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續4個月下滑!6月臺積電營收不足50億美元【附人工智能芯片現狀分析】

2023-07-11 11:00

近日,臺積電官網公佈2023年6月營收報告:2023年6月合併營收約為新臺幣1564億元,摺合約49.89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1758.74億新臺幣,同比下降11.1%,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滑,上半年僅1月份和2月份同比有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1.1%。3月份到5月份,臺積電的營收同比分別下滑15.4%、14.3%、4.9%。累計2023年1-6月營收約為新臺幣9894.7億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5%。

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成為發展重點,GPU、FGPA、ASIC是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的發展主流,其中,GPU最初設計用於加速3D圖形的渲染,隨着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GPU變得更加靈活、可編程性更高,使得開發人員科研利用GPU強大的功能來顯著加速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等領域的額外工作負載。根據IDC披露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中,GPU顯著成為實現數據中心加速的首選,佔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ASIC、FPGA、NPU等非GPU芯片佔有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少,整體市場份額接近10%。

近年來,隨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自動駕駛領域的飛速發展,市場需求逐年擴大,根據賽迪披露的數據,2021年,我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310.6億元;前瞻初步預測,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465.9億元。

我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起步晚,但發展迅速;2016年,我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投融資事件只有2起,隨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自動駕駛領域的飛速發展,市場需求逐年擴大,我國人工智能行業投融資市場也逐漸活躍,到2021年達到近年來的頂峰,融資金額176.46億元,投融資事件達到44起;2021年后我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開始遇冷,融資事件數開始下降,融資金額同時下跌。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發生融資事件22起,較上年下降50%;融資金額為112.48億元,較上年下降36%。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環境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上游半導體設備供應不足,導致芯片產能下降,技術瓶頸制約作用顯著,導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產業在2022年出現明顯下降。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公司客户庫存正在逐漸降低,市場終端需求正在回升。雖然有少許負增長,但臺積電已準備好迎接明年下一波很好的成長,並將持續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臺積電CEO魏哲家預計,上半年臺積電營收將同比下降10%,而下半年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説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