機卻做到了準點起飛,成爲了機場最早出港的飛機。

「浩克山航」名不虛傳。

如果要送山航錦旗的話,那必須得有這幾個稱號:雷雨天逆行者,風雪天對抗者,低能見度挑戰者...最后一定會寫上「感謝山航,救我狗命」。

二是架勢真的猛。

山東航空,旱地拔葱。

論彪悍程度,山航也學到了俄航的精髓,乘客上機之后,驚呼「推背感真強」、「俯衝式體驗」。

別家飛機都是先盤旋幾圈再優雅上天,山航不整那一套:給它3秒鍾,它可以直插雲霄。

許多網友建議大家乘坐山航出行時,儘量選擇在機艙靠前或者靠后的位置。理由是空姐放飯都是從兩端先行,坐在中間的話,可能等不到飯就開始下降了。

在技術和人員的加持下,山航的飛行方式雖然令乘客「心驚膽戰」,但卻保持了27年的安全飛行記錄。

03 網紅「山航」不賺錢的死穴,鍋該誰背?

作為一個準點率極高,性價比極高的航空公司,山航也不是沒有差評。

山航*的吐槽就來自於飛機餐。

同樣是四大航空里的川航,飛機餐從臊子面到烤魚、還有甜品和老乾媽,飛行中時不時投喂烤土豆、缽缽雞各種零食,讓人從上飛機吃到下飛機。

山航的飛機餐,就寒酸多了,經常是兩個大饅頭配咸菜。

除了饅頭和咸菜之外,山航的飛機餐還有捲餅、咸鴨蛋、疙瘩絲……同樣做到了開蓋有驚喜。

明面上讓乘客體驗到了原生態的山東夥食特色,其實更是爲了省下開銷。

因為在四大地方性航司中,山東航空的航班量已經是墊底。

2022年,山東航空的到港航班量達8.94萬架次,同比下降44.45%,在大陸客運航司中排名第九。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2010年-2019年的十年間,山航的機隊規模和營收雖然在增長,準點率也從未失手,但卻越來越賺不到錢。

2010年的時候,山航的營收為73億元,淨利潤為6.3億元。到了2019年,營收增至190億元,淨利潤僅有3.6億元。

2021年6月,山航向國開行山東分行申請不超過26億元的航空公司應急貸款。這筆應急貸款期限僅為1年,對山航來説可謂是杯水車薪,挽救不了日益虧損的現狀。

去年,山東航空營收77.19億元,反而還虧損了69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124.93%。

上市后有了資金支持,又有口碑,山航為什麼死活不賺錢?

一是山航曾經發生過一次戰略性失誤。

上市后,山航曾經做過另一件大膽的事兒:大舉購買支線飛機。

山航以1.2億美元買了5架50座的龐巴迪CRJ200飛機,而山航當年募集資金僅2.2億元。

這時候,市場的競爭對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引進A320、B737此類飛機,而山航用2400萬美元一架的CRJ200飛機對抗,*不聰明。

不出所料,山航在對市場判斷上發生了一次戰略決策失誤。2002年,山航虧損了4558萬元,創造了當時成立以來*的虧損記錄。

痛定思痛,山航決定立即掉頭,換大飛機,實現主力機隊單一化。

結果就出現了一個極其賠本的買賣,5架CRJ 200 飛機剛於2001年引進,第二年就賣掉,里外里虧了個底朝天。

山航陷入虧損,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高鐵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

2018年,也發生了一個重大突破:京滬高鐵迎來「復興號」。

完全純國產的標準動車組,實現了完全自主化,核心技術和產品100%國產化,更實現了四通八達。

有業內專家點評,「由於山東地理位置特點,在京滬高鐵開通后,北京到濟南、青島等旅遊城市間的最短時間可以控制在1.5小時和3小時,讓山航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

如今中國高鐵,已經是世界*,對很多人來説,飛機未必是遠途*的選擇。

結 語:

2022年,中國客運航空公司盈利幾乎全軍覆沒。

東航虧損373億,南航虧損326億,春秋虧損30億,吉祥虧損41億...誰也沒有好消息。

但民航局及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國內航線民航客運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95%。

山航也並不是從此消失,中國國航將全面收購山東航空,輸血拯救山航。

強制退市是無奈、是教訓,更是提醒:技術硬,賺錢能力也要硬。

能在大霧大雪起飛的「山東硬漢」,也能逆風翻盤。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金錯刀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