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09 20:53
·歐盟批准81億歐元公共資金支持芯片研發項目,56家企業將承擔68個項目,開發超越目前市場提供的技術,涉及傳感器、高性能處理器、微處理器等領域。首批新產品最早將於2025年推向市場,整個項目計劃於2032年完成,預計將創造約8700個直接就業機會。
歐盟委員會批准81億歐元(約合87億美元)公共資金支持芯片研發項目。
當地時間6月8日,歐盟宣佈已批准新的「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PCEI),支持微電子和通信技術的研究、創新和首次工業應用。新的「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名為「IPCEI ME/CT」,成員國包括奧地利、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馬耳他、荷蘭、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西班牙。成員國將提供81億歐元公共資金,並預計未來將釋放額外137億歐元私人投資。
「IPCEI ME/CT」的研發內容涵蓋材料、工具、芯片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的微電子和通信技術,56家企業將承擔68個項目,開發超越目前市場提供的技術,涉及傳感器、高性能處理器、微處理器等領域。這些項目旨在通過創新微電子及通信解決方案、開發高能效的電子系統和製造方法,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促進5G、6G、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技術發展。首批新產品最早將於2025年推向市場,整個項目計劃於2032年完成,預計將創造約8700個直接就業機會。
此次宣佈的「IPCEI ME/CT」是歐盟根據歐盟國家援助規則批准的第六個「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2018年12月,歐盟委員會根據歐盟國家援助規則批准了首個「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支持微電子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彼時預算為17.5億歐元。2020年12月7日,22個成員國簽署了關於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倡議的聯合宣言,在半導體技術方面進行合作和共同投資,建立新的IPCEI。
為推動歐盟半導體產業發展,今年4月,歐盟批准涉及430億歐元補貼的「歐盟芯片法案(The EU Chips Act)」,旨在建立歐盟半導體供應鏈,避免汽車等重要行業的芯片短缺,並與美國和亞洲同行競爭,計劃到2030年生產全球20%的半導體。
「歐洲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 (Thierry Breton)認為,通過掌握最先進的半導體,歐盟將成為未來市場的產業強國。據彭博社報道,英特爾、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格芯(GlobalFoundries)和Wolfspeed等多家半導體公司已宣佈新的投資計劃,臺積電也在考慮在德國建立生產基地。
另據POLITICO報道,英特爾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的工廠投資額為170億歐元,有關支持計劃的具體細節仍在談判中。有報道稱,英特爾正在尋求比最初的68億歐元更多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