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07 08: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長江商報
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合力泰持續經營能力堪憂,卻成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
6月5日晚間,合力泰(002217.SZ)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與慧舍科技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所持公司5.0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15%)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慧舍科技。
公告顯示,雙方同意,本次股份轉讓的每股受讓價格為人民幣6.09元,標的股份轉讓總價款為30.65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6月5日收盤,合力泰股價漲停,報3.94元/股。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價在信披前漲停,可能存在內幕信息泄露的情況。
以3.94元/股計算,合力泰控股股東此次出售股權,溢價高達約55%。需要注意的是,公開信息顯示,慧舍科技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文瑾,有媒體報道稱文瑾為合力泰前實際控制人文開福之女。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0年至2022年,合力泰營業收入持續下滑,淨利潤累計虧損約65億元,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77.45億元。
「接盤俠」慧舍科技成立不足3個月
6月5日晚間,合力泰發佈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通知,控股股東與深圳慧舍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慧舍科技」)於當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所持合力泰5.0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15%)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慧舍科技。
公告顯示,雙方同意,本次股份轉讓的每股受讓價格為人民幣6.09元,標的股份轉讓總價款為30.65億元。
需要關注的是,6月5日收盤,合力泰股價漲停,報3.94元/股。6月6日,公司又迎來一個漲停板,報收4.33元/股。
一位資產管理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從合力泰的基本面上看,公司經營未出現重大標紅,股價在信披前漲停,可能存在內幕信息泄露的情況。
即便以3.94元/股計算,合力泰控股股東此次出售股權,溢價高達約55%。如果以6月4日收盤價3.58元/股計算,溢價則為70%。
合力泰表示,本次交易事項能否最終實施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本次交易事項最終實施,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變更為慧舍科技,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變更為李興龍。
慧舍科技有何背景,能一口「吞下」上市公司合力泰?
公告顯示,慧舍科技成立於2023年3月15日,至今不足3個月,註冊資本達31億元。根據慧舍科技《合夥協議》中對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作為執行事務合夥人所賦予的職權,認定執行事務合夥人李興龍為慧舍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慧舍科技由貴安新區綜保新型工業發展股權基金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70%、貴陽臻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8%,而李興龍和文璟均分別僅持股1%。
而貴安新區綜保新型工業發展股權基金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於2023年4月28日,要晚於慧舍科技成立時間,公司三大股東分別為貴州華科明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科技貴州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和貴州貴安綜合保税區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慧舍科技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文瑾,並有媒體報道稱文瑾為合力泰前實際控制人文開福之女。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顯示,為促使合力泰及其子公司在過渡期間及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持續穩定經營,受讓方同意自本協議簽訂之日起,通過適當方式向標的公司提供不低於30億元的資金支持。
這也表示,慧舍科技將拿出逾60億元資金,用於收購和「拯救」合力泰。
就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露、慧舍科技資金是否充沛等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合力泰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扣非淨利三年累虧77.45億
合力泰創立於2003年,2008年2月上市,是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智能硬件方案商和製造商,處於電子行業中游,目前為一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經過多年的發展,合力泰現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終端核心部件一站式服務商,公司主要產品包含顯示類產品(OLED/TFT/TN/STN/電子紙等)、光電傳感類產品、柔性線路板及應用產品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智能穿戴、智能零售、智能汽車、智能製造等諸多領域。
然而,2022年,合力泰面臨短期內智能手機需求疲軟的外部環境,以及顯示模組市場競爭加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等不確定因素,特別是智能手機供應鏈的行業競爭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在短期內尚未消除,產品訂單持續下降,產能利用率不足致使單位成本上升,進而導致毛利率下降。公司相關資產出現一定的減值跡象並於當期計提了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數據顯示,2022年,合力泰營業收入達119.0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64%;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34.6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615%;經營性現金流淨額5.3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1.08%。
具體來看,合力泰2022年整體毛利率為1.36%,其中光電傳感類、FPC類、其他顯示類產品的毛利率均為負值,分別為-7.72%、-17.93%、-83.86%。
而且,2022年年末,合力泰研發人員數量1254人,較2021年末減少54.97%。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8.83億元,同比減少17.14%;資本化研發投入佔研發投入的比例為26.85%,較2021年下降3.14個百分點。公司研發投入與研發人員數量變動趨勢不一致。
實際上,2020年,合力泰已陷入鉅額虧損,公司這年實現營業收入171.53億元,同比下滑7.93%;淨利潤-31.19億元,同比下滑401.88%。
2021年,合力泰雖避免了虧損但收入下滑,公司該年營業收入達162.33億元,同比下滑5.37%;淨利潤7676.15萬元,同比增長102.46%。
綜合來看,2020年至2022年,合力泰營業收入持續下滑,淨利潤累計虧損約65億元。同期,合力泰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3.21億元、-9.09億元和-35.1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77.45億元。
2023年一季度,合力泰營業收入達18.44億元,同比下滑45.92%;淨利潤虧損4.42億元,同比下滑122.51%;扣非淨利潤虧損4.5億元,同比下滑109.62%,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堪憂。
而且,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合力泰貨幣資金僅19.19億元,但短期借款高達56.78億元,同時公司還有16.77億元商譽懸頂。
5月12日,深交所向合力泰發出年報問詢函,但上市公司至今已三次發佈延期回覆公告。
責任編輯:楊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