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3 IKCEST國際大數據競賽啟動:AI原來還能這麼用!

2023-07-14 16:56

在全球化時代,社交媒體成了滋生虛假信息的最佳「温牀」,一段文字、一張圖,就可以編造出一段聳人聽聞的謠言。謠言猖獗令管理者和網民頭疼不已,而人工智能或許是解決問題的一把利器。

7月14日,2023 IKCEST第五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暨第九屆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以下簡稱「國際大數據競賽」)啟動報名。競賽聚焦當前社交網絡虛假信息氾濫的現狀,以「社交網絡中多模態虛假媒體內容覈查」為題,鼓勵全球選手建立多模態模型,為社交網絡實現「AI闢謠」。

連續9年辦賽,人才從實踐中來到行業中去

一項人工智能競賽為何會「硬剛」網絡謠言?事實上,國際大數據競賽一直與現實問題息息相關。

國際大數據競賽由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CKCEST)、百度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舉辦。大賽在2015年創辦時,就定下「賽題基於產業真實需求」「為社會培養人工智能、大數據人才」的基調,鼓勵全球開發者,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手段解決產業實踐中的問題。例如,2020年大賽聚焦「高致病性傳染病的傳播趨勢預測」,2021年大賽圍繞智能駕駛,2022年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語言之間的智能互譯。

▲國際大數據競賽旨在培養人工智能、大數據人才/圖源 百度 ▲國際大數據競賽旨在培養人工智能、大數據人才/圖源 百度

作為百度「5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部分,國際大數據競賽舉辦9年,覆蓋五大洲21個國家,近600所高校,累計16000多支隊伍參賽,為行業培養大批人才。

在本屆競賽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國際合作局局長、IKCEST常務副主任田琦指出,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智能化技術,讓信息生成、傳遞和處理都有了新的範式和機遇,對人才的實踐和知識迭代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選手們探索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多模態、信息處理技術的迭代升級,促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於‘一帶一路’的實施。」

▲中國工程院國際合作局局長、IKCEST常務副主任田琦致辭/圖源 百度 ▲中國工程院國際合作局局長、IKCEST常務副主任田琦致辭/圖源 百度

眼見未必為實,全球開發者「硬剛」多模態網絡謠言

謠言猛於虎。據統計,新浪微博在2022年處理的虛假信息超過8萬條。今年以來,已有「中國電科員工不滿強制加班‘怒懟’領導」等虛假信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謠言層出不窮,單靠人力排查效率不高。

目前,AI已在虛假信息的識別上得到應用,主要涉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純文本型的謠言有一定效果。然而社交網絡的謠言已呈現多模態趨勢:除了文字,還有配圖,甚至配上視頻,導致眼見也未必為實。

今年國際大數據競賽賽題「社交網絡中多模態虛假媒體內容覈查」,正是針對這一現狀,鼓勵選手採用多模態的技術手段,融合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建立模型,以應對圖文形式的謠言。

針對本次大賽,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洪軍教授認為,「網絡謠言不僅要‘人人喊打’,還要打‘七寸’。這次比賽是一次技術的創新實踐,相信通過選手們齊心協力,‘造謠一張嘴,闢謠用AI’的那天不會遠。」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洪軍教授致辭/圖源 百度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洪軍教授致辭/圖源 百度

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則表示,「在過去半年里,大語言模型所展現出來的智能涌現能力,讓機器具備跨越了文本和圖像等多種模態的複雜場景的理解與生成能力,今年大賽聚焦社交媒體網絡中的多模態信息,更具現實意義。」值得一提的是,爲了培養新一代的大模型人才,競賽鼓勵選手藉助百度文心大模型的能力,提升建模效率。

▲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致辭/圖源 百度 ▲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致辭/圖源 百度

數據、平臺、獎勵安排到位,靜待選手報名上分

根據賽題任務,選手將基於官方指定數據集,通過建模同一事實跨模態數據之間的關係,實現對任一模態信息能夠進行虛假和真實性的檢測。

國際大數據競賽將提供從公開平臺上獲取的數據集,涉及文娛、經濟、健康、時事、國際等多個領域,同時公開中英文驗證集供選手優化模型。大賽採用分類任務主流的評價指標F1對預測結果進行自動評價。今年,百度將繼續提供開放數據集、高性能算力,以及基於百度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的基準模型,選手們可在飛槳AI Studio獲得相應的數據資源和算力資源,並進行成果的自動評測。

2023年IKCEST「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於7月10日起接受報名,初賽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15日,決賽獎金池共20萬元人民幣。競賽詳情請搜索「IKCEST國際大數據競賽」瞭解。

上游新聞 楊昕華

編輯:吳嘉雯

責編:劉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