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03 23:59
「金字塔加倉」是一種很傳統且比較古老的交易策略,指的是交易者通過利用未實現盈利的保證金來增加其持倉頭寸規模。這種交易策略完全依賴於槓桿的威力,由歷史上最偉大的交易員之一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推廣而廣為人知。
金字塔加倉策略(Pyramiding Strategy)被認為是一種風險較高的投資方法,但通過適當的資金管理,可以產生令人意外的結果。
比如,市場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暴跌,幾乎沒有任何回撤。如果一個交易者持有空頭倉位,這種市場環境將成為金字塔加倉策略的最佳選擇。如下圖中,某美股的價格從10月初的高點49美元下跌到11月的低點3美元。
在金字塔加倉策略中,交易者會在股價每次反彈時增加倉位。因此,在下面的例子中,當股價從49美元下跌,並短暫反彈至35美元時,這將代表下跌了29%,對應槓桿交易(保證金計算)則意味着你將獲得58%的現金收益。
然后,將這額外的29%賬面利潤用於增加反彈至35美元時的空頭倉位,以期價格繼續下跌。如果這種加倉的過程一直持續到股價下跌至3美元。這筆簡單地從45美元入場做空,然后一直持有下跌至3美元產生的回報要高得多。好了,我們知道,金字塔加倉法分為「正金字塔加倉」和「倒金字塔加倉」,一起來看看它們是如何操作的。
金字塔加倉法01:什麼是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
針對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主要有兩種解釋方式。
第一種是以「順勢交易」和「逆勢交易」來解釋正、倒金字塔。正金字塔採用的是順勢交易,什麼是順勢交易呢?顧名思義就是要順着方向操作,第一次先買買入規模較大的頭寸,價格越漲再加碼,但加碼的頭寸會越來越少。如果你第一次買40%,價格往上漲繼續買30%,接着是20%、10%……以此類推 ,通過這樣的方式,你就不用擔心走到后面價格回撤吃掉你的利潤。倒金字塔則是逆勢交易的概念,逆勢交易簡單來説就是「加碼攤平」,剛開始先用一點點頭寸嘗試(俗稱「試單」),買入之后如果價格下跌就繼續買,也就是越跌就買越多。通過下面簡單的示意圖,你或許對這個概念會更清楚。不管你是使用順勢交易還是逆勢交易,當價格為100元的時候,你都可以持有最大的頭寸規模,而當價格在相對高點的時候都是持有最小的頭寸。
第二種則是用「注碼形狀」來區分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加碼攤平即是正金字塔,當價格越低買越多,比如100元買4張、120元買3張,價格變高就買得少,以此類推。所以在最一開始價格高點時,買一點點頭寸進行試單,而只要價格越往下掉就買更多頭寸。倒金字塔的概念則是同樣看頭寸大小,但當價格越高則頭寸越大、越低則頭寸越小,看到下圖右側倒金字塔的圖形,會發現當價格在100元時我們只買10%,價格在160元時則上漲到買了40%,一開始都先用試單的方式,當看對行情了,真的朝我們所預期的方向向上突破,這個時候再去做加碼,這種做法主要是希望能夠掌握住后面較大的利潤空間。
金字塔加倉法02:如何區分金字塔和使用時機
看到這里你可能有點混亂,到底要如何判斷什麼情況下是正確的正金字塔?是加碼攤平、越買越多的叫做正金字塔,還是順勢交易、越買越少的叫做正金字塔呢?這邊幫大家做個整理。1. 賺錢加碼(右側交易、順勢交易)之金字塔我們先看價格加碼的方向,假設是賺錢的情況下才加碼的金字塔,比如從便宜的100元開始買,賺錢了再去買較貴的120元,這個情況就能分成:一開始買比較多頭寸的正金字塔,或者是一開始買比較少頭寸的倒金字塔。
而在這兩種情況之下,如果方向看對,正金字塔的交易結構會有更大獲利,因為一開始價格最低的時候買的頭寸規模比較大,相對而言成本也會比較低,所以賺得的錢會更多。而這種方式要搭配的是「右側交易」。「右側交易」主要就是説當價格往下跌的時候交易者不要想着抄底,等到確定跌到底,方向開始向上時才進場,而在往上漲的過程中右側交易是願意追高的。我們看到下方示意圖中清楚的標識出,當價格跌下來的過程中不買,直到它止跌,且確認往上的時候再去買進。那右側交易的方式搭配前面所説的正金字塔模型,也就是一開始買比較大的頭寸規模,價格向上越買越少,用這種方式去做就屬於右側交易加上正金字塔,在這個情況下,因為一開始在前面都將大部分的錢買完了,所以只要看對方向,你的利潤就會更大。
聽起來這個方法好像萬無一失,用了一定會賺錢,但其實也是有它的缺點,就是當一開始下大注以后,如果你看錯方向,價格開始走反向,那相對而言你也會虧比較多的錢。所以要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的第一注,第一注做對了就成功,相反地,當第一注做錯了那就會失敗。
爲了避免上述所説的正金字塔的缺點,我會建議大家:「不管買了多少,最大虧損都是固定的金額。」假設可接受的最大虧損為2萬元,如果你買了4手股票,那就要除以4,也就是每手股票只能賠5000元。當你的止損點位設的比較遠,這時候你能買的手數就會比較少,因為每一手要承受的風險較高;但如果進場價格跟止損位置設定的較接近,也就是在止損較小的情況下,這時候你就可以買入較多的手數,將風險平均分散在每一手之中,較能控制下大注所產生的風險。
