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7-02 20:00
2022年2月份俄烏衝突爆發打破了全球天然氣供需格局,衝突爆發后的幾個月內,全球天然氣價格暴漲,並在當年8月達到頂峰。與此同時,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也出現劇烈波動,並在8月、10月和12月形成3次高峰,其中12月全國天然氣價格一度突破了7500元/噸。
受此影響,國內城燃公司的業績也大多出現下降。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五大城燃公司2022年業績表現欠佳。
崑崙能源(0135.HK):2022年,營收為1728億元,同比增長24.25%,淨利潤52億元,同比下降77.29%;
華潤燃氣(1193.HK):2022年,營收為813億元,同比增速為18%;淨利潤為41億元,同比下降26%。
香港中華煤氣(0003.HK):2022年,營收為525億元,同比增速為14%;淨利潤為45億元,同比增長4.6%。
新奧能源(600803.SH):2022年,營收為1101億元,同比增速為18.2%,淨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26.17%。
中國燃氣(0384.HK):2022年,營收為805.3億元,同比增速為4.27%,淨利潤37.59億元,同比下降43.96%。
進入2023年,國際天然氣價格在2022年脈衝式的上漲之后大幅回調,甚至低於俄烏衝突之前的水平。
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中國LNG出廠價格全國指數在去年12月中旬創下7804元/噸的高點,至今已連續6個月下跌,本月8號創下了年內新低3800元/噸。與此同時,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也在今年4月創下了112.06點的新低,相當於每噸3197元。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以較高速度增長。根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2021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0%,增速顯著高於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增速5.60%,城市燃氣、燃氣發電和工業燃料成為推動我國天然氣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根據《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2》發佈數據,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1627億立方米,其中LNG進口量約1095億立方米,佔全球進口比例約21%,居全球首位,主要源於澳大利亞、美國、卡塔爾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管道氣進口量約532億立方米,主要來源於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及俄羅斯等國家。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
LNG價格的下降意味着城燃公司成本壓力降低,有望增厚相關公司的利潤水平。近期,不乏有外資機構對行業表示看好。相關報道顯示,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多隻燃氣股在過去三個月累跌約17至23%,認為目前是對中國城市燃氣分銷商的更佳切入點。瑞銀亦發表報告,對內地天然氣公用事業股轉持正面態度,預計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由2022年的負12%,轉升到2022至2025年間的20%,比市場預期高出1%至25%。
瑞銀報告指出,潛在的天然氣價格改革會給燃氣公司帶來單位利潤改善,預計單位利潤將由2022年的每立方米0.46元人民幣,在2025年恢復至每立方米0.6元人民幣。瑞銀還將中國燃氣(0384.HK)目標價由15.5港元提高到16港元,較當前市場交易價格有70%左右的空間。
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福州市、內蒙古自治區和湖南省等多地已經開始試水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不少分析機構認為,隨着2023年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邁出新步伐,順價機制逐漸完善,城燃公司也將面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