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股債收益差「冰點」時成立的基金,確實拉長時間都賺錢,只是差距有點大……

2023-06-05 15:23

本文來自:聰明投資者;作者:浩冉

上周天風證券研究所這張「股債收益差接近-2X區域」的圖很火。

股債收益差,是代表股市的「投資收益率」高於代表債市的「無風險收益率」的部分,常被用於判斷股票和債券哪一類資產投資性價比更高。

某種程度,是很能反映股市預期的一個指標。

2012年以來,共出現過6次股債收益率達到或逼近-2X的階段。

分別是2012年12月初、2016年1月底、2019年1月初、2020年3月底、2022年10月底,以及當下。

在這幾個時間點,市場都充斥着很多悲觀的預期,瀰漫低迷的投資情緒。

基金新發也是。相較於已經被視為低谷的3、4月,剛過去的5月,基金發行數量和份額繼續下滑,創近8年以來新低。而上一次還是2015年股災之后。

事實上,市場冰點時刻,能以較低價格買入心水的優質公司,對於新基金建倉是友好的環境。

在我們大致印象中,低點的新基金「難發好做。但,是不是這些時點成立的基金,買定都賺錢?

我們拿歷史數據來看看。拉取4個階段,在股債收益率-2X前后一個月成立的基金相關數據。(注:只保留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平衡混合、靈活配置型基金,有重複份額的只保留A類。)

01

2012年12月初


2012年對股票投資者而言,是驚心動魄一年。經歷了年初的短暫反彈后,在歐洲債務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雙重打擊下,上證指數不斷震盪下跌,一度創下近四年來新低,市場人氣降至冰點。

據中登公司公佈的數據,A股2012年新增開户數僅有552.45萬戶,較上年同比減少接近五成,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低。

不過年底的強勢反彈,上證指數最后一個月衝刺上漲,全年最終錄得升幅。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年6月2日

這段期間成立的新基金較少,只有8只。表現最好的是農銀匯理行業輪動(720.70%),其次是興全商業模式優選(463.83%)以及摩根核心優選(344.55%)。

但不同產品的收益差距較大,有2只基金總回報甚至還沒超過100%,之后幾個時間段基金的表現也同樣如此。

農銀匯理行業輪動歷任基金經理包括魏偉、郭世凱、韓林以及邢軍亮4位,在任時的業績表現均排名同類基金前列。

雖然歷任基金經理都不拖后腿,同時業績非常優異,但這隻基金的規模一直以來都比較小,常年在5億以下,去年底規模增至7.19億,今年一季度達7.92億。

現任基金經理邢軍亮是農銀匯理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成長派」投資人,2018年9月加入農銀匯理基金,2021年7月開始管理基金,行業輪動是他管理的第一隻基金,該基金任職總回報為18.27%(截至2023年6月2日),在同類基金中排前2%。

邢軍亮是中科院半導體的博士,入行早期一直跟蹤的是TMT方向、中小盤、通信行業,長期專注新能源研究,對熱門賽道有很強的覆蓋能力,研究員時就以能推票、敢挖掘聞名。

2021年11月,邢軍亮與農銀匯理前明星基金經理趙詣共同管理規模業績都備受關注的基金——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並從2022年3月開始單獨管理。

由於近段時間新能源板塊不佳,導致該基金淨值有較大幅度的回調,但今年一季度農銀匯理行業輪動的持倉從新能源大調倉至AI。

該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更換了6只,主要是從新能源轉向數字經濟、AI等方向。

興全商業模式優選自成立以來共換過3任基金經理,分別是董承非(2012.12.18-2013.12.23)、吳聖濤(2012.12.18-2018.07.10),以及喬遷(2018.07.10至今)。

喬遷是聰投一直在跟蹤的中生代女性基金經理。2008年加入興全基金,從研究員做起,研究範圍從消費行業逐漸擴展到醫療和製造業,2015年的升任興全合潤的基金經理助理,而這隻基金的管理人是謝治宇。

