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午評:恆指漲0.51%,恆生科指漲0.64%地產股集體大漲

2023-06-06 12:16

6月6日消息,美股周一走勢向下,大市經過連日上升后,高位有回調壓力,三大指數均錄得跌幅收市。美元反覆靠穩,美國十年期債息回落至3.68釐水平,金價低位反彈,油價走勢亦向好。恆指、科指今日早間震盪上行后回落,截至午盤,恆指漲0.51%,報19206.63點,恆生科技指數漲0.64%。盤面上,地產股強勢衝高,電商股表現亮眼,蘋果概念股、電力股震盪走軟。大型科技股走勢分化,網易漲約3%,京東漲超2%,快手、騰訊跌約1%,合景泰富集團、時代中國控股飆漲逾15%。

內房股集體大漲,時代中國漲20%、合景泰富漲17%,融創中國、龍光集團漲超12%,遠洋集團漲10%,港股物業管理股跟隨走強,合景悠活、時代鄰里漲超11%,融創服務、碧桂園服務漲近7%。房企陸續公佈5月銷售數據:合景泰富5月預售額為23.8億元;碧桂園5月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額約人民幣182億元;融創中國5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77.9億元;雅居樂5月預售額42億人民幣;越秀地產5月實現合同銷售額同比上升約49.6%至123.55億元。

汽車股普漲,零跑汽車漲6%,理想汽車、長城汽車漲4%,小鵬汽車漲超3%,比亞迪、蔚來跟漲。消息面上,國常會指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税減免政策,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更大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中信建投表示,政策刺激持續加碼,看好汽車板塊反彈情緒延續。

蘋果供應鏈集體走弱,高偉電子一度暴跌24%,截至午盤跌16%,股價創3個月新低。消息上,蘋果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在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中亮相,定價3499美元,暫定明年年初上市,較市場更貴、更迟交貨。蘋果發佈Vision Pro后,股價由歷史新高最終倒跌收場。市場普遍認為其價格過高,且量產時間低於市場前期預期。

專家觀點:

華盛證券高級分析師 Louis:美國公佈5月份ISM非製造業指數回落至50.3,遠差過預期52.4,及上月51.9,更創出今年以來最低。4月份工廠訂單按年僅升0.4%,同低過預期0.8%及上月0.9%。再公佈5月份Markit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4.9,低過預期55.1。同月份綜合PMI報54.4,同低預期54.5。整體經濟數據稍欠理想。美股三大指數個別發展,道指小幅高開后曾升41點,唯數據偏軟而拖累倒跌,最多跌209點,最后小量收窄跌幅收市。標普平開后在窄幅上落,最后跌8點收市。納指則受惠於蘋果介紹新產品Apple第一款AR/MR Vision Pro,及全新自家制造的芯片M2 Ultra。刺激股價曾創出52周新高184.95美元而最多升89點,唯弱勢持續,最后倒跌11點收市。

港股早上小幅高開8點后,曾見偏軟回吐64點,但仍能穩守在19043以上。隨后再有北水流入,支持恆指再向上擴大升幅至高見19377,最多升268點。港交所日前公佈,上星期已正式通過港幣-人民幣雙櫃檯的全部測試,當中包括雙櫃檯的端對端,和相關的實習環節,皆見成功通過。並正式在6月19日(星期一)推出。首批有21只股票已經成功申請增加人民幣櫃檯,當中有19只為藍籌。同時有9位交易所參與者已獲授權成為雙櫃檯莊家,併爲相關股票提供合適的流通量行動及進行莊家活動。為市場上或投資者提供適當的流通量。內地、香港兩地證監會正研究將人民幣櫃檯納入互聯互通之港股通內。

內地滬深股市繼續由上證造好。早上齊低開后,也僅是上證有支持,能反彈倒升。曾再擴大升幅,但最后僅微升1點收市。深證及創業板再度低開,繼續下跌,更未見反彈。最后分別跌0.54%及0.89%收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內的科創板,是日再有超越百倍市盈率的新股上市,重慶西山科技,發行價135.80元人民幣,籌集資金16.32億元,超額約兩倍。市盈率高達109倍,遠高過上市同業平均市盈率。是日上市,股價曾高見201元。帶動公司總市值超過105億元。集團主要業務是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手術動力裝置之研發、生產和銷售。當中包括手術動力裝置整機、耗材及相關配件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