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小盤股指數大舉反攻!和明星科技股比哪個更吃香?

2023-06-07 23:02

隨着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危機暫時緩解,上周的非農報告也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健康,經濟「軟着陸」的希望讓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小盤股。此前表現低迷的羅素2000指數三個交易日上漲超6%,投資者正在尋找新的機會。

小盤股受到市場青睞

距離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不足兩周的時間,市場將目光轉向了經濟前景和加息周期后續路徑。結合近期美聯儲官員的表態,外界預期美聯儲可能將下一次加息的節點推迟到7月。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厄拉姆(Craig Erlam)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5月非農就業人口超預期,考慮到失業率回升至3.7%,加上薪資增速放緩,表明勞動力市場狀況有降温的跡象,這可能使美聯儲有理由放棄本月的加息,等待更多的數據以決定未來的政策選擇。

今年以來美股呈現急劇分裂的走勢,由於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羅素2000指數大幅落后,總市值一度被蘋果一家公司超越,而大盤科技股的強勢表現則助力納指和標普500指數度過了多次危機。道瓊斯市場統計顯示,年內納指和羅素2000指數之間的表現差距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如今,形勢似乎在扭轉,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令資金開始轉向小盤股,地區銀行股企穩反彈成爲了重要推手。6月以來,羅素2000指數累計漲幅6.3%,幾乎是同期三大股指漲幅的3倍。

厄拉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暫停加息有利於提振風險偏好,由於大盤指數整體估值處於歷史高位,相對而言,周期性特徵更強的小盤股更具吸引力和彈性。

對於行情的延續性,LPL Financial首席全球策略師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美股的上漲似乎正在從科技股向外擴散,羅素2000指數反彈是積極信號,因為這與信貸市場和銀行業前景密切相關,對投資者心理和市場基調非常有幫助。

CI RegentAtlantic Private Wealth聯合首席投資官卡匹林(Andy Kapyrin)也認為,小盤股反彈是個好兆頭,這表明「市場廣度更健康」。「小盤股往往處於股市風險更大的一側,波動性更高,在我看來,當小盤股經歷大幅上漲時,這表明投資者不僅渴望擁有更確定性的方向,與經濟狀況預期也更相關。」他補充道。

厄拉姆説,對於風險資產而言,「軟着陸」應該是最佳情形。受到近40年來最激進的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通脹壓力正在逐步緩解,但依然遠高於美聯儲的目標,他説:「FOMC暫時保留了進一步行動的選擇,結合數據決定未來路徑和積極與外界溝通將有利於避免政策過度的風險,從而減少經濟不確定性,有利於板塊輪動和周期性行業的復甦。」

明星科技股能走多遠

今年以來,科技股幾乎主導了美股的漲勢。目前美股最大的8家科技股已經佔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30%,佔納斯達克100指數的近55%。

投資者正在關注本輪成長科技股的行情能走多久。個別公司的漲勢正面臨考驗,蘋果公司本周發佈了首款頭顯Vision Pro,市場反映相對冷淡。作為人工智能的龍頭企業,英偉達在上周觸及1萬億市值大關后震盪下跌,區間調整幅度近9%。

花旗認為,短期科技股可能面臨持續調整的壓力。花旗全球量化研究主管蒙塔古(Chris Montagu)表示,與所有其他地區相比,投資者在持續買入美國股市,「其中納斯達克指數的定位是最極端的,這些多頭頭寸的平均利潤為7.6%,已經是獲利回吐概率顯著增加的水平。相比之下,標普多頭頭寸的平均利潤只有2.7%。」

在人工智能熱潮的推動下,上月科技類基金吸引了85億美元的資金,創下歷史新高。美銀首席策略師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此前曾警告,人工智能領域處於「嬰兒泡沫」時期。他援引了1999年的教訓,當時互聯網股的上漲和強勁的經濟數據促使美聯儲重啟貨幣緊縮政策,9個月后科技股泡沫破裂。近日,他繼續重申了謹慎的觀點,「科技股已經對美聯儲6月的暫停進行了定價,當前的逆向交易是:賣出人工智能類相關股票」。

對於科技股而言,接下來美聯儲堅持將基金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更長時間將是潛在風險點。摩根大通策略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表示,對於科技股的前景雖然仍持樂觀態度,下半年美國股市可能面臨經濟增長與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間日益嚴峻的權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