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芯片概念股繼續走強 中芯國際(00981)領漲 23年內行業周期將見底回升?

2023-06-05 16:36

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5日,港股芯片股普漲,截至收盤,中芯國際(00981)漲超6%,華虹半導體(01347)、ASMPT(00522)、上海復旦(01385)等股拉昇跟漲。中金公司稱,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隨着經濟逐步回暖,疊加「AI熱潮」催化,全球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從而進一步提升半導體的去庫存增速。

消息方面,根據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上周發佈關於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的意見,意見提出,持續推進「廣東強芯」工程,抓緊組建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全面建設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除了政策利好之外,AI行情出現了小幅回暖。龍頭股英偉達(NVDA.US)上周暴漲20%引發市場關注,帶動了半導體概念股走強。

值得一提的是,據中國臺灣電子時報今日報道,IC設計廠商透露,臺積電(TSM.US)堅持調漲代工報價,自2024年1月起先進製程將再漲3%-6%,按照製程、訂單規模與合作緊密程度,眾廠漲幅不一。目前,臺積電已陸續與蘋果、聯發科、AMD、英偉達、高通與博通等多家客户溝通漲價事宜

此外,SEMI數據顯示,此前因半導體市場需求疲軟、庫存水平升高,導致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快速下降至80%以下;但從其跟蹤的2023年Q2各行業指標來看,環比均有所改善,預計晶圓產能利用率跌幅將在Q2放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至少有30家公司和機構正在訓練人工智能大模型。除了已經公佈相關聊天機器人產品的百度、阿里巴巴、商湯等公司之外,科大訊飛正式對外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這也意味着,未來企業對於人工智能服務器的需求和網絡基礎設施支出將會繼續增加。

算力是AI芯片底層土壤,據IDC數據,未來5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CAGR將達52.3%。而AI芯片中,GPU佔據着主要市場規模。2022年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中,GPU芯片所佔市場份額達89.0%。

未來AI應用的落地離不開龐大算力的支撐,也將推動算力產業鏈快速增長。IDC指出,2021年中國AI投資規模超100億美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267億美元,全球佔比約8.9%,排名第二,其中AI底層硬件市場佔比將超過AI總投資規模的半數

近期,中信證券、東吳證券和信達證券等券商在研報中表示,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前修復。

中信證券認為,經歷過一季度ChatGPT及AI概念的催化后,時事熱點有望促使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前修復,預計環比復甦趨勢有望持續,期待下半年消費電子需求恢復及遠期AI對算力和存儲需求的拉動。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半導體投資窗口已經開啟,堅定看好半導體投資機會。本輪半導體周期自21年中開始下行,調整時間、空間均已相對到位。從晶圓廠、封測廠、終端需求等多方面驗證,23年內周期有望見底回升。

信達證券近日發佈研報,認為AI驅動半導體行業需求修復,此輪半導體周期拐點可能提前到來。由AI所帶來的科技產業革命將持續傳導至半導體各個環節,投資機遇交疊出現。疊加行業周期觸底,半導體板塊長期成長趨勢明確,AI算力核心、行業周期復甦和國產替代三大邏輯共振。

除了券商看好之外,最近基金持續加倉設備及算力板塊,亦給其股價帶來動力。根據萬聯證券5月11日的報告,從基金重倉配置情況來看,2023年Q1電子行業仍維持超配,但超配比例有所收窄。機構對半導體制造鏈及算力產業鏈關注度較高,半導體設備及AI芯片、服務器等板塊的標的獲積極加倉。

但也有多位廠商、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儘管AI需求大增,但由於其基數太小,對存儲行業的影響有限;此外,存儲芯片銷售價格目前仍未有起色,但行業普遍認為6月開始會有提升。不過,業內判斷會提升的原因並非需求激增,而是「去庫存」措施見成效,疊加價格已降至冰點,採購心態發生變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