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30 20:51
編者按:為積極傳播理性投資理念,樹立投資者自我保護意識,增進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溝通,促進投資者全方面瞭解上市公司經營及管理、治理各方面情況,幫助投資者提高對上市公司、資本市場的信任和認識,中國銀河證券北京片區聯合全景網共同舉辦「走進上市公司」系列活動,由中國銀河證券帶領投資者走進片區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與公司高管深度交流,加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認識,培養投資者投資能力。
本期活動將走進以污水處理為核心業務,現已發展成為集投資、運營、管理、研發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的地方龍頭企業-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874)。投資者們與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一起探訪公司的污水處理廠房、新能源供冷供熱廠房以及光伏發電廠房,並對話公司董事長、董祕,共同探討行業熱點話題。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在A加H股資本市場中以污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據瞭解,創業環保的主營業務主要由基礎業務及戰略新業務構成,基礎業務包括市政污水處理、供水、再生水等領域業務,戰略新業務包括新能源供冷供熱、危廢業務、污泥處置、光伏發電、科技成果轉化等,形成「一體兩翼」的業務佈局。
公司深耕環保行業近30年,從天津走向全國,業績一路攀升,現已發展成為集投資、運營、管理、研發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地方龍頭企業。污水行業的龍頭到底是怎樣煉成的?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近年,在「碳達峰與碳中和」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背景下,創業環保駛上發展的快車道,保持10年連續增長,2022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7.5億元,比上年度增加8.38%。面對創業環保強勁的發展勢頭,其地方水務龍頭企業優勢在政策背景下如何體現、產能是否還有進一步增長空間、未來如何規劃佈局等,成為投資者亟待解答的問題。
近日,《股東來了》2023中國銀河證券走進上市公司創業環保,在中國銀河證券環保行業分析師嚴明先生的帶領下,探訪創業環保公司的污水處理廠房、新能源供冷供熱廠房以及光伏發電廠房,深入瞭解企業概況、污水處理工序及中水廠技術,並與創業環保董事長等高管展開對話,就公司生產經營、發展戰略、業務佈局等相關問題行交流,洞察行業動態,解答投資者關注。
技術研發做「槳」, 勇立行業潮頭
進入創業環保污水處理廠,可以看到規模宏大且規劃整齊的生物池。據介紹,生物池是污水處理的二級階段,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各類微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氮和磷等污染物,廠區內生物池每天的污水處理量可以達到65萬噸。
「污水廠經過處理的污水出水質可以達到津市地方 A標準。經過檢測,有一部分水質指標甚至達到了地表三類水的標準,遠遠優於天津市地方 A標準。」在本次走訪中,創業環保津沽污水處理廠高級工程師李晟先生重點介紹了污水廠的工藝和出水質量。
李晟表示,目前,除了提高污水處理標準,為迎合「雙碳」發展趨勢,公司還採取了一系列「減污降碳」措施。除了通過精確曝氣進行節能降耗之外,公司自主研發了全流程的除臭工藝,通過檢測,廠界周邊的氣體檢測基本上完全達標。
調研當日,津沽再生水廠高級工程師寧皓和佳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斯靚還分別帶領投資者們參觀了創業環保的全資子公司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和天津佳源興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區。據介紹,津沽再生水廠是天津市首家從事再生水銷售和生產的專業公司,它的建成標誌着天津市再生水利用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我們公司提供的供冷供暖總服務面積約達341萬平方米,這6臺地源熱泵主機相當於我們這個區最重要的資產。」張斯靚介紹道,她向在場的投資者們詳細講述了供暖主機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和地源熱泵供應系統的技術優勢。從數據來看,在戰略新業務方面,公司新能源供冷供熱業務2022年創收最高為2.42億,同比大增136.49%。
資料顯示,創業環保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根據年報,2022年創業環保研發投入費用為4353.90萬元,同比增加137.33%,共有研發人員410人,佔員工總數的18.10%。
創業環保的研發投入,也獲得了可觀的回報。目前公司多項科技項目成果均具備轉化能力,轉化成效顯著、轉化形式多樣化,凱英公司 3 項技術成果成功入選《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藍皮書(2021)》。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2022 年公司科技項目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合計 1.97 億元,其中直接收入 1.75 億元,節約電費、藥耗等間接收入 0.22 億元。
創業環保用技術研發作為「船槳」的同時,也有着完備的業務佈局作為「船舵」,讓公司在市場上行穩致遠,勇立行業潮頭。
「創業環保的業務佈局是以水資源處理作為主業,新能源供應和固廢板塊作為‘兩翼’,形成‘一體兩翼’的產業格局。」創業環保董事長汲廣林指出。
「一體兩翼」做「舵」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乘勢而飛的創業環保,接下來的「航向」要駛向何方?
