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14 22:01
7月13日,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亞洲頂尖的電子行業展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高温沒能阻擋參展商、觀眾們參展觀展的熱情,不少上市公司則攜帶自家的「尖貨」亮相。
在展會上,光模塊、新能源汽車、VR/AR頭顯設備等二級市場熱門行業,都有行業「尖子生」們前來參展。那麼,在近兩年製造業整體承壓、競爭愈發激烈的大環境下,這些企業是如何實現領跑的呢?
激光行業:拓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各行業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場景拓展,成為一大熱點。
抓住新能源汽車行業這一「增量」,是華工科技(000988.SZ)旗下華工激光的戰略。在華工激光的展臺上,銷售部門負責人向銀柿財經表示,最近華工激光在不停地推出適用於新能源汽車場景的設備以及一體化解決方案,以拓展更多的業務。
「隨着新能源汽車對於輕量化的追求越來越高,現在的激光焊接逐步取代氬弧焊,精度更高,並且可以24小時不停歇工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尤其是在一體化車身的結構件方面,在焊接加固件的時候,激光焊接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另外,在5月份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華工科技高管曾表示,華工激光智能製造業務在面對製造業整體承壓的情況下,持續發力,仍保持較好的增長,特別是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一季度營收增長17%。如果只是單純做切割機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現在公司圍繞客户痛點,提供智能製造產品、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智慧工廠,所以市場需求較大,增速比較快。
AR頭顯:B端地位優於C端
與新能源汽車的欣欣向榮不同,在AI橫空出世后,元宇宙似乎成了「過去式」,與元宇宙緊密相關的VR、AR也逐漸沉寂。
雖然身為進入元宇宙大門的第一把鑰匙,但落地場景和商業故事的缺失,使得VR頭顯市場陷入困境。市場低迷,出貨量表現欠佳成了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IDC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AR和V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降54.4%,其中VR頭顯佔比為96.2%。
各家大廠此時也作出了不同的抉擇。谷歌在經歷了多次的暫停、重啟之后,最終選擇放棄AR項目。國內企業中,有字節跳動「buff」加成的Pico,市場份額從去年的4.4%增長到今年的6.1%,但也被爆出人員優化比例達到20%以上。而Rokid嘗試在C端擴充場景受阻后,開始轉向B端的工業製造場景。
以上的種種現象,都在預示着各大公司對頭顯市場未來發展的舉棋不定,同時也是在和自身的成本與效率進行博弈。
上海首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鏡科技)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AR技術的研究,團隊核心成員均擁有10年以上AR技術研發和項目落地經驗,致力於為客户提供AR整體解決方案。
首鏡科技市場負責人李德虎向銀柿財經透露,其實目前B端的機會比C端更多,這也是公司從創立之初就決定的,並將持續專注於B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較於C端,B端客户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他們更注重於創新應用能否落地。」李德虎指出,「目前公司主要供給的B端領域有工業檢測、安防、國防軍工等領域。」
雖然表示不便透露B端客户的毛利水平,但從李德虎「高於其他電子產品平均毛利率」的評價中不難看出,對B端生意是滿意的。
不過李德虎也表示,標準產品的使用場景並不多,面對不同的客户,公司需要按要求對產品進行定製化。「如某些行業客户,要求零部件和系統的國產化率必須達到100%;公安系統客户則需要適配自有的通信系統。普通B端客户的定製化程度相對而言就沒那麼高了」。
CPO:高速率光模塊是趨勢
隨着算力需求的爆發性增長,作為信號傳輸的轉換器,市場對於光模塊的傳輸速率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了諸如中際旭創(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等光模塊龍頭。
在立訊技術的展臺,工作人員正在演示800G光模塊的傳輸速率。立訊技術高級工程師王珂介紹道:「通俗地講,800G光模塊是由8片100G濾波片並聯而成,相較於低傳輸速率光模塊,高傳輸速率光模塊的難點在於如何解決信號的相干以及散熱問題。」
王珂坦言,雖然目前公司800G光模塊出貨量並不高,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高傳輸速率的光模塊是行業未來的趨勢。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指出,並非光模塊能取代傳統的信號傳遞介質,在短距離傳輸場景,有源銅纜的競爭優勢更大。
據悉,DAC無源銅纜傳輸距離短,AOC有源光纜的功耗和成本較高,而有源銅纜應用距離遠、魯棒性好、成本更低、功耗更低,更契合大型數據中心解決傳輸介質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