2017年,喬遷正式擔任基金經理,截至目前,她所管理的興全新視野和興全商業模式優選規模加起來為236.23億,已是公司中流砥柱的基金經理之一。

2018年7月10日任職以來,興全商業模式優選近5年的時間任職年化近17%,累計收益為115.73%。

喬遷的投資風格主要以價值投資為主,從自下而上的投資方式出發,關注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具有較強的定價能力,同時她的資產配置以均衡配置著稱,多行業分佈、持股分散。

02

2016年1月底


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讓人印象深刻,上證指數從2015年6月15日的5178點開始,一路狂跌,7月初在3450點附近探底,8月直接跌到3000點之下,2個月時間的跌幅高達42%,幾乎「腰斬」,但四季度稍有回調。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年6月2日

2015年底2016年初的A股市場相對來説還是比較低迷,但還是有不少基金公司在這波低點時發新產品,力求在低位建倉。

這段期間成立的基金全部獲得正收益,共有3只產品總收益超200%——萬家新興藍籌、工銀前沿醫療,以及國泰大健康,現任基金經理分別為莫海波、趙蓓和徐治彪,其中前兩隻期間沒有更換過基金經理。

先看萬家新興藍籌。雖然萬家近幾年明星基金經理頻出,比如黃興亮、黃海、李文賓等,但莫海波卻被認為是「萬家基石」,因為在2019年之前,莫海波撐起了萬家權益的一片天。

莫海波2010年在財富證券任分析師,2011年后進入中銀國際證券,任分析師、環保行業研究員、策略分析師,投資經理,2015年3月加入萬家基金,同年5月開始管理基金,目前是公司副總經理。

莫海波當前在管6只基金,總規模為109.30億。

我們之前分析過華商周海棟「旗下無差基」,其實莫海波也是。除了這次篩選出來的新興藍籌,其他幾隻產品,不管是2015年就開始管理的,還是2020年纔開始管理的,業績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均非常靠前。

產品行業配置上,莫海波偏愛農業、房地產,這兩行業幾乎貫穿他基金管理的生涯,除此之外還會佈局有色、新能源、半導體、軍工、汽車、家電、銀行、非銀、基礎化工等,但消費和醫藥卻較少涉獵。

對於看好的方向,莫海波也敢於下重手,比如2022年就集中在軍工、地產、種子這3個方向,其他行業佔比微乎其微。

工銀前沿醫療2016年2月成立以來,始終都由「醫藥女神」趙蓓主要負責管理,主要通過投資於前沿醫療領域中具有高成長性的優質上市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力爭獲取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

擁有藥學和金融學雙專業背景的趙蓓,2010年加入工銀瑞信從事醫藥行業研究,2014年開始管理第一隻基金——工銀醫療保健,2016年開始管理工銀前沿醫療,現任醫療保健研究團隊負責人、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投資總監。

趙蓓會重點關注順應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景氣領域,尋找景氣度向上變化以及較高成長性帶來的機會,用積極主動的增量思路去找機會,而不是單純的以躺平的、存量競爭思路去找機會。

趙蓓比較擅長捕捉趨勢剛起來、市場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有預期差的機會,獲得估值和業績雙升帶來的大機會。

比如在2020年下半年藥品集採來臨后,工銀前沿醫療大幅減倉可能受到較大沖擊的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等,大幅加倉受集採影響較小的醫療服務;2022年以來,在中藥受到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又大幅加倉中藥股。

不過近兩年醫藥板塊,趙蓓管理的產品淨值也是有所回調。

值得一提的是,趙蓓今年的表現已經遠超經常拿來做對比的中歐葛蘭,工銀前沿醫療和中歐醫療健康今年以來(截至2023年6月2日)的表現分別為4.46%和-8.64%。

國泰大健康現任基金經理為2017年10月接手的徐治彪,關注聰投深夜食堂的朋友肯定對他印象深刻。

徐治彪是一位樂於分享自己投資理念和市場觀點的基金經理,在市場多個關鍵節點果斷向投資者發聲,其后的市場發展也驗證了他當時觀點的前瞻性。

他的投資框架清晰,具備宏觀大類資產配置和中觀行業比較能力;同時選股能力出衆,追求長期阿爾法,自下而上選擇長周期、未來趨勢加速向上的企業。

徐治彪非常追求確定性和長周期,注重估值,從過往投資案例看,「逆勢投資,低位建倉,長期持有」是其鮮明的標籤。

03

2019年1月初


同樣在2018年熊市過后,市場還是慣性低迷了一段時間,這段期間成立的基金大都是正收益,除了國融融泰和蜂巢卓睿靈活這兩隻「迷你基」。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年6月2日