從調研現場與投資者們的互動來看,創業環保未來的業務規劃和市場空間,成為投資者密切關注的問題。
「在‘一體兩翼’的產業佈局下,我們將拓展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商業模式。」創業環保董事長汲廣林向投資者表示。
據介紹,基礎業務和戰略新業務構成的「一體兩翼」的產業佈局中,水處理和水資源利用為「一體」,新能源開發與污泥處理為「兩翼」。基礎業務包括市政污水處理、供水、再生水等領域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戰略新業務包括新能源供冷供熱、危廢業務、污泥處置、光伏發電、科技成果轉化等,在盈利能力、經濟附加值、投資回收期等方面,與基礎業務形成互補,優化整體業務結構。
從收入結構來看,基礎業務污水處理2022年創收31.93億元,佔總營收的七成,2022年毛利率增長了5.31個百分點,達35.11%;再生水業務營收貢獻次之,為3.90億元,同比增長15.65%,佔比近10%,2022年新增再生水斷點連通管網 27.12 公里;供水業務2022年營收1.18億元,其營收成本比上年降低了27.25%。
年報顯示,公司權益類水務業務總規模約 560.46 萬立方米/日,其中 PPP 模式下污水處理規模約 486.96 萬立方米/日,供水業務規模 31.5 萬立方米/日(包括自來水、工業供水),再生水規模 42 萬立方米/日,廠網一體化中的管網長度約 1118.61 公里,上述項目分佈在全國 15 個省市自治區;委託運營模式下污水處理規模為 25.189 萬立方米/日,再生水規模 6 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供水業務模式以 BOT、TOT、PPP 模式為主,再生水業務經營模式以生產銷售再生水獲得銷售收入,及提供再生水管道接駁工程服務獲得收入為主。
戰略新業務方面,新能源供冷供熱業務作為公司2022年創收最高的業務板塊,規模上也有了進一步拓展,新增服務面積 30 萬平方米,總服務面積 341 萬平方米,主要分佈在天津,經營模式仍以 BOT 為主,服務面積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天津市侯颱風景區 2#能源站特許經營項目變更了服務範圍及投資方案。
危廢處置業務2022年營收與新能源供冷供熱業務相近,達2.37億元,漲幅達7.63%,年內毛利率增幅達16.67%。截至2022年末,公司擁有包括處置能力共 12.8萬噸/年的 4 個項目,一座規模 2 萬噸/年的收儲、轉運項目,一座總庫容 31.46 萬噸的填埋項目,廢物綜合利用規模 7.3 萬噸/年,主要分佈在山東、江蘇兩省。
此外,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截至2022年末規模為規劃年度發電量 292.16 萬度,主要分佈在天津、大連.
在「基礎業務+戰略新業務」一體兩翼的業務佈局下,創業環保的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華東、華中、西南、西北、東北等重點開發區域,涵蓋15個省及直轄市,處理規模在國內位列前茅。
借勢「雙碳」實現業務量翻倍
十四五期間,行業區域整合與存量整合成為趨勢,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未來,創業環保在污水處理業務板塊及戰略新板塊,依然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2022 年 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衞生健康委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提出資源化要求,包括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和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其中,全國地級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 25%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90%。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污泥提出治理任務目標,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少不於 2 萬噸/日。環境治理要求升級,污水處理標準提升,加速技術迭代、資源循環利用成為創業環保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雙碳背景下,如何實現有機固廢資源化產品高附加值利用已成為行業熱點問題。據前瞻研究院預測,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有望在2027年逼近5000億元。
「危廢處置業務至少是千億級以上的市場。」汲廣林指出。早在2016年,創業環保就開始佈局危廢處置業務,並在2019年開始實現營收,2021年實現營收2.2億元,同比增加185%,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21年,公司收購了高郵康博、江蘇永輝兩個危廢項目,在危廢處理領域實現了南北呼應的格局,未來,該業務板塊有望實現進一步拓展。
談到公司未來的業務目標,汲廣林表示:「有望實現十四五末業務量翻倍。」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公司在在業務佈局方面,將繼續專注水行業,並按照「一體兩翼」的思路進行拓展。在區域佈局方面,深耕天津,服務京津冀,佈局大流域大區域,實現全國佈局的優化。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環保治理重點區域,關注京津冀區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在發展模式方面,採取「運營領先+技術驅動+投資拉動」相結合策略,升級公司在主業領域內投資建設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據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打通污水處理為核心向水環境治理產業生態升級,佈局綜合環境治理產業生態,實現雙升級戰略,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專業系統環境服務商,成為京津冀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成為天津市環境治理與環保產業的新名片,成為城投集團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