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里閃電換帥背后:馬雲的「進」與張勇的「退」

2023-06-25 10:26

6月20日,阿里創始人馬雲一身休閒裝扮現身阿里云云谷園區,身邊有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以及邵曉鋒(「十八羅漢」之一,花名郭靖)陪伴。馬雲時不時與偶遇的員工打招呼,並與張勇前往咖啡店買咖啡,張勇笑稱:「記我賬上。」

這對馬雲和張勇來説,都是不尋常的一天。

當天上午,阿里完成了一場閃電換帥:張勇通過全員信宣佈,經集團董事會同意,他將於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此后將專職擔任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同時,經過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批准,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同一天,阿里系旗下的智能物流平臺菜鳥員工則在辦公區偶遇正在上班的菜鳥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新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的蔡崇信。員工表示:「蔡老闆太勤奮了,進入工作狀態好快。」

從不久前「一拆六」的業務架構調整,到這次管理層大騰挪的完成,阿里創業元老走向前臺的信號非常明顯。這場調整風暴中,馬雲的影響力「迴歸」顯然是決定性的。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總裁埃文斯此前採訪時所説,預計只要阿里巴巴和馬雲還在,馬雲對公司的關心程度與他剛創立時一樣,會一直持續下去。

對於馬雲這種「迴歸」的意義,阿里方面人士並未向澎湃新聞記者作出直接回應,「沒有哪個創始人不關心自己公司的,任何大的動作不論是誰發起的,肯定需要得到馬老師支持,這是一定的。」

另有阿里人士在評價此次換帥時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一拆六」背景下,集團高管已經不是要管具體業務了,而是更需要有投資背景的人來運作,蔡崇信、吳泳銘更適合。

馬雲「進」

阿里換帥在行業內外備受關注,而低調許久的馬雲最近三個月曝光率大增,而他的每次公開露面,都意味着阿里將有大的決策。

3月26日,網上有照片顯示,馬雲乘坐考斯特行駛在杭州文一路隧道中,陪在馬雲身邊的是張勇以及邵曉鋒。3月27日,馬雲來到阿里合夥人投資創辦的民辦學校雲谷學校,阿里方面雖未對馬雲的行程置評,但云谷學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馬雲確已到學校。

或受馬雲現身杭州的消息影響,阿里當日港股股價最高拉漲近5%。而在馬雲現身雲谷學校的第二天(3月28日),阿里就宣佈了構建「1+6+N」的組織結構,即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根據阿里的解釋,選在3月宣佈組織調整,是考慮到4月1日起是阿里新的財年,各個業務集團、業務公司的核心管理層要順着這個變化,不僅要規劃好明年,而是規劃好未來的若干年,真正像一個創業者去面對未來的整個周期發展制定戰略規劃。

隨着阿里的分拆,馬雲的「露面」信息明顯增多。比如,今年5月傳出的,香港大學聘請馬雲作為榮譽教授之后,盧旺達領導力大學也官宣馬雲作為該校客座教授。當時,阿里方面表示,最近一兩年,馬雲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每次被拍到都是在看農業技術。

6月17日下午,馬雲頭戴鴨舌帽出現在2023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會場觀賽,與參賽選手、命題老師在線交流,暢談數學。馬雲公開露面的三天后,阿里宣佈了張勇的卸任,「十八羅漢」中的蔡崇信、吳泳銘分別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及阿里集團CEO,這次交接依然放在9月10日。

9月10日,是阿里的生日,也是馬雲的生日。2019年9月10日,當時55歲的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接任者是47歲的張勇。那晚,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座無虛席,約有7萬多人到場見證這場「權力的交接」,體育場大屏幕上播放馬雲的創業歷程,攝影機抓拍到了一張馬雲眼含淚水的照片。

阿里在當時重申,馬雲的卸任並非退休,他依然是阿里巴巴一號員工。

從十八羅漢到西湖論劍,從祕密打造淘寶網到完勝eBay易趣,從創立支付寶到成立螞蟻金服,從天貓雙11到淘寶造物節,從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到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演講……回顧其商業生涯,馬雲身上有很多身份,老師、創業者、企業家、中國首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他的許多身份源於阿里巴巴的壯大,但馬雲也曾説,有生以來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里巴巴。

馬雲先后經歷三次創業,1994年誕生的杭州海博翻譯社是馬雲商業邏輯的起點,「海博」是英文hope(希望)的音譯,馬雲解釋為「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但翻譯社生意慘淡,每個月的房租都付不起。第二次創業是1995年,中國黃頁正式上線,公司加上馬雲夫婦共三名員工,那一年,他被稱為「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的騙子」。阿里巴巴龐大的商業版圖的起點在1999年,馬雲在位於湖畔花園的家里聚齊「十八羅漢」開創業動員會。在這場創業動員會上,馬雲定下創業願景,做一箇中國人創辦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馬雲在2000年1月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告別湖畔花園小區。在搬進高大上的寫字樓后,馬雲也和許多創業者一樣膨脹,2001年,他曾和17位「羅漢」説,他們只能做小組經理,而所有的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請。

