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14 11:42
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自美聯儲去年3月開啟本輪加息周期以來,全球流動性快速收緊、多種貨幣大幅貶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以美元計價借貸的國家清償債務壓力驟增。而美聯儲激進加息還給美國自身造成銀行業危機等負面影響。
美聯儲強勢加息 引發全球金融動盪
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美元急劇升值,並在全球範圍產生嚴重破壞性后果,令不少國家本幣貶值、資本外流、償債成本上升、輸入性通脹加劇。舉例來看,土耳其2022年10月通脹率達85.51%,為24年來最高。阿根廷年化通脹率今年2月超過100%,為1991年以來首次。
美元大幅升值還嚴重加劇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美元債務負擔,令其外部融資環境惡化。為應對資本外流、本幣貶值,許多國家的央行被迫跟進加息,導致全球金融環境顯著收緊、發展中國家債務風險進一步增加。
世界銀行今年6月6日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由於利率上升,債務壓力正在增加。有14個低收入國家已經陷入債務危機或面臨陷入債務危機的高風險。
世界銀行還指出,美國利率快速走高對新興市場和發達經濟體造成重大挑戰,出現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升高。
美聯儲激進加息同樣給美國自身造成銀行業危機等負面影響。今年3月以來,美國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相繼被關閉,美國銀行業危機引發市場擔憂。
危機還蔓延至歐洲,導致成立於1856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瑞士信貸銀行股價暴跌,最終被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收購,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起事關兩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收購案。
2008年3月,美國摩根大通收購資金枯竭的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又被稱為「貝爾斯登時刻」。貝爾斯登被收購導致更大的行業和市場崩盤。不久后的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又稱「雷曼時刻」。隨着今年來美國三家銀行接連暴雷倒下,美經濟學家警告稱,美國銀行系統目前正處於又一個「貝爾斯登時刻」。
美國銀行業危機持續發酵,使得今年美國多家地區性銀行的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危機波及面可能更廣。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西部銀行股價近期出現大幅波動,其今年一季度末的存款規模為281.87億美元,同比下降16.9%。
輸出通脹 美元霸權將自身危機轉嫁世界
近年來,美國濫用經濟金融霸權,肆意「收割」全球財富,損傷世界人民福祉。其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不僅讓本國金融體系承壓,更是讓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美國轉嫁本國經濟危機的對象。
美國前財政部長康納利曾説過一句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這句話如今再次被驗證。
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濫用金融霸權,向全球市場注入數萬億美元。這種「大水漫灌」導致通脹壓力、動盪壓力、資產泡沫壓力不斷外溢。買單的卻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
2022年,美國通脹高企,美聯儲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轉向激進加息政策,推高美元指數,讓資本回流美國,卻把本幣大幅貶值、資產價格崩盤的惡果留給他國。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口承壓、輸入性通脹高企。多國通脹水平連創新高,經濟受到衝擊。對此,經濟學家指出,美國通過加息,將自己目前面臨的困境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轉嫁給了全世界。
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霸權地位以來,美國便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揮鐮刀」。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表示:「美國享受着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如今「佈雷頓森林體系」雖已瓦解,但美元霸權仍存。與石油掛鉤的美元和全球經濟深度捆綁。長期以來,美國根據自己的經濟周期,在「開閘放水」和「關閘斷流」間反覆切換,其真正目的是在美元大進大出過程中洗劫各國外匯,攫取鉅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