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距離這場嚴重迟到的經濟衰退,還差幾次加息?

2023-06-30 23:14

彭博最近對專業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65%的人預計未來12個月內將出現經濟衰退。但是,這場近幾十年來最受期待的經濟衰退,現在已變成迟到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瑞銀首席投資官辦公室給出三個最關鍵的理由,並指出,衰退不是不可能,關鍵看美聯儲是否繼續收緊政策。

第一,政策並沒有過度限制。自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已加息500個基點,這是自1980年代初以來最快的加息步伐,但從許多指標來看,貨幣政策只是適度限制,而且這種情況才持續了不到六個月。實際聯邦基金利率(名義利率減去核心PCE通脹)今年才轉為負值。另外,金融狀況指數表明,2023年貨幣政策的限制性有所放松。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也表示,雖然利率已經進入限制性水平,但是仍未能達到可以讓通脹降低至2%目標的「足夠限制性水平」,而且,接下來,利率維持這一水平的時長也相當重要。

與此同時,根據聯邦赤字佔GDP的百分比,財政政策在過去6-9個月里再次隱性轉向擴張性。由於最近鼓勵私營部門投資的產業政策,比如通脹削減法案、芯片法案等,財政政策也對今年的增長產生了間接的積極影響。

第二,私營部門基本表現良好。家庭財務、企業資產負債表和勞動力需求都比經濟衰退前的典型情況強勁,為應對增長阻力提供了緩衝。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或企業債務與GDP之比等比率並未過高。家庭償債比率仍接近40年來的低點,約為9%。儘管貸款標準更加嚴格,但大多數公司仍然擁有良好的信貸渠道。

自本輪復甦在2020年5月開始以來,美國已創造了超過2500萬個就業崗位,而根據JOLTS的調查,目前仍有超過1000萬個職位空缺。儘管一些知名科技巨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已宣佈大規模裁員,但更多企業仍然表示,當前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找到合適的員工,而且大多數企業似乎不願意裁員,因為招聘實在太困難了。

第三,美國經濟的周期性已經減弱。新冠疫情扭曲了周期分析,並使數據變得嘈雜。疫情期間,商品需求激增,支撐了製造業,然后隨着支出正常化,需求轉向服務業。大哥你經濟從疫情的衝擊下恢復正常,經濟中的部分領域經歷了放緩或徹底衰退,但這些情況並沒有在所有部門同時發生。這可能也阻止了美國經濟經歷廣泛的衰退。

美國經濟目前避免了衰退,不僅因為服務業的強勁抵消了製造業的疲軟,還因為美國經濟以服務業活動為主。它約佔私營部門總產出的81%。

另外,美國經濟轉向主要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經濟,對利率和石油價格的敏感性較低,能夠更靈活地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結果就是經濟的周期性降低,陷入衰退的難度更高,除非出現嚴重不利的情況。

那麼,這仍是一場雖迟但到的衰退嗎?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但經濟是否陷入衰退尚不確定。

瑞銀首席投資官辦公室指出,目前的增長勢頭足夠強勁,除非出現不利的供應衝擊或信貸事件,否則衰退不可能最早在第四季度末之前就開始。

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主要取決於貨幣政策是否繼續收緊,並最終導致消費者支出下降,這可能需要美聯儲至少再加息兩次。

但是,另外一種可能性是,本周期貨幣政策存在較長的滯后性,迄今為止的緊縮政策已經足以導致支出崩潰,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瑞銀還指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股市的定價並沒有考慮到經濟衰退的發生。由於股票定價已經接近完美的軟着陸,高質量債券的風險回報高於股票。

而在股票方面,今年迄今的漲幅主要集中在少數成長型股票上,這表明,估值較低的落后股票還有追趕的空間。如果經濟衰退的確發生了,市場中更具防禦性和更便宜的部分很可能會跑贏大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