2. 加碼攤平(左側交易、逆勢交易)之金字塔下一個要提的是「加碼攤平」金字塔,當看錯價格方向時我們就繼續加碼攤平,其中價格越低買越多稱為正金字塔,反之,當價格越高買越多就稱作倒金字塔。這種是單純以加碼的頭寸規模大小來決定正、倒金字塔的方式,我們把它稱作左側交易、逆勢交易,也可以説是一種抄底型的金字塔。加碼攤平可以説是一種「逆勢抄底」的方式,當價格往下跌就買越多,像現在有很多ETF、基金定投,其實就是同樣的概念。價格跌越多則買越多,而當價格往回漲就能賺錢,所以只要這個商品長期方向往上,就會是一個不錯的獲利方式。
左側交易對價差投機者的話就是抄底、猜底,對價值投資者長期來講就是逢低進場。假設一家好公司遭遇突然利空襲擊,當它的價值浮現、股價偏低時就可以進去抄底,上述説的這兩種投資者都會在這個時候去進場。而這種方式適合的商品,是在你買完以后它會往上回漲的,也就是「趨勢長期往上的股票」或「指數型的ETF」。
長期趨勢往上的股票,也就是有競爭力的公司、壟斷型的企業、龍頭股,當它賺越多錢股價自然越高、配息也越來越高,就可以在價格下跌時去做抄底。比如波音公司,去年夏天因為疫情疊加故障等利空因素打壓,股價一度跌至113.02美元,但無疑波音是一家長期向好的公司,一年時間過去了,股價重新回漲,創下反彈新高223.91美元。
金字塔加倉法03:等注加碼、機會均等
除了前面所説的金字塔,當然也會有正不了的正金字塔,也就是當你買最少1手時剛好是最低點,后面的2、3、4手,原本規劃買更多的根本就買不到,從此以后價格反轉,一開始買太少,后面反而不知道要不要去追高,導致原本的計劃無法繼續。
交易要避免的兩件事情:第一就是看對的時候買太少,賺不夠多;第二是看錯的時候買太多。但就算你很認真買,也可能會看錯,隨便買也可能蒙對,所以這其中其實還是有一點隨機的成分,但忽略掉隨機的部分不談,在這里我們要教大家使用另一種方式來避免這種問題,這個方式叫做「等注加碼」。 1. 等注加碼是什麼?「等注加碼」簡單來説就是讓每一次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像是下圖我們平分成4次交易,每一次都是拿1/4的資金下去買,例如每一次都買2手股票,這就是等注的概念。
我們比較建議一般的投資者,都使用剛剛提到的正金字塔賺錢加碼,且採用等注加碼的方式進行投資,反而不建議使用「加碼攤平」這種在賠錢的情況下繼續加碼的方式。為什麼建議只在賺錢的情況下加碼呢?其實就是「避免自己爆倉」,假設現在你去做虧錢加碼,但很倒黴的全部都錯,而且價格還繼續往反向走,那你就會越虧越多,但只要不越買越多,錯誤就不會越來越大。
如果你是專門做期權或期貨交易,建議你只在賺錢的情況下加碼,因為這類商品都有所謂的「到期日」,如果到期或交割日到了,但你買的商品價格還在跌,還沒等到價格反轉你就只能被迫平倉;另外一點則是期貨跟期權都有槓桿,所以會讓你的風險變得更大。那什麼商品較適合去做虧錢加碼呢?就如同前面所講,投資標的為長期趨勢向上的股票或是指數型的ETF。
2. 等注加碼的優缺點
在瞭解什麼是等注加碼以后,我們來看下等注加碼的3個優點:
(1)每一注的注碼均等,盈虧固定在做交易時盈虧固定很重要,因為有些交易者注碼忽大忽小,但你不知道哪一次的交易是對的,哪一次是錯的。所以當頭寸、進場方式和損益都固定,才能夠清楚知道交易的盈虧結構,精準掌握自己的損益。
(2)機率均等,不看運氣進行投資交易多少都會有運氣成分在里面,投資者必須儘量將運氣成分抽離,通過等注的方式讓每一把的機率都一樣。
(3)看錯虧損有限不是一次下大注,所以看錯不會虧太多,不管是一開始或到最后都不會有下大注而產生大筆虧損的情況。
當然,沒有任何一次交易是完美的,一個方法有它的優點,也就一定會有缺點,現在就來講講等注加碼的缺點是什麼
「賺得比「正金字塔」還少」如同前面所述,正金字塔是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注,看對的話可以獲得不少利潤,但這樣的方式可能只適合勝率高的交易者。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很好奇,這個缺點有辦法用其他方式來彌補嗎?其實是可以的,我們可以用「快速加碼」的方式去克服這個問題。什麼是快速加碼呢?快速加碼其實也是等注加碼,只是每一次加碼的速度會很快,讓交易者能夠在一開始就將頭寸建立起來,整體而言也可以做到下大注,但相對需要承擔的風險會比正金字塔來得小。
總結
金字塔加倉法是一種分批買入或賣出的策略,一般常見的方法有: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兩種,這種買賣的調整,包括了資金頭寸的規劃及風險控制的概念在里頭。一般來説,金字塔加倉交易法主要用在頭寸的建立,在一段時間內分批建立頭寸,在長線或短線交易頭寸建立時都有可能會使用。金字塔交易原則是信心程度越高,一開始的頭寸越大,反之一開始頭寸越少。金字塔加倉法最大的好處,降低持有平均成本、紀律執行不被市場情緒影響。最大的缺點,則是現金拖累、投資結果不一定優於單筆買進賣出。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