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14 18: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
在這個早已走過「黃金白銀時代」、處於緩慢恢復期中的房地產行業,守業比創業註定更加艱難。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
這是李嘉誠長孫女李思德加入家族企業5年后,第一次公開亮相併發聲。
「很高興已取得逾64% Civitas Social Housing已發行股本。由於反應理想,集團決定將是次交易的表決權水平由75%下調至逾50%。本次收購要約將持續一段時間。同時,我們將籌備進行財務結算的行政程序。」6月底,李思德就48億港元收購英國項目迴應道。
李思德現任長實集團業務發展部經理,她加入長實集團的首戰就是在英國投資48億港元。在李嘉誠的7個孫子孫女中,只有李思德一人加入家族公司。業內猜測,她很可能是李氏家族商業帝國的第三代接班人。
在內地,碧桂園集團的二代接班人楊惠妍已正式接班。3月,碧桂園發佈公告稱,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楊國強因年齡原因提出辭任,由其女兒、聯席主席楊惠妍接任。41歲的楊惠妍已經被重點培養了18年。
2年前,美好置業創始人劉道明將公司重擔交給了28歲小女兒劉南希。3年前,合生創展創始人朱孟依將董事會主席職務交給23歲女兒朱桔榕。
隨着「創一代」大佬們退休,「繼承者們」登場成為常態。「選賢舉能」是不少「房一代」選擇接班人的主要考量,這當中女性接班人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他們大多畢業於海外名校,主要修讀金融、管理等學科,比多出身於「草莽一代」的父輩更富有學識。但在這個早已走過「黃金白銀時代」、處於緩慢恢復期中的房地產行業,守業比創業註定更加艱難。
━━━━
鋪路幾十載
在世界範圍內,家族企業是極為常見的企業形態。據哈佛大學調查,全球大約2/3 的企業是家族企業。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總數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成以上,其中85%是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有兩種,一種是家族內傳承,這是主流做法;另一種是走現代企業制度化道路,從家族外部引進很多職業經理人。
比如龍湖集團創始人吳亞軍,選擇「去家族化」,將公司權杖交給「80后仕官生」陳序平,與家族企業二代接班人相比,他是個完完全全與創始人家族無關的「外人」。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也引入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
在家族內部遴選接班人,同樣需要經歷一番培養和歷練,須有理性、周詳的交棒設計。
亞洲首富李嘉誠的「育兒經」一直為地產商們競相仿效。李家的兩位子輩都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接受了教育。長子李澤鉅,從進入李氏家族公司到真正接班,前后經歷了30多年時間;次子李澤楷則在和記黃埔展開自己的見習期,隨后在自己管理的電訊盈科中擴展疆域,多次證明其具備成功管理企業的能力。
在經過「家族二代」平穩過渡后,第三代人已開始進入公司工作,接受鍛鍊。據媒體報道,李思德是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的第一個孩子,從小在李嘉誠身邊長大,性格作風和李嘉誠如出一轍。
她曾就讀於大名鼎鼎的私立名校香港漢基國際學校,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會多國語言,還擅長劍術。中學畢業后,進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讀法律系,直至2017年畢業。畢業后僅3個月,李嘉誠就帶着她參加發佈會,正式向媒體介紹這位長孫女,並將名下700億港元資產交給了她。
正式露面后,2018年5月,李思德繼承了慈山寺董事一職。慈山寺不僅僅是一個寺廟,李嘉誠前期為修建這個地方投入15億港元花了10年時間。建成后,慈山寺一直由李嘉誠直接管理。
2018年12月底,李思德進一步出任兆豐地產董事職務,參與家族賴以起家的房地產生意。據悉,兆豐地產是李嘉誠的私人生意,從2000年開始,一直都是李嘉誠和李澤鉅、李澤楷父子以及另一位元老出任董事。
