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偷逃税被追繳罰款1.06億元后,知名男星又因174萬成被執行人

2023-07-08 12:54

7月7日,話題#鄧倫被強制執行#,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引發關注。

工商資料顯示,近日,鄧倫、上海盤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174萬余元,執行法院為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為佛山市雲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涉及服務合同糾紛案件。

據悉,2021年雲米宣佈鄧倫成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2022年3月,鄧倫因偷逃税被税務部門追繳税款並罰款共計1.06億元。隨后,雲米品牌發文表示終止與鄧倫的合作關係。

鄧倫曾是雲米代言人

送達公告顯示,關於申請執行人佛山市雲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鄧倫、上海盤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申請執行人佛山市雲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已向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該院依法立案受理,責令被執行人履行該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及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所確定的義務、承擔迟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並承擔本案申請執行費。

鄧倫和雲米的糾紛可追溯至2022年3月。彼時,鄧倫因偷逃税款被上海市税務局第四稽查局追繳税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1.06億元。

隨后,雲米便火速在微博發佈聲明:決定即日起終止與鄧倫先生的合作關係。

據公開報道,大約在事發半年前,即2021年9月17日,雲米官方宣佈鄧倫成為雲米全球品牌代言人。雲米在其2021年三季報中指出,「爲了提升品牌影響力,我們邀請了中國頂級名人之一鄧倫成為全球品牌代言人,確立‘潮流科技’的品牌定位。」

公開資料顯示,雲米成立於2014年5月,於2018年9月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為9美元/ADS。截至7月6日收盤,雲米股價報0.925美元。

數據顯示,雲米2022年營業收入為32.33億元,同比下降39.05%;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淨虧損2.76億元,上年同期為淨利潤8860.50萬元。

天眼查顯示,被執行人上海盤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以從事文化藝術業為主的企業。企業註冊資本500萬元,后於2022年11月18日被註銷。

天眼查顯示,鄧倫旗下擁有兩家企業,分別是舟山鄧倫影視文化工作室、鄧倫(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其經營狀態分別為存續和註銷。

藝人「塌房」是否會面臨天價違約金?

據封面新聞報道,2022年,在鄧倫爆出偷税漏税的新聞以前,手握的代言有寶格麗、雪花秀、RogerVivier羅傑維維亞、君樂寶、斑布、益倍適益生菌固體飲料、摩可納咖啡、索菲亞家居、雲米全屋智能、桂格燕麥、巴黎歐萊雅、清揚等品牌。

鄧倫,視頻截圖 鄧倫,視頻截圖

北京天平(長沙)律師事務所劉京成律師表示,鄧倫作為知名男演員,各種代言和品牌合作非常多。但是由於近年來明星藝人失德事件、違法事件,發生頻率較高,所以不少品牌方在於明星簽訂合約時,通常會有專門的「道德條款」、「違法條款」等,即一旦明星失德或者違法犯罪,品牌方將可隨時中斷與明星的合作,且通常無需承擔任何違約金的賠償。相反,若合約中的「道德條款」、「違法條款」等有相關約定,明星還有可能需要賠償違約金給品牌方,以補償由於自己的事故給品牌造成的損失。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明星藝人因偷税、嫖娼、性侵未成年人等違法或失德行為意外翻車事件層出不窮。事情一經官宣,相關品牌方動作迅速,爭先恐后發表解約聲明。

據中新經緯報道,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表示,一般而言,由於藝人問題導致解約的,品牌方不但無需擔責,甚至還可以向藝人方面索賠經濟損失以及品牌名譽損失。李旻稱,藝人方出現違約行為后,品牌方可根據具體的合同條款,與藝人解除合同,並要求其支付違約金。「如果對品牌方造成了商譽以及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損失,品牌方則可以要求藝人來承擔,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索賠;如果沒有發生損失,品牌方也可要求藝人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具體的違約金金額視合同內容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蔡徐坤負面新聞發酵。據時代周報近日報道,7月3日,一位負責品牌代言方面工作的國內某企業中層告訴記者,據他接觸瞭解,蔡徐坤的商業價值目前屬於國內一線明星陣營,類似明星的商業代言費大約在一年1000萬元以上。

「但並不是每家品牌方都能獲得違約金。」他表示,由於在商業合作中,市場搶手的一線明星屬於更具話語權的一方。因此,往往在最終的合約中,企業與明星代言人無法就違約金達成一致。

他透露,很多藝人明星並不願意在合約中體現違約金這一項,如果雙方談不攏,那明星方通常會直接拒絕。

「因為不擔心會接不到代言。」該人士進一步解釋,明星與一些國際奢侈品大牌合作,這些品牌方具有更強的話語權,因此大多會在代言合約中體現違約金,而一些品牌知名度低的國內品牌方,幾乎很難談下違約金。

編輯|何小桃 杜恆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