十年后,馬雲在回顧這段經歷時,將它看作最遺憾的錯誤。「從外面聘請的人才都走了,而曾被懷疑過能力的人都成了副總或董事。」馬雲説。

馬雲也曾説,創立阿里巴巴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錯誤,因為在集團工作佔去了他所有的時間。這句話后被網友用作打油詩:悔創阿里傑克馬,普通家庭馬化騰;不知妻美劉強東,一無所有王健林。

20多年時光,權力幾經更迭,馬雲如今明顯還是更信任自己的「老兄弟」,除了蔡崇信,六大業務集團董事會中,共有30個董事席位,但董事人數僅為19人,因為其中有多人都是在各大集團交叉任職,其中蔡崇信、彭蕾、吳泳銘、戴珊、蔣芳五人為當初的阿里創業「十八羅漢」。

此外,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十八羅漢」中的邵曉鋒雖未在六大業務集團任職,但在阿里內部,大家稱張勇與邵曉鋒是馬雲的左膀右臂,馬雲在杭州公開露面時,邵曉鋒多次伴其左右。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評價稱:「從阿里進行1+6+N業務拆分,從合夥人名單里可以看到不少以前的元老,他們再次迴歸一線,顯得不太正常,可見阿里在人才梯隊上建設有問題。特別在馬雲‘迴歸’之后,阿里進行了各大調整,有破釜沉舟之勢。現在阿里每個業務拿出來都不是絕對的老大了,阿里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近幾年,阿里已不在財報中披露馬雲的持股數據,從截至2020年7月2日的數據來看,當時馬雲持股已降至4.8%,低於5%,同年10月,馬雲從阿里董事會成員列表中移除。不過,他依然是阿里巴巴合夥人之一。在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中,由合夥人提名董事會的大多數董事人選,而非根據股份的多少分配董事席位。其中,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夥人。

張勇「退」

相較於性格較為外放的馬雲,張勇明顯內斂許多,他在2007年加入阿里,帶領淘寶在2009年年底實現盈利,他也是雙11電商購物節的創立者,后又孵化「天貓」, 把阿里從PC時代帶入移動時代,並主導過阿里集團對蘇寧雲商、銀泰商業集團等多項重要戰略投資。從2019年9月到2023年9月,張勇掌權阿里的四年,是阿里相對「敏感時期」,比如平臺經濟反壟斷所帶來的影響。

在阿里宣佈張勇將於9月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后,有觀點指出,張勇在位時,讓拼多多趁虛而入演變成電商的「三國演義」,沒打好阻擊戰,張勇負主要責任。在外界的解讀中,馬雲關注電商業務,強調回歸淘寶,與張勇在位時發展天貓策略有所不同,因阿里的主營業務淘天集團不僅受到京東和拼多多的挑戰,也受到來自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平臺的競爭壓力,蛋糕被切走太多,導致了張勇的「權力下放」。

有媒體報道,從分析師和相關公司內部獲得的測算數據,拼多多與抖音電商去年的訂單 GMV(銷售總額)合計已超過阿里國內電商業務的50%。在收入側,2023年前三個月,拼多多的收入已達到阿里國內電商業務收入的62%。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從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來看,淘寶天貓的GMV增長略顯乏力,雖然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吸引流量的能力在分散,增長也會繼續承壓。淘寶天貓是阿里的基本盤,基盤的增長乏力對於阿里來説壓力是非常大的。換帥調整也是合理的。

阿里方面人士則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如果卸任之后只是擔任顧問之類的虛職,可以稱為「下課」,但張勇明顯不是,「阿里雲完全分拆已經啟動,阿里雲希望在上市過程中保持獨立,他不宜再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長與CEO職務,另外阿里雲現在正處在向上發展的最關鍵時期,需要張勇專職投入。」上述人士表示,互聯網公司的雲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阿里雲的管理層和集團的管理層要有區隔。

關於張勇的卸任,有觀察人士指出,張勇的第三場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場是締造天貓,第二場是接管阿里,第三場是雲,而阿里雲在AI時代顯然比電商施展空間更大。

據悉,張勇也曾在內部向阿里雲員工表示,雲業務的商業模式、客户特徵、發展階段與阿里集團大多數消費互聯網業務有巨大差異性,在股權和公司治理上要形成一家與阿里集團完全獨立的新公司。同時,阿里雲會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

近期,阿里雲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新舉措,包括發布AI大模型通義千問、推出核心產品降價和免費試用計劃、大幅提高合作伙伴佣金率等。據阿里巴巴集團最新財報,阿里雲智能在2023財年總收入為772.03億元,經調整EBITA利潤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分拆,是阿里雲面向未來二次創業的全新開始,也是張勇的一次大考。

對馬雲而言,在他「保持低調」之前,一直強調的是自己並未退休。「我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但絕不等於我不創業了,絕不等於我退休了,像我們這樣的人,可能是命,我們沒選擇,但是我想世界那麼美好,我們多去做做,多試試,多折騰折騰,多看看挺好。」馬雲曾在公開場合這樣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