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手里的AI,只爲了講故事?

2023-07-14 14:18

北京時間7月13日凌晨,馬斯克在自己的Twitter官宣了他的新公司x.AI。新公司網站主視覺清晰地寫着:「Understand the Universe(理解宇宙)」。

在此之前,馬斯克曾多次發推指責OpenAI背離初心,並對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一些研究方向提出了批評。然而,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首次爆出了馬斯克在內華達州註冊「x.AI」的消息,引發業界猜測,馬斯克真的不看好AGI嗎?他是否要投入到大語言模型(LLMs)的戰局之中了?

現在,那些曾經關於x.AI的傳聞終於坐實。而這家新AI公司是否會研究時下火熱的LLMs或AGI,卻仍然懸而未決。

目前,x.AI官方推特除了轉載了馬斯克官宣公司成立消息之外,只發了一則推特:「What are the most fundamental unanswered questions?(最根本的未解之謎是什麼?)」

十二位創始員工中,兩位亞裔科學家則在推特中着重提到了「數學」,雖然數學是AI算法的核心,但如此強調,則使人聯想到,x.AI的研究方向或許將與數學有緊密關聯。

真不看好LLMs

在ChatGPT的熱潮之下,市場幾乎把對AI的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到了LLMs上。但近年來,AI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技術,並不只有LLMs。AI for Science的研究在科學計算、核物理、生物藥研等方向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x.AI提出的「理解宇宙」,以及創始員工劃出的重點「數學」,似乎都表明了這家公司是要朝着AI for Science這一方向發力,而不是大家都在追捧的LLMs。

一直以來,馬斯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投入,都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上。2022年特斯拉AI Day上首次亮相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展示了馬斯克未來的AI規劃,以及對AI市場更大的野心。

本來按照目前的進度,可以一步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並逐步發展具身智能,且特斯拉在AI「江湖」的地位目前無人可以撼動。但就在Optimus面世2個月后,ChatGPT橫空出世,一時間風頭無兩。然而此時,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的發展卻並不理想。一方面FSD系統的價格接近整車售價的1/3,高昂的價格使很多消費者難以接受。另一方面,FSD在美國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多方質疑,2023年初,特斯拉宣佈在美國召回363000輛配備FSD駕駛輔助系統的電動車。

在具身智能方面,ChatGPT爆火出圈后不久,OpenAI又宣佈投資了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1X 」,在ChatGPT的加持下,1X公司的人形機器人,明顯比特斯拉的Optimus顯得「更香」。

即便如此,馬斯克似乎也並沒有想要加入LLMs的戰局,反倒是在各種場合公開批評人們對AGI的追捧,甚至帶頭簽署聯名信抵制「巨型AI研究」。

作為OpenAI的早期投資人,沒有陪OpenAI堅持到底的馬斯克,對OpenAI產生一些「酸葡萄」的情緒也是很正常的。然而,馬斯克對於LLMs的抵觸,似乎真的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這項技術。

事實上,特斯拉一直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投入最大的公司之一,其自動駕駛FSD也是AI商業應用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但馬斯克對AI的注意力,似乎只集中在自動駕駛方面。

過去5年里,幾乎每年馬斯克都會公開表態「完全自動駕駛將很快實現」,就在7月初剛剛結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斯克還發表了「完全自動駕駛將在2023年年底前實現」的言論,但從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業務目前的表現來看,馬斯克的這一預言能否實現仍是未知數。

2022年7月,AI業界大牛Andrej Karpathy辭去了特斯拉AI和自動駕駛部門負責人職務。此舉在當時被外界認為,可能是由於Andrej與馬斯克在自動駕駛研發方面的理念不合。

Andrej從2017年開始負責特斯拉的人工智能研究,他此前一直投身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度學習和CV研究。雖然Andrej在讀博期間師從斯坦福大學視覺實驗室的李飛飛,但他的主攻領域並非只有計算機視覺。他的研究方向是:卷積/循環神經網絡及其在計算機視覺(CV)、自然語言處理(NLP)及其交叉領域的應用。

Andrej離職半年后,在2023年初ChatGPT最火的時候,他官宣加盟了OpenAI。這一動作,似乎是在表態:我更看好LLMs。

由此我們大膽猜測一下,或許Andrej當初也曾勸馬斯克在LLMs方面加大投入,但無奈馬斯克真的不看好LLMs,他只喜歡自動駕駛。

馬斯克需要新故事

雖然馬斯克和他的x.AI尚未明確公開業務方向,但不管他們是否要做AI for Science,x.AI對於馬斯克來説都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里的故事主角。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示的Optimus機器人

一直以來身為「現實版鋼鐵俠」的馬斯克都是一個「故事大王」,從特斯拉開始,馬斯克的公司關注的都是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最前沿科技,自動駕駛、移民火星、人形機器人。

而去年花大價錢買下Twitter,則似乎成了馬斯克高級人設的一個敗筆。馬斯克收購Twitter后立即大舉裁員,搞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此舉也直接在Twitter的日常運營中產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導致整個市場對Twitter的信心大幅下滑。

據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預測,Twitter在2023年中的廣告收入可能為29.8億美元,低於2022年10月預測的47.4億美元,主要原因在於廣告客户不信任馬斯克。

更糟的是,除了廣告收入下滑以外,Twitter還面臨新崛起競爭對手的巨大威脅。Meta剛剛發佈的Threads,上線5天,用户就增至1億,速度比此前被媒體吹上天的ChatGPT快了十倍有余。Meta的步步緊逼,也使馬斯克變得有些焦躁,甚至在Twitter揚言要與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真人PK一下。

雖然Twitter屬於馬斯克的私有公司,沒有來自華爾街的股東直接問責,但在當初購入Twitter的時候,有消息稱馬斯克並非完全自掏腰包,所以目前Twitter的運營狀況,很可能正在影響馬斯克的商業聲譽。

由此來看,如今的馬斯克非常需要一個新的商業故事。一方面要能拔高「鋼鐵俠」在未來科技領域的人設,另一方面則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以及未來商業價值。

x.AI和它的「理解宇宙」主題,正符合這一「故事需要」。一方面與時下的AI熱點相關,「炒作」空間巨大。另一方面「理解宇宙」與AI for Science似乎關係緊密,不着重強調AGI和LLMs的x.AI巧妙地避開了市場過度炒作的部分,也給未來的商業價值提供了想象空間。

同時,馬斯克在商業方面也設計得很清楚。x.AI官網顯示,新公司將獨立於Twitter和特斯拉的母公司X corp,從根本上撇清了新公司與馬斯克其他業務的關係,給新業務的「失敗」留出了騰挪空間。

以馬斯克的過往經驗來看,無論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還是SpaceX的太空探索,雖然都還沒有達到兩家公司的終極目標,但並不妨礙馬斯克在「探索之路」上名利雙收。從目前來看,ChatGPT的出現,使特斯拉最新的科技故事「Optimus」顯得沒有那麼誘人了,馬斯克急需補充x.AI這樣的「新章節」,給「鋼鐵俠」的故事加分。

7月19日特斯拉將公佈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把x.AI成立的消息宣佈在財報發佈前一周,不知道馬斯克在日期選擇上,是否還設計了別的小心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