2020年,李思德出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該基金會常被李嘉誠稱作「他的第三個兒子」,可見重視。之后,李思德陸續參與家族其他生意,包括擔任用於投資加拿大鈾礦的離岸公司董事、ExpressMotor董事等。現在,她成為第三代中第一個加入長和系的孫輩。
楊惠妍的接班則並無懸念。據媒體報道,楊惠妍從小就被楊國強作為接班人培養,十幾歲時就常被楊國強帶在身邊進出公司並旁聽各種會議。會后,父親還會向她講述,會議中説何種話有什麼意義,甚至如何批評下屬。
2001年,楊惠妍以優異成績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市場與物流專業錄取。2005年,學成歸來后進入碧桂園工作,先后在投資策劃中心、採購部、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數字化管理中心等部門擔任主要管理職務,這些部門都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門。
2007年,楊惠妍獲得父親楊國強贈送的碧桂園70%股份,共計95.2億股,當天即成為身家692.1億港元的中國內地新任女首富。「將股權轉讓給楊惠妍,是希望訓練她成為碧桂園繼承人。」楊國強説。
2011年,楊惠妍已經掌管了碧桂園的採購業務,主要跟着父親學習集團發展策略的制定。2012年3月,她升任碧桂園副主席,正式進入核心管理層。楊國強非常重視對楊惠妍在財務知識上的培養,曾在2015年與財務一把手溝通過,「希望可以把楊惠妍帶出來」。
「近些年來集團的重要會議和決策,楊惠妍都會參加。」一位知情人士稱,在一次高管會上,楊國強用「表現優異」來評價楊惠妍。辭任后,楊國強退而不休,以特別顧問形式繼續參與公司經營。
━━━━
守業與挑戰
還有部分「房二代」是臨危受命接班。
4月16日,創業30余年的祥生控股集團董事長陳國祥因病離世。對於尚未走出流動性困境的祥生控股而言,陳國祥的去世對於企業經營穩定、債務重組和化解困境的努力而言都是巨大損失。這個重擔不得不落在陳國祥的兒子、祥生控股行政總裁陳弘倪身上。
對於大多數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房企而言,當前都並非一個好的接班時間節點。
此外,合生創展董事會主席朱桔榕、鴻榮源地產總裁賴俊霖、綠景中國董事會主席黃敬舒,宏發集團總裁賴岳寬、祥祺集團總裁陳曉霞、僑鑫集團總裁周子濤、星河灣總裁黃建慧、佳兆業總裁郭曉羣,龍光集團總裁紀凱婷、寶龍地產總裁許芳華、皇庭集團總裁鄭康豪、大中華地產總裁黃文稀、世茂集團總裁許世壇等,他們都已從父輩手中接過了公司執掌權。
不同於父輩在房地產行業剛起步時的「摸爬滾打」,從小就開始接受精英教育的「地產二代」甚至「三代」們,他們大多都有海歸背景,早早進入家族企業磨鍊並接班。但對於他們而言,當前所處的市場和行業外部條件已然改變,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強。
「現在最大問題是接班人怎麼讓企業存活下來,實現向新模式轉型。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掌舵人對企業有精細化經營、對行業進行全鏈條掌握,如果真要接班,就必須對行業深入瞭解,這對任何接班人來説都是個很難的考驗。」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二代剛剛接手時,只能接受有限的模塊,不能介入全局。由於二代上位,高管層動盪之后,二代上位后多數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一位經歷過一二代交接的企業人士稱。
接班后成為新一代地產人的他們,選擇的路線也不盡相同。
在地產界,合生創展多年來給外界的印象是保守,而朱桔榕則行事果斷、大膽。她就任前一年,合生創展提出業績目標:2020年達到800億元,每年保持30%~50%增長率,其2020年正式接棒以來,合生創展在舊改市場大手筆拿下多個百億元地塊,大有逆勢擴張之意。2019年合生創展銷售額達212.58億元,2022年銷售額達325.79億元,這期間行業經歷了疫情衝擊、收縮下行等變動。
據悉,楊惠妍是碧桂園多元化轉型的主要推動者,並深度參與新業務資本化,比如農業、機器人等。就職碧桂園期間,她最突出的成就是主導了公司教育和物業板塊分拆上市。
「很多人覺得碧桂園是家族企業,但我沒覺得。」楊惠妍説,「我25歲回來,父親找我深談了一次。我們第一次談的方向就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賴社會各界優秀人才,而不是家族里可能100年都出不了一個的優秀人才。」所以,楊惠妍把自己定位為職業經理人,有權利選擇留在公司或者離開。
「地產二代時代」,這個行業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