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25 22:09
財聯社6月25日訊(記者 成孟琦)蘭桂坊一場行業交流酒會上,德意志銀行員工的一句話收穫了全場關注,他所提及的便是「我們公司還在招人」。
在「裁員」成為中環投行打工人社交高頻詞匯之時,幾乎每場飯局都不可避免地提到哪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又離開了,而去年離開的人還有好些沒找到下家。作為一枚硬幣的兩面,「出路」自然成為仍在投行棲身者極為關注的話題,對此最為關注的或許是人員流動更加顯著的美資投行。
美資行「巨震」,德銀收編同行
今年以來,美資投行「裁員」的消息一浪蓋過一浪,華爾街計劃裁員過萬的新聞風起雲涌,在香港新股數量大減及中資投行崛起背景之下,曾經在中環叱吒風雲的美資行也動盪不安起來,新聞報道里中國業務成為高盛花旗大摩等投行的裁員重災區。
美資投行裁員不絕於耳之時,卻時不時看到德銀發布新的人事任命,而這些德銀的「新鮮血液」里,大部分都來自瑞信、高盛、花旗等同行。
比如,近期德意志銀行宣佈任命Zi-Kuan Lim為亞太區併購業務聯席主管,自2023 年7月起生效。報道中提到,新加坡籍的Lim Zi-Kua加入德銀之前,曾在瑞信擔任東南亞併購主管,負責東南亞及前沿市場的併購長達20年。瑞信任職期間,Lim 就多項旗艦交易提供諮詢服務,包括今年勝科海事以45億新元收購吉寶岸外與海事、以39億新元出售新加坡報業控股、以及以 32 億新元將Razer 私有化。
德銀本月還在官微宣佈,任命Marco Pagliara為國際私人銀行新興市場總經理,負責德意志銀行在亞太、中東和拉美地區的私人銀行業務,他將從蘇黎世搬到新加坡。加入德意志銀行前,其曾就職於高盛。
此外,據媒體報道,前瑞信併購部門董事總經理Joe Lai也將加入德銀,坐鎮香港負責德銀投行部門的企業諮詢及機構融資。
德銀香港投行崗位大量招聘
根據德銀官網招聘頁面,其在香港的職位空缺以投行為主,在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的招聘則以企業銀行及合規崗位為主。另外,德銀在內地的職位空缺共37個,在香港的職位空缺則有20個。
德銀在香港放出的投行招聘,涉及信貸分析、消費行業、能源行業、政府及企業諮詢等。
為何德銀特別重視香港投行部門?這與其投行收入佔比較高,甚至超越私人銀行業務成為其第一營收支柱有關。華泰證券研報提到,2022年,德銀的投行營業收入為100億歐元,佔營業總收入的比為37%,高於疫情前水平,並且在2020年超越私人銀行業務,成為德意志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在經濟下行周期,投行收入減少可能加大融資缺口,加劇金融風險。去年瑞信投行相關收入大幅跳水也是觸發其融資需求的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研報中還提到,重投行業務也可能導致其盈利波動較大,「反脆弱」能力較低。
目的為趁機奪回市場份額?
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德銀在投行業務上一直未能與高盛、大摩等一線國際投行比肩。即便如此,德銀卻在美資於香港撤退之時大舉招攬人才。據媒體報道,德意志銀行認為,目前併購活動的低迷是其提升市場排名,並從華爾街競爭對手手中奪回市場份額的一個契機。德銀負責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部門的Fabrizio Campelli表示,德銀在過去幾個月從美國銀行、瑞信、Lazard和花旗集團等同行手中籤下了併購業務的老手,並希望繼續招聘更多員工。
Fabrizio Campelli還表示,2023年以來,德銀已經聘請了近50名資深的交易撮合者和產品專家,以在市場交易活動反彈之際實現戰略營收增長。同時,德銀準備收購英國精品投行Numis Corp.,數據顯示Numis在過去五年為英國IPO提供諮詢服務方面排名第三。
德銀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Sewing早前也曾表示,他將繼續投資於能夠產生費用收入的投行業務,如併購和IPO方面的諮詢服務,這些業務佔用的資本遠少於貸款業務。
今年3月份曾陷「倒閉」風波
近期大舉從競爭對手方挖人的德銀,就在三個月前還曾陷入歐美銀行危機引起的「倒閉」風波。
歐美銀行相繼倒閉的3月份,瑞信瑞銀閃電合併,歐洲銀行板塊繼續承壓。3月24日,德意志銀行股價一度大跌14%,德銀的信用風險指標也開始「預警」,其信貸違約互換衝破200個基點,達2022年來最高。此外,德銀票面利率為7.75%的AT1債券價格跌幅居前,票面價值下探至65.9歐元,利率上漲至11.7%。
德銀AT1債券走勢與瑞信「倒閉」前極其相似,不禁加劇了市場對德銀陷入這一連串「多米諾骨牌」的擔憂。作為德國最大、歐盟第9大銀行,德銀2022年報顯示資產規模達到1.34萬億歐元,在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中排名第19。德銀的對手方遍佈歐洲、美國、亞洲等,其穩定性自然對歐洲、乃至全球金融系統穩定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德銀首次因為風險進入大眾視野。2008年,德銀衍生品業務曾產生大幅虧損。此后便是2012-2015年的歐債危機,歐洲經濟疲弱多年壓制德銀盈利能力,各類訴訟案件帶來的高額罰款進一步加劇德銀的困難。
2018至2019年,德銀因經營困難不得不展開整改,通過重構業務板塊、削減投行業務、大力壓降成本、加大科技投入、強化資本管理,降槓桿、控成本、提升資本充足率一系列舉動后,德銀盈利能力有所恢復,資產負債表穩健度顯著提高,終於在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德銀美股股價最高曾達到118美元,而其6月23日收市價為9.95美元,市值據高點蒸發92%。而在今年3月歐美銀行接連倒閉之時,德銀股價曾從12美元跌至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