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6-06 06:06
「我們關注的是美國消費者將面對的價格,而不是多少桶(的產量),原油價格自去年來已大幅下降。」當地時間4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這樣對英國路透社説道。經過2天的會議、數小時激烈討論、沙特阿拉伯追加減產后,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歐佩克+」)終於就減產協議達成一致,消息公佈后國際油價隨之上漲。但之后油價走勢能否按沙特「預想的劇本」走,《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分析師認為,未來全球經濟形勢和國際政治走向給油價帶來諸多不確定。
激烈交鋒
美國CNBC網站報道稱,當地時間6月3日至4日,「歐佩克+」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會議決定,此前達成的減產計劃到今年年底將維持不變,並從2024年1月開始,一年內的日產量調整為4046.3萬桶。此外,沙特能源大臣薩勒曼在「歐佩克+」會后宣佈將額外自願減產,從今年7月開始將日產量從5月的約1000萬桶降至900萬桶。
這一決議的達成並不容易。早在本月1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此次會議上「歐佩克+」不會繼續減產,但3日,路透社又稱「歐佩克+」將繼續減產。美國《華爾街日報》5日稱,在對全球能源需求放緩的擔憂之下,「歐佩克+」舉行了近年來最具爭議之一的產量會議,經過數小時的激烈交鋒,「歐佩克+」成員國才達成了一致。
「歐佩克+」的產量計劃通常由成員國事先商定,在正式會議期間就會迅速通過批准。然而,這一次,「歐佩克+」內部圍繞生產配額的爭論十分激烈。與會代表稱,沙特正推動一些成員國減產,但面臨着頑強的抵制,尤其是一些來自非洲產油國的抵制。諸如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家因投資、技術制約,一直以來無法完成分配的生產額度,若此次繼續減產,它們可能會有產能損失。
俄羅斯一開始也沒有減產的意願。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在4月底曾表示,他不認為「歐佩克+」會在6月初的會議上採取任何新的行動,因為多個產油國剛在一個月前開始自願減產。阿聯酋甚至在尋求生產更多石油。美國《紐約時報》5日稱,阿聯酋正在投資數十億美元提高石油生產能力,從2024年開始,該國的配額將每天增加20萬桶。與會代表們表示,沙特自願額外減產后,才加快了會議進程,最終幫助協議達成。
沙特額外減產背后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歐佩克+」部長級會議進展不太順利的原因在於主要產油國與非洲產油國之間分歧比較明顯。其中,沙特等主要產油國減產比較堅決,但是非洲產油國擔心石油減產影響財政收入而減產信心不足。他認為,沙特等國「財大氣粗」,能夠承擔石油減產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但是非洲產油國受疫情影響,產能不足,如果再進一步減產,將影響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影響其財政安全。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引述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的話稱,減產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的銀行業危機及其「對市場機制的干預」——俄羅斯以此代指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價格施加的最高限制。此外,近幾個月來,對出現另一場銀行業危機的擔憂,導致投資者拋售大宗商品等風險較高的資產,背景是油價已經從2022年3月的峰值139美元/桶跌至近75美元/桶,並且全球經濟衰退的出現還可能會引起油價的進一步下跌。對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的擔憂,以及對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出現債務違約的擔憂,都對油價形成了壓力。
據《紐約時報》報道,儘管歐佩克沒有對外公佈價格目標,其官員表示將着眼於長遠,但分析師認為,沙特對現在每桶80美元的價格感到不安。薩勒曼曾特別警告稱,歐佩克可能會減產以支持油價,並打擊押注油價下跌的做空交易員。埃及《消息報》報道稱,作為歐佩克的龍頭,沙特的減產幅度可謂「夠狠」,意在起「表率作用」,讓其它國家跟進,以期共同阻遏油價跌勢,助力其經濟發展。
在沙特承諾7月份額外減產穩定市場后,油價應聲上漲。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開盤上漲超4%,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漲幅也超過2%。但風險在於,這種增長會不會持續下去。
美國不高興?
在4月的時候,沙特領導的歐佩克出人意料的減產就曾引發與美國政府的摩擦,拜登政府更願意壓低油價減輕美國消費者的壓力,緩解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稱,「歐佩克+」集團的任何進一步削減措施,都可能導致它與試圖通過提高借貸成本來對抗通貨膨脹的主要消費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報道還稱,美國方面稱,「歐佩克+」在上個月的行動是不恰當的,而西方也反覆批評歐佩克。美國正在考慮通過一項名為「NOPEC」(禁止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的立法——根據這項法案的規定,一旦發現歐佩克參與破壞市場穩定,就將允許沒收該組織在美國境內的資產。
對於未來的油價走勢,卓創資訊分析師桑瀟接受採訪時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歐佩克+」減產協議延長對油市是利好消息,短期支撐油價上漲,但市場情緒穩定后,產油國實際產量與目標產量的預期差又將令利好效力明顯縮水。因此,全球原油市場高風險性仍然存在,未來石油價格高波動性預計還將延續。他認為,影響油價的另一個因素是全球經濟的表現,如果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全球需求將減少,油價勢必下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儘管產油國盡最大努力來提振原油價格,但石油交易員仍押注油價將繼續下跌。自「歐佩克+」去年10月通過每日減產200萬桶來刺激市場以來,油價一直在下滑,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累計下跌約20%。其它國家的石油產量、經濟放緩、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石油出口仍強勁等因素都在抵消減產的影響。眼下「歐佩克+」面臨諸多挑戰,不僅成員國間相互爭吵,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國家還在蠶食其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