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20 18:35
今年AI股的驚人漲勢連美股多頭都驚歎不已。今年以來,AI股大規模反彈,推動科技股密集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已經跳漲了39%,Alphabet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增勢喜人,英偉達市值甚至暴漲了192%。
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感嘆之余,一些投資者擔心,如此狂熱的勢頭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前夕的浪潮何其相似。這難道是當年的歷史重演嗎?
對此,資深經濟學家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以及美國銀行、瑞銀和TAM資產管理公司等華爾街名企專家都兩次熱潮進行了對比分析。以下是7位華爾街知名分析師的觀點精選。
華爾街「最準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公司的首席信息官Michael Hartnett警告,AI發展目前處於「泡沫萌芽期」,與當年的互聯網發展類似。他説,資產泡沫,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住房,總是由寬松的貨幣政策開始,並以美聯儲的加息結束。
資深ESG投資人James Penny
TAM資產管理公司首席信息官James Penny同樣不樂觀,批評市場「有點過頭了」,股市由此轉跌的可能性很大。Penny表示,現在似乎只要在財報中提到AI這個詞,公司的股價都會得到提振,這頗有「互聯網時代」的意味。
華爾街老將Art Cashin
瑞銀場內交易負責人Art Cashin也提醒投資者務必警惕,他認為AI的浪潮是互聯網泡沫的「微縮版」。Cashin説:
「你聽到的一切都和AI有關,各行各業的預測皆是如此,。這將會很有趣。」
頂級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創始人David Rosenberg回顧了當年的互聯網泡沫,稱那時一家又一家公司向外界大肆宣揚會如何應用互聯網發展業務,僅僅在他們的公司名字后加上「.com」的網站標識,股價就應聲大漲。
Rosenberg指出,就這種行為而言,現在的對AI的炒作與當時的情況沒有太大區別。
知名投行分析師Dan Ives
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堅決否定了AI股處於資產泡沫的邊緣。相反,他認為人工智能是自互聯網之后最具變革性的技術,而高估值的股票意味着該行業將迎來一個「1995年的時刻」,即互聯網出現后的繁榮時期。他寫道:
「過去9個月,整個科技行業大規模削減成本、企業支出穩定,加上消費水平頗有彈性,我們相信‘1995年時刻’的舞臺已經準備好了。」
著名金融教授Jeremy Siegel
退休的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Jeremy Siegel也不認為AI炒作是一個泡沫。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有些公司沒有實際業績但有巨大的估值」,這與現在主要由大型科技股引領的美股反彈有所不同。
金融公司CEO Dan Raju
金融技術和經紀公司Tradier首席執行官Dan Raju表示,將二者畫上等號是錯誤的,因為在這個階段,AI崩潰之説毫無根據。他同樣指出了兩個時期的不同之處:
「1999年,公司的估值和瘋狂的市盈率來自未證實的理論、未經實踐的公司。相比之下,2023年,我們看到具體的公司實實在在地實現了AI的優勢。並且,公司的市盈率仍處於合理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