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瑞銀完成對瑞信緊急收購交易

2023-06-13 16:49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道據路透社6月12日報道,瑞銀集團12日説,它已經完成了對四面楚歌的本地競爭對手瑞士信貸集團的緊急收購,創建了一個資產負債表規模達到1.6萬億美元而且在財富管理方面更具實力的瑞士銀行巨頭。

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塞爾焦·埃爾莫蒂和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在瑞士報紙上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説:「對於瑞銀、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瑞士和全球金融業來説,這開啟了新的篇章。」

他們説,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一樁銀行併購交易,將給其客户、員工、股東和瑞士帶來「挑戰」,但也會帶來「許多機遇」。

這封信還稱,他們毫不懷疑他們會成功地完成這次收購。

合併完成后,瑞銀集團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將達5萬億美元,從而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財富管理公司之一,並在關鍵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不然它還需要多年時間去擴大其規模和影響力。這一合併也終結了瑞信集團長達167年的歷史,近年來其聲譽因醜聞和虧損而受到影響。

這兩家銀行在全球共僱用了12萬名員工,不過瑞銀集團已經表示將削減工作崗位以降低成本,並充分利用合併的效應。

在瑞士政府精心策劃的、旨在阻止瑞士第二大銀行因客户信心崩塌而倒閉的救援計劃中,瑞銀集團3月19日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約合33億美元)的低價收購瑞信集團的股份,並承擔可能出現的多達50億瑞士法郎的損失。

9日,瑞銀集團與瑞士政府就為收購瑞信集團部分業務所造成的損失提供90億瑞士法郎的公共支持的條件達成協議。

瑞銀集團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這筆收購交易——考慮到這次收購的規模和複雜性,這是一個非常緊張的時間表——以便為瑞信集團的客户和員工提供更多的確定性。

瑞銀集團和瑞士政府都保證,收購將給股東帶來回報,不會成為納税人的負擔。他們説,這次救助也是保護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所必需的,如果瑞信集團倒閉引發更廣泛的銀行業危機,這一地位將受到嚴重影響。

瑞銀集團在以低價收購瑞信集團后,將於8月31日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有望錄得巨大利潤。

不過,埃爾莫蒂警告説,隨着瑞銀繼續吸納瑞信的業務,未來幾個月將是「坎坷」的。瑞銀説,這一過程將需要3到5年時間。

瑞銀上月公佈了新集團的財務狀況的第一份概覽,強調了其中涉及的重大利害關係,提到了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的潛在成本以及收益等,還有這些數字存在的不確定性。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許多銀行收斂了自己的全球雄心,因為各國在銀行出現鉅額虧損后出臺的更嚴格監管規定侵蝕了銀行的收益,迫使它們重新考慮自己的業務。

瑞信的投資銀行部門的消失(瑞銀稱它將尋求大幅縮減該部門)標誌着歐洲又一家銀行撤出證券交易領域,現在這一領域基本上被美國公司把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