表現最好的是蔣璆在管的華安製造先鋒,成立以來的總收益為211.19%,其實在聰投很多盤點中,蔣璆都多次出現。

蔣璆的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為立足於價值型的成長投資,也就是GARP策略,投資範圍聚焦於科技成長、高端製造以及周期賽道。

一方面,蔣璆會在複雜的市場中尋求挖掘一些長期配置的投資機會,主要從成長行業中選擇領跑型的公司;另一方面,還會通過中短期配置一些成熟行業中的進取型公司進行互補。

蔣璆非常尊重市場的反饋,同時也極具逆向思維,擅於挖掘一些左側佈局的機會——尊重市場的反饋,所以他加入了自上而下的投資視角;而逆向思維則是他敢於質疑的精神,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市場中欠缺一些質疑的聲音,因此追漲殺跌屢見不鮮。

對於如何在高景氣賽道上如何選出具備合理估值的好公司?蔣璆認為要把握三點:

首先是自上而下,尋找政策和景氣共振的上行賽道進行佈局;

其次具體到個股的選擇上,將目光聚焦在關注成長性、競爭壁壘、管理層等因素;

最后在組合構建上,注重中長期戰略投資佈局+中短期戰術機會捕捉;長期戰略性配置上,主要選擇成長行業中的領跑型公司。

除了蔣璆,大家比較熟悉的丘棟榮、傅友興、胡昕煒等老將也都有在2018年熊市后成立了新產品,收益同樣不俗。

04

2020年3月底


2020年初疫情爆發,一季度股市大跌,但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全年A股市場幾大指數均實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上證指數上漲13.87%,深證成指上漲38.73%,年度均實現正回報。

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漲勢更為顯著,中小板指數上漲41.91%,創業板指數上漲64.96%,表現全面超越全球其他股指。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年6月2日

但在橫盤震盪的2021年以及跌幅慘重的2022年,這段期間成立的基金到目前為止有四分之一沒有獲得正收益

包括易方達「三劍客」之一的蕭楠,當年低點發行的易方達消費精選,在經歷了2020年的過山車表現之后,時隔3年多淨值不到9毛錢。

表現最好的是中金新鋭(100.58%),這是一隻券商集合資管轉型的公募產品,也是這段期間成立的唯一一隻翻倍的基金。

這隻基金最開始是由韓慶管理,從業績結果看,韓慶和現任基金經理朱劍勝管理得都還不錯。

朱劍勝,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碩士,是中金的一名新鋭投資經理,「科技製造,價值成長」是他的一大特點。

2016年7月至2020年10月,他在匯豐晉信投資部擔任研究員職務,負責股票研究工作;2020年加入中金,先后擔任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投資經理職務,負責股票投研工作,目前是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

在吸收了匯豐晉信的PB-ROE框架后,朱劍勝現在做的是「低估值成長投資」,他自述自己的價值成長策略以低估值為基石、全生命周期定價為核心,最重要在於其成長性必須與估值相匹配。

因此大部分投資的是成長股的早中期,更講究成長股方向的確定性以及成長的潛在彈性,追求前瞻研究、敢於逆向投資。

不過作為一名新生代基金經理,朱劍勝的投資能力還需時間檢驗。

05

寫在最后


另外去年10月底成立的新基金,現在不少收益都還是負的,因為成立才半年多時間,還不具備參考性。

綜上分析,在股債收益差為-2X時成立的基金並不一定百分百就能獲得正收益,就和三年封閉產品打開后也不都是正收益一樣。

總體看,獲得正收益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從周期的角度出發,低點入場是一個性價比較高、成功率較大的選擇。

而且時間越長,妥妥賺錢的機會越大。

當然,賺錢的差距也體現在基金的選擇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