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能源企業「走出去」 中亞投資多點開花

2023-05-27 04:00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今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5月18~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召開,全球目光聚焦在中亞這個「一帶一路」倡議發軔之地。十年來,中國同中亞五國在能源、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自1997年中國石油成功收購阿克糾賓項目開始,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已經走過二十余年時間,哈薩克斯坦曼格什套油氣項目、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等項目相繼落地。特別是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能源合作架起一座橋樑。

目前,除了中國石油之外,中國石化、國家電投、金風科技等一大批能源企業都已在中亞紮根佈局,投資遍及石化、電力、風電等產業。

合作互利共贏

經濟發展能源先行,保障能源安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堅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能源開放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此外,《規劃》提到,鞏固拓展海外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完善海外主要油氣產區合作,優化資產配置。持續鞏固推動與重點油氣資源國的合作,加強與重點油氣消費國的交流,促進海外油氣項目健康可持續發展,以油氣領域務實合作促進與資源國共同發展。

中亞地區在全球能源供給版圖中佔據重要一環。BP發佈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22》顯示,中亞地區原油剩余探明儲量約41億噸,佔全球總量的1.8%;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約17萬億立方米,佔全球總量近9%。其中,哈薩克斯坦油氣探明儲量居中亞首位,石油儲量約40億噸,天然氣儲量約兩萬億立方米。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量居中亞首位、世界第四。

經過多年發展,中亞油氣資源正在成為我國能源供給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對外依存度分別超過70%和40%。如此局面下,鞏固和拓展與油氣等能源資源出口大國互利共贏合作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

目前,已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是中國西北方向重要的能源戰略通道。

記者從中國石油方面瞭解到,截至2023年年初,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1.5億噸。2022年,中亞天然氣管道進口天然氣432億立方米,約佔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30%。

中亞地區的能源供給對我國能源安全保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次「中國—中亞峰會」期間,與會各方指出穩定的能源供應對發展經貿投資合作的重要性,支持加快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

投資多點開花

1月6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佈《中國—中亞能源合作報告》,在發佈會上,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魏曉威指出,中亞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首倡之地。共建「一帶一路」從倡議到實踐,10年來不斷走深走實,能源作為重點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中國—中亞國家能源合作歷史悠久,油氣領域、清潔能源發電、電網等方面多點開花,成果豐碩。

《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顯示,能源合作是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方支持建立中國—中亞能源發展夥伴關係,擴大能源全產業鏈合作,進一步拓展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領域合作,加強水力、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深化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實施綠色技術、清潔能源等項目,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記者瞭解到,峰會期間,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代表中國石油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關於擴大中哈能源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薩姆魯克-卡澤納」國家福利基金股份公司關於擴大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協議。

戴厚良表示,中國石油將繼續深化與哈方夥伴在油氣領域的務實合作,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和管道安全平穩運行,為中哈永久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進一步發展、開創兩國關係新的「黃金30年」貢獻應有力量。

同時,記者從中國石化方面獲悉,5月18日召開的哈薩克斯坦—中國投資圓桌會期間,在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的見證下,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管委會主席米爾扎卡里耶夫等簽署了哈薩克斯坦乙烷制乙烯項目關鍵條款協議。該協議的簽署標誌着中國石化將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共同參與並推進項目的開發實施。

據瞭解,哈薩克斯坦乙烷制乙烯項目是哈薩克斯坦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的標誌性項目,項目廠址位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化科技園,利用伴生氣分離的乙烷資源建設單套規模為127.5萬噸/年的乙烷裂解裝置,下游配套建設兩套62.5萬噸/年的聚乙烯裝置。

雙方表示,中國石化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有着多年合作基礎,此次協議的簽署,將雙方合作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國石化在工程、市場銷售和生產運營等方面的能力,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強大的本土經營能力和資源優勢相結合,可以促進雙方實現合作互補,謀求共贏發展。

近年來,隨着中國同中亞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互相之間的能源合作正在逐漸超越以往簡單的油氣貿易,進而拓展能源的更多維度。

當前,世界正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中國已經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隨着碳中和的推進,如何走好綠色轉型之路,更加離不開國際合作。

《規劃》提到,積極開展能源領域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進一步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發展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升能源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對於如何深化中國—中亞能源合作,魏曉威建議,拓展清潔能源合作,充分發揮相關能源合作機制作用,為企業在中亞開展清潔能源業務提供更多機會和便利,努力將中亞打造成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係的「示範區」。

如今,國內能源企業在中亞投資的新能源項目已經開花結果。其中,2021年6月竣工投產的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是目前中亞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

據悉,該項目位於哈薩克斯坦南部江布爾州薩雷蘇區札納塔斯市,總裝機量達到100兆瓦,共建有40台2.5兆瓦的風電機組。由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和哈薩克斯坦維索爾投資公司共同投資。從投產到2022年年底,已發電量達7.5億千瓦時。與同等容量的火力發電廠相比,相當於節約標準煤25.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7.3萬噸。

除此之外,金風科技也在中亞地區投資佈局風電項目。據悉,目前,金風科技已為中亞地區3個項目提供風電機組產品,其中兩個65兆瓦風電項目位於哈薩克斯坦,一個521兆瓦風電項目位於烏茲